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生
看补习班的授课方式 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确实是比较多的,而一部分的工作人员觉得自己的学历比较低,想要通过在职研究生的方式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相信大家对于在职研究生都是有所了解的,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那么在职研究生报考机构有必要吗?
北京时间3月8日晚
社交网络因为四个字而沸腾
室温超导
美国拉斯维加斯,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新材料在约21℃的室温条件下,加压到1万个标准大气压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超导?
超导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电阻越小,意味着能量损耗越低。而超导若能实现工程应用,意味着人类能源储存和传输效率产生颠覆性改变;而超导材料的应用,也意味着在计算机芯片乃至可控核聚变等领域,都有着更加光明的前景。
该消息发布后
迅速在国内外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今晨,南方+记者联系到业内相关专家
多名专家表示
对于此次该团队发布的最新成果
仍需进一步观望
今天凌晨,Nature还正式发表了Dias团队的新论文。时间戳显示,这篇论文在2022年8月投出,今年1月18日被Nature接收。
如果实现
在超导领域将迈出一大步
据了解,超导的发现来源于液氮的制备。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成功将氦气液化,随后在1911年春,昂内斯在用液氦将汞的温度降到约-268.95℃时,发现汞的电阻降为零。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超导性。后来昂内斯和其他科学家陆续发现其他一些金属也是超导体。昂内斯因为对生产液氦的贡献以及发现超导现象而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续研究者发现了多种超导体材料,但都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超导。也因此,科学家把30K(约-243.15ºC)以上温度实现超导的,称之为“高温超导体”——此处的“高温”也是相对而言的,按照日常生活的标准,这仍然是非常低的温度。
有没有温度更高的超导体?
答案是有。但是如果把温度提高,就需要更高的压力。
以兰加·迪亚斯此次宣布的发现为例,该团队在最新的实验中研发了一种由氢、氮和镥制成的材料,可以在约21℃的温度,以及10千巴的压力下进入超导状态。
巴(bar),是压力单位。1巴等于100千帕。10千巴,也就是约一万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日常环境的一万倍。但这个数据,已经远远低于在其他室温超导体通常所需的数百万倍。
如能实现,是否意味着人类在室温超导体研究中迈出跨越式的一步?
对此,南方+记者联系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刘祥林,他说:“超导意味着没有电阻,意味着传电不损耗,但是实现条件必须把电线降到零下270摄氏度以下,就是说这个是不实用的——有这种现象,但是不实用。如果真正能发明一种材料,它在常温下就可以没电阻那才好。如果能够实现,那就意味着输电过程不会有电力损耗,他的目的也是这个。”
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现平则介绍道,超导材料基本上要求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没有电阻,另一个是有完全抗磁性。如果是在室温下,这两个特征都能够表现的话,那就是说它是一种室温超导体。
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张现平分析,如果是这种材料真的是在室温、接近常压状态保持操作定性的话,那么将对能源交通各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例如网络上热议的磁悬浮动车,“原来大家担心磁悬浮列车的问题就是制冷的问题,现在它倘若能使用超导材料,就不存在问题了。”
此前相似成果曾被撤稿
国内专家:仍需进一步观望
但该消息尚需审慎对待。
早在2020年,迪亚斯团队已经在Nature发表过一篇类似工作,宣称三元氢化物(C-S-H 碳、硫、氢)在267千巴(也就是刚刚发布的成果压力的267倍)的超高压下实现了转变温度为15°C的超导电性。这一工作当时同样震惊世界,但由于其他物理学家无法重现该结果,在广泛质疑下,该论文被Nature在2022年9月撤稿了。
Ranga Dias团队此前相似成果曾被Nature撤稿
张现平告诉记者,当时Nature曾公布撤稿理由,因为该团队数据处理感觉上不太能令人信服。“但是现在他们新的这一篇又刊登在Nature上,且已经刊出,说明这次的研究过了编辑那关。”
对于此前撤稿是否和本次实验结果有关,刘祥林说:“我觉得没有太多的关联,他原来可能是有撤稿的现象,现在也不一定就是假的,此次的结果仍待其他团队的验证,后续仍需进一步观望。”
南方+客户端(记者 徐勉 王诗堃实习生 黄颖彤)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