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38个教师节表彰会上,学校授予叶堂林等10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授予蔡红等9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师德先锋”荣誉称号,授予曹健等9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育人标兵”荣誉称号。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联合党委教师工作 部推出教师风采展示系列,让我们一起见贤思齐、感受榜样的力量。
孙忠娟:
余心之所善 育人之所乐
孙忠娟,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成员,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成员。曾获学校学评教一等奖等。
以师之“三德四有”为准绳,默默耕耘,爱岗敬岗。坚守师德师风,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育新时代卓越商才。年均授课超300学时,近3年平均学评教超95分,年度考核连续6年为“优”。在学校总体设计、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组织协调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带领学院教师修订8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73门课程大纲,推动学院3个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方案)、实验班单独招生、课程思政校级试点单位建设等工作。
以师之“大先生”为目标,孜孜追求,教学育人。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一线作战方案,连续任班主任和学生导师,结合“课程思政”+“ESG”理念,建设“开放-合作-共享”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所指导学生近五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50多人次,“挑战杯”“尖峰时刻”等竞赛奖项20余人次;培养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生7人,学生进入国内外名校深造比率达40%以上。
以师之“大学问”为导向,兢兢业业,潜心治学。基于“科研-教学-学习”过程,面向国际前沿,扎根祖国大地,聚焦创新管理,以高水平学术论文和高级别科研项目作为主抓方向和重点,持续进行探索式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沃斯论坛子课题5项,主持、参与教育部、北京市和校级等教改立项约10项。在中、英文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约20篇,参与出版专(编)著8部。
以师之“大服务”为检验,勤勤恳恳,建设首都。基于“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经济发展-助力企业成长”链条,依托中国ESG研究院和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为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贡献力量,作为立项申请人和第二起草人发布我国首部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撰写《构建一刻钟智慧型便民生活圈的报告》,并获北京市副市长的肯定性批示。连续两年发布“疫情与中国社区商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成果获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十余家转载报道。
郝宇彪:
格物致知 潜心育人
郝宇彪,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曾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爱岗敬业普通劳动者”等荣誉称号。
格物致知,家国情怀。格物,即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探究事物的原理,是研究的出发点;致知,即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获得真知与智慧,这是研究的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近10年来郝宇彪围绕公共债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产业链风险等现实性极强的问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项。
价值引领,培根铸魂。在很多人看来,政治经济学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甚至有人觉得已经脱离了当今社会发展现实。然而,郝宇彪经过持续的思考与教学实践,使政治经济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微观方面,“淘宝如何改变了企业生产”等有趣的现实案例能够找到理论的答案;从宏观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的先进性”“美国为何会出现占领华尔街运动”等宏大叙事都能够找到经济学的专业解释。通过将这些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不仅能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还能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经济制度与发展道路的优越性。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郝宇彪自2017年成为研究生导师以来,已累计培养27名学生。在郝宇彪的培养理念中,学生首先要确立远大理想,服务于民族复兴事业,在信念的引导下勤奋努力,方能收获硕果。相对于言传,郝宇彪更注重于身教。在因病住院期间,仍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尽管每天手术创口的治疗疼痛难耐,但郝宇彪依然按时在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写作,执笔完成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撰写青年学术团队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申请书。这种精神打动了每一位学生,也为学生如何克服困难树立了标杆。郝宇彪会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定期与学生进行研讨交流,还就各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陈炜:
把责任和仁爱 融入教书育人事业
陈炜,管理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严格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从到首经贸工作的第一天起,陈炜就把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融进每一次课件准备、课堂讲授和学生指导之中。诚明楼狭小的办公室记载着他无数次备课到屋外灯火阑珊的瞬间,行知楼紧凑的研讨室见证着他多次因指导学生而忘了接女儿放学的情形。陈炜能主动承担并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主讲的“运筹学”“金融模型与方法”分别入选学校本科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近三年“学评教”成绩名列前茅。指导“大科创”和学科竞赛项目,学生获得3项国家级奖项;近五年所指导的研究生共有5人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勤勉严谨勇攀高峰的真学者。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始终专注备至,永不停歇。高校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还要利用平生所学做出对社会有用的研究,服务首都城市建设和国家战略需求。带领学生一同体验“全天候的”科研,在并不一帆风顺的科研道路上挑战自我、勇攀高峰。近五年,陈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敏锐守责追求卓越的实干者。陈炜对学科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提出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的发展目标。他秉持“学科带动专业,专业支撑学科”的发展理念,推动学科与专业统筹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于2017年帮助筹备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量化投资特色班,助力信管专业获批“2019年度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导和助力安全工程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2021年度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陈炜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注重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近五年,10余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范庆泉:
构建中国经济模型 讲述大国财政故事
范庆泉,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后备学科带头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计划。曾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严谨求实、刻苦专研,发挥后备科学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范庆泉专注于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积极构建中国经济模型,努力讲述大国财政故事。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学术专著1部。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近5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2名,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组织学术论文汇报与分享活动,从选题思路、理论逻辑、计量方法等方面循序善导,帮助学生们更好成长,挖掘研究生科研潜质。
教书育人、求实创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承担“财政学”“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零基础读懂宏观经济”3门课程教学工作,将财经事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主动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大国财政治理与财政学相结合,将公共产品供给与大国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与制度优势相结合,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挖掘财政学中的思政元素,以大国治理财政新职能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认知升华对财政新职能进行提炼,将大国财政治理的实践,有效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通过“疫情防控”的中西方表现、精准扶贫与共同富裕的追求目标、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统一市场形成的财税改革与转移制度设计等,引导学生真正理清大国财政的“治理逻辑”。
牢记使命、严格履职,肩扛党的使命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担任学院财政系党支部书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严格履行高校教师的崇高职责,讲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政观”党课。在全国疫情防控“最吃劲、最关键”的时期,组织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就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专业视角下的疫情防控与体制优势等内容作了分享与交流。开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会和分享交流会,推动课程思政与财税理论创新相结合、与党史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创教学科研育人新局面。
来源| 新闻中心 党委教师工作部
责编| 新闻中心 赵世杰 戴文慧
审校 | 新闻中心 孙宏皓
崇德尚能 经世济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