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12月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江苏研究基地发布第五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微信抽奖信息不明确,构成不正当竞争受罚”案件入选其中。该案例还曾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全省法院2021年度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十件典型案例。
案例五
微信抽奖信息不明确,
构成不正当竞争受罚
裁判事项:某公司举办微信抽奖活动,参与者需通过公众号填写个人信息,如转发朋友圈邀请他人报名还可获额外抽奖机会。宣传材料中最高奖只有文字表述和相应的产品照片,未明确奖品价格、品牌等具体信息。赵某中奖后发现实物与宣传图片差别较大,向市场监管局举报。该局调查后认定公司未明确奖品具体信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故作出责令停止、罚款等处罚。公司认为其活动不属于有奖销售行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撤销行政处罚。法院认为,微信抽奖活动利用参与者个人信息等无形资产扩大公司知名度、发掘潜在客户,获取更大利润,应属于有奖销售活动,因奖品信息不明确,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法院依法判决驳回某公司诉讼请求。
案例价值:“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非诚贾不得食于贾,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经商智慧。参与者用个人信息及流量资源换取抽奖机会,商家借此提高知名度并招揽客户,本是“双赢”。若商家提供与宣传材料不符的奖品“蹭流量”,不仅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更会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诚召天下者,誉从信中来。本案判决对建立诚实信用、公平有序的互联网市场秩序有积极意义,并提醒商家,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背景下,诚信仍是留住消费者的制胜法宝。
(案例来源: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