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

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视频剪辑 狄鑫

通讯员 蓝永丽

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藏着一间秀丽玲珑的博物馆——馆舍建筑依山就势,屋上琉璃瓦勾勒出飞翘的脊檐,庭院融合了中国南方园林和少数民族建筑元素于一体,远看好似一块纯真璞玉,这便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大学博物馆融合了园林建筑风格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它还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少数民族服饰及生活工具

目前,馆内收藏了我国南方以壮、苗、黎、土家、瑶等民族为主的文物藏品10510件(套),包括各个民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文史档案、宗教器物、书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不少堪称珍品、孤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傩面面具

民族学博物馆开辟出《美美与共》、《记忆武陵》、《工艺奇葩》、《椰风海韵》、《锦上添花》、《枫香树下》、《斑斓霓裳》七个展厅,风格装潢各异。举步之间,便能领略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不乏高校学子和校外游客在此寻根本、溯源流,探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真谛。

3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跟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卫国的脚步,游览了这座不同寻常的博物馆,感受多彩民族文化。

“上万件藏品中究竟哪个是镇馆之宝?”对于极目新闻记者的提问,刘卫国副馆长另有一番见解,他说:“博物馆不是藏宝阁,它相当于一个文化机构。于我而言,每一件藏品都是宝贝,藏品的价值不该分三六九等,而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完整性,即便它非常普通,背后却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记忆。”在刘馆长的引导下,记者一边游览,一边记下了这“馆中之最”。


铜鼓

最稀有的展品:汉代粤系铜鼓

《美美与共》展厅中央,陈列着一面直径约一米的北流型铜鼓,属于粤系铜鼓,制作年代为汉代至南朝时期,从黎族地区征集而来。

据刘卫国介绍,在现代,鼓是一种乐器,而在古代,铜鼓作为一种礼器,象征着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鼓面上的青蛙和太阳纹,也具有特别的文化含义。“太阳象征万物生长,青蛙代表雨水充沛,鼓面上的四只青蛙是人们祈祷风调雨顺。另外青蛙的繁衍能力强,与古代人们对繁衍子孙,壮大族群的愿望有一定关联,铜鼓反映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卫国介绍道。

刘卫国解释,铜鼓分为滇系和粤系,制作方式复杂,粤系铜鼓集中生产于汉代南北朝时期,保存至今的较为稀少,而滇系铜鼓直至明清时期依然在生产,因此民间保存的滇系铜鼓较多。目前民族学博物馆展出一面粤系铜鼓和三面滇系铜鼓。


京族服饰

最长的藏品:8米长的畲族祖图

同一展厅内,摆在铜鼓边的畲族祖图几乎算是全馆最长的藏品,它是一幅全长约8米的连环式画像,颜色鲜艳,保存完整。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畲族祖图中记载的正是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的有关“盘瓠”的传说:相传畲族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今天的畲族。畲族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会将祖图悬挂于壁上,祀奉虔诚。祖图崇拜是畲族早期氏族公社时期图腾信仰的重要反映。

刘卫国介绍,这幅畲族祖图为清代原件,是利用天然矿物原料绘于棉布之上,而画中人物穿的应为明代服饰,与近现代畲族的服饰风格反差较大,畲族祖图反映的民族风貌也颇具文化研究价值。


京族金丝绣对联

馆中的京族金丝绣对联,是京族人民用于祭海神,做法事,保佑渔民平安出海的“平安福”,用非遗技艺—盘金绣绣制而成。刘卫国介绍,京族从越南迁徙而来,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但受汉文化影响较深,这幅京族金丝锈对联上写的是汉字,红与金的配色也与汉人喜好相似。


土家族雕花家具三滴水床

最大的藏品:土家族三滴水床

土家族展厅里的三滴水床,是民族学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之一,博物馆内收藏的这张是清代原件,1988年从湘西永顺收集而来。

滴水床是土家族的婚床,借鉴屋檐滴水之意,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际是层进式结构,三滴水床意思是三层进的床,另一种解释是指土家姑娘出嫁时,要坐在床上哭嫁,取泪水滴答之意,故名之为滴水床。

眼前的三滴水床高2.68米、进深2.51米,内铺长2.1米,宽1.4米,整个床没用一个钉子、一滴胶水,而是全部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衔接而成。

三滴水床从远看就像一间独立的小屋子,非常具有私密性、安全性,整张床是用楠木雕成,富丽堂皇,工艺精湛,一张雕花床,往往要耗费几年时间,历经数百、上千个日夜。床上的雕花图案大多有“取谐音 喻吉祥”之意。莲花寓意着莲生贵子,金瓜寓意着瓜瓞绵绵,蝙蝠寓意着福到家了,花瓶中插着莲花与三根戟,寓意“平平安安、连升三级”。刘卫国说:“勤劳的土家族百姓就是这样把对生活的向往都雕刻进木材,融进了每一样生活家具之中。”


土家族织锦

土家族百姓的聪慧手巧可不止于此。展厅里五彩的土家族“西兰卡普”在民族织锦中是独树一帜的,“西兰卡普”意为花铺盖,土家族姑娘们善于“反面织,正面看”,姑娘们把图案记在心里,仅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制作传承,艺术天赋和心灵手巧程度可见一斑。

民族学博物馆的精妙远不止于此,海南岛上的黎族百姓通过刻划(远古文字符号雏形)记于藤条、木块上的人类早期“借据”,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刻木记事时代的详尽社会生活图景;更有虚拟现实、交互体验等“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展示方式,使民族文物可见、可触、可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也因此“活”了起来。

就像刘卫国副馆长所讲,每件藏品都是宝,不妨走近文物,听他们自己诉说背后的文化记忆。

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