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安青网讯2021年初,安徽医科大学把“扩大奖助学金比例,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作为当年度学校师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十件实事之一。截至目前,该校积极拓展优质社会资源,深入推进校地、校院和校企广泛合作,突出社会资助育人实效,新增奖助学金17项,当年资助金额就达948.2万元,按照资助年限计算更是高达5340万元。

立格局 坚定开放开门办学理念

用好用活社会资源是深化学校立德树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支撑。该校坚持开门开放办学,不断扩大产教融合的“朋友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有力推动学校医教研协同发展及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成为实现办学空间再造、办学资源再造、办学活力再造的“活水源头”。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目前该校共有6家附属医院每年向学校捐资600万元作为学生助学款项,助力医学人才培养;与慈善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捐资设立资助项目,在省民政厅主导和大力支持下,省慈善与福利协会携同安徽医科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捐资设立“安医大困难学生救助基金”,首次注资80万元。与优秀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仅2020年以来,就有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技国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与学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捐资助学,动辄上千万元,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需求,校企携手推动医学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发挥校友会作用,校友设立奖助学金,支持母校发展,关爱在校学子。

拓载体 构建多元资助项目体系

资助育人,育人是目标。为推动学生成长,该校构建了“扶困”“扶智”及“扶志”项目体系。

设立“扶困”项目。该校现有17类社会捐助类助学金,以助学金、困难救助基金、特殊困难学生补助金的形式资助学生,做到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打造温暖校园。对家庭遭受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本人或家人因患有重大疾病等原因致贫的在读学生,以及特殊困难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困境学生随时申请,学校资助部门快速审核,及时资助到位。

设立“扶智”项目。该校现有20项社会捐助类奖学金,助推学校实施“良医成长计划”,激励安医学子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励志成才、追求卓越的先进典型。

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资助

设立“扶志”项目。该校设立“十佳研究生、本科生奖学金”“社会实践团队奖学金”“十佳创新创业之星”“十佳自强之星”“十佳学术新星奖励基金”和“基层就业奖励基金”等,激励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弘扬“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在国家“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中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安医力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医学科学家。

搭平台 打造协同育人阵地

学生资助不是一助了之,为实现资助育人,该校广搭平台,在资助中实现育人,如搭建感恩成长平台,该校对享受各类社会资助项目的学生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责任使命教育,邀请企业负责人与受助学生进行座谈,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座;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担当社会责任,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感恩、诚信、奉献意识。同时,搭建实践发展平台,该校积极与地方政府、捐助企事业单位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中开展广泛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习见习培训,为学生提供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对接平台,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实践育人新循环。

“弘毅励志成才计划”邀请专家教授为学子讲授科研知识

此外,该校积极搭建科创成才平台和就业服务平台,注重与社会资助企业在专业建设、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人才合作基地,为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搭建精准服务渠道,有效地拓宽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为毕业生就业实现精准服务。

□通讯员 许玉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配文图片由该校提供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