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我是封小姐,身兼多职的职场妈妈,专注写作和分享情感、育儿故事。我写你读,让我们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看更多人间故事。
清华大学教授,感染病毒后离世,背后隐藏的真相你必须知道
这几天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边和病毒抗争,一边又被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裹挟着。
时而愤怒,时而抑郁,时而悲伤,时而又心痛。
今天早上刚打开手机,就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消息。
知名男演员王劲松老师昨天晚上在微博发文透露:他的母亲因疫情离世,而他93岁的老父亲也已经高烧4天…
短短几字,寥寥数语,道不尽的悲伤,痛苦甚至是无奈。
这不禁让我想起昨天的一条热搜:
12月20号也就是前两天,我国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感染病毒离世,享年67岁。
吴教授是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设计者,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主设计者之一。
67岁的吴教授,刚刚退休,夕阳人生刚刚开启,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热爱和投入无限智慧激情的这个世界。
一代英才,就此陨落。
实际上,除了这两则消息,前几天也有媒体相继报道:
广西5岁女孩被高烧夺命,辽宁一37岁的足球教练,四川一32岁的男博士,也因为感染病毒离开了。
看到这样的消息,总是让我心头一震,眉头一紧,放下手机,无言以表。
而这些所有的消息,似乎都在向我们暗示着疫情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第一: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存在。
我相信,12月初疫情刚放开时,很多人和我一样,接受到的消息和自身的认知都是病毒演变到了这个程度,如今只相当于重度感冒。
它对老人,孩子,有基础疾病的人相对凶险,而对于我们这些青壮年来说,比较安全。
而网上曝光的这些新闻,却在渐渐地打我们的脸。
实际上,它对青壮年也很凶险。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就指出:
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率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而且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们以为的事不关己,原来息息相关,我们以为的重症和死亡遥不可及,原来也会措不及防。
虽然,中国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预测:
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30%左右,而死亡率预估在0.09%-0.16%之间。
按照中国目前14亿左右人口计算,死亡人数也就在12.6万到67.2万之间。
看似基数非常渺小。
而实际上从我们每个人周围亲朋好友,同事,街坊邻居感染的人数来看,远不止30%的感染率了。
可是这时代的任何一粒再小的灰尘,落在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或者家庭身上都是灾难性和毁灭性的,都是一座无法承载的大山。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敬畏它,潜心对待它。
非必要不出门,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虽然如今这个时代,交通便利,网络发达。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商场歇业,门市紧闭。
承诺最快半小时送达的买菜软件,也因为人员缺少,到处显示本站点暂停服务。
平时几个骑手同时抢一单生意的外卖,也在下单后迟迟无人接单…
我们的快递使者病了,我们的城市脚步变慢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必须做好对策。
平时买一次菜,够吃两天,现在最好买一次,够吃一周。
平时患病了才会想起来看病买药,如今家里要适量备药。
除了应对新冠的感冒,退烧,止痛药,像有基础疾病的家人,我们也要为他们备足药物。
不让他们在这个时刻无药可吃,苦苦等待和煎熬。
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我们要做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第二:病毒的毒性依然很强,仍然不容小觑。
在我感染的最初两天,我只有第一天晚上的低烧和后背疼痛难耐。
总体感觉还能接受,我还窃喜和炫耀自己是无症状。
实际上,我后来经历的远不止这些。
第三天傍晚开始,我经历了水泥封鼻。
一般情况下鼻子堵塞,我们把枕头垫高或者坐起来就会好很多。
水泥封鼻是不论你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都没啥区别,不通就是不通。
只能张嘴呼吸,喉咙跟着干涩。
昨天我又经历了一波头晕想吐,整个人昏昏沉沉。
所以一天基本躺着了。
而我周围的朋友,很多人经历了持续性高烧,小刀割嗓,水泥堵鼻,“无麻醉开颅,全身骨头重组外加截肢”的各种症状。
可谓是痛苦不堪,叫苦连连。
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感染新冠病毒,绝不是得了重感冒或者只是大号流感这个程度。
有人形容生孩子开指十度也没这次感染了病毒痛苦。
只能说明病毒的毒性依然很强,仍然不容小觑。
而且新冠病毒不是我们感染了一次,就获得了永久的万能的抗体,获得了金钟罩的保护。
病毒存在很多分之,所有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
《自然医学》在最近的一篇论文里写道:
与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
患肺部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
所有的一切都在警示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可敷衍了事。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尽量不被二次感染,尽量不把自己和家人至于危险境地。
新春佳节很快到来,天南地北的人们回到家乡欢度新年。
已经和病毒斗争了三年的我们,千万不能在放开后就无休无止地聚集。
我们还是要做到尽量少走动,多居家。
再咬咬牙,再憋口气,再坚持一下,熬过了这一波,相信以后的日子里可以更开心,更无所顾忌地相聚,团圆。
第三:这三年,国家为我们做得比山高比水长,我们必须承认。
放开后有人说,你看,坚持了三年,最后不还是放开了吗?
你看,放开后才这么点时间,还不是这么多人被感染了。
这跟去年还是前年放开不是一样的结局吗?
还有人把自己如今的生活质量下降,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起归罪于国家。
要不是封控就不会这样,要不是到哪都要核酸,也不会这样…
确实,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因为封控,因为防疫,受到了很大程度影响,但是谁又知道国家为我们承载了多少?
谁能知道假如一开始就放开,假如中间放开,重症率和致死率将会到达一个怎样的程度?
世界上除了我们国家,其余任何国家都在疫情爆发后不同时间放开了。
大家可以看看别国到底死了多少同胞?
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家庭支零破碎?
那一串串庞大的数字背后不仅仅数字,更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所组成的。
那里面都着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生命,无法承载的痛苦。
我们国家之于我们更像那扶着孩子学骑行的母亲。
不忍心一开始就放手,怕我们一次次摔倒,更怕我们一次次骨折。
一定要等我们学得差不多了,能够歪歪扭扭独立骑行了,才敢放手。
一次次核酸,一次次封控,一次次隔离,利用国家干预帮我们把阳性帅选出来。
确保我们出门后遇见的都是阴性的,没有携带病毒的人们。
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国家没要我们感恩戴德,但是我们至少做到心中有数。
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我们做不到事事说谢谢,处处表忠心。
至少我们要知晓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和做出的巨大牺牲。
所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吧!
病毒有分之,病毒更会变异,我们所有人都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的抗疫之路任重道远,我们仍需砥砺前行。
我们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很有可能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和病毒共存。
就像张文宏医生前几天说的:
走出此轮疫情,我们还需要2-4个月。
所以我们更不能陷入过分期待,或者幻想着一蹴而就。
我们必须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
但我们也要坚信,疫情终会结束。
也正如张文宏前几天的发声里说得:
走出此轮疫情,已是必然定局,不会再逆转,不会再回到过去的岁月。
我们正在经历着寒冬腊月,但我们同样会迎来春花烂漫,春回大地。
我们更会迎来夏日炎炎,秋高气爽。
我们要沉着,我们要冷静,我们要善良,我们要辽阔!
最后,愿我们平安,愿我们健康,愿我们周全!
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