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红色峥嵘,艺气风发”团队赴临沂、日照、淄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学生依托音乐与舞蹈专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从“对话红色人物、踏寻红色基因、文艺服务社会”三方面展开实践活动。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多次就实践的设计与组织提出建议与要求,并强调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出行前,学院利用线上平台举行动员大会,针对团队分工、实践内容、出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话红色人物,筑牢信仰根基

6月24日,实践团队寻找本次活动的第一位受访者,沂蒙山小调的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宋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对《沂蒙山小调》的起源、发展、传唱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在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她的精心示范下,全体成员重新演绎了本首歌曲,受到了宋老师的赞扬并收获了当地游客的热烈掌声。

在日照莒县毛泽东纪念馆中,实践团队了解了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等重要内容,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坚定信念。在山东省政府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实践团队详细了解了山东省政府的成立过程,参观了党政军机关办公场所,切身感受到当时艰苦的工作生活场景。作为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团队成员心潮澎湃,即兴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沂蒙山小调》等歌曲,引来现场游客与工作人员的阵阵掌声。

踏寻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在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费县白石屋,实践团队成员穿上八路军的蓝色军装,挎上迷彩军包,沉浸式体验了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抗战情景,在模拟中实地感受“水乳交融”的沂蒙力量。山路崎岖,根据地纵横交错,团队成员在往返奔波中,感受到战争时期的通讯不易;在饥渴难耐中理解百姓生活的艰辛;在“枪声”四起中,感悟到战争的紧张与艰险。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深知,扮演终究是无法复原当时紧张焦灼的情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战争的艰苦,才能理解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活动之余,实践团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并通过访谈、走访等方式学习和宣扬红色革命精神。团队成员通过调研加深了对该地革命事迹和革命人物的了解,增加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成员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立志要用自身所学,推动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更深入、更广泛的传播。

文艺服务社会,讲好中国故事

6月24日晚,实践团队在天蒙山下举行了“红色传承,时代精神”的文艺演出。演出前突降大雨,团队成员没有慌乱退缩,根据现场地形搭建简易防雨棚。尽管设施简陋,但团队成员沉稳冷静,演唱了《不忘初心》《天耀中华》《梨花又开放》《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音乐服务社会的范围。演出活动获得当地群众与线上网友的支持与认可,也为革命文化注入活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

在淄博市高青县,实践团队走进芦湖小区,在当地居民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音乐舞蹈节目中,融合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以便于让红色精神更好、更深入地传播到社区民众中来。当工作人员进行演出准备中又遇大雨,雨水浸透了现场的横幅、地毯以及演出服、舞蹈鞋。但演出开始后,学生们拧干湿透的礼服、脱掉开裂的舞鞋,立刻投入表演中,断断续续的细雨丝毫没有影响节目质量和演出水平,展现了音乐学院学生扎实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的精神。

在高青县王字屋中心敬老院,实践团队到宿舍与老人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往昔,老人们的回忆也给实践团队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课”,使大家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团队成员为老年人表演了适合他们的民乐演奏和舞蹈表演,现场掌声不断。敬老院负责人表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给老年人带来的精彩演出,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为大家带来了欢乐。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担当。此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中,将社会责任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多维度感受红色文化、由浅入深践行红色精神,收获颇丰。作为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检验了所学所思所想,利用专业所长高举红色旗帜,弘扬红色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赓续红色血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编辑:崔 勇)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