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试)

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试

大学四年漫长又短暂,刚入校的时候觉得距离毕业很遥远,等真正毕业再回头看刚入校青涩的模样还历历在目,从大学生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要学会独当一面了。

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面临选择,疫情的到来让很多大学生感受到了稳定工作的珍贵,同时这一代大学生是在相对优渥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不急于去背负生活的压力,在大学生没有好的选择时会选择延迟就业在家备考。

据粗略统计,10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里有200多万的学生在考公,接近500万的学生在考研,还有900万的学生在考教资,有一部分学生同时在备考多个考试。

数据可能不够精准,但足以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大学生更加追求稳定、体面、旱涝保收的工作,但无论怎样选择都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也会纠结于如何去选择。

毕业生普遍认为,考公比考研性价比更高

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学生还是很有野心的,毕业之后有很多学生想去创业,或者到大城市闯一闯,可在疫情来临之后大学生的就业观更倾向于稳定工作。

稳定的工作给大学生带来安全感,要说最受大学生青睐的稳定工作非公务员莫属,因此现在公务员考试的招录比越来越夸张,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也去考公,导致学历内卷,普通学生上岸几率越来越小。

大部分学生最终都成为陪跑者,可是依旧阻挡不了毕业生的报考热情,有不少学生为了考公的优势而去提升学历,选择先考研再考公。

如今本科生已经不稀缺,研究生学历在就业上更有优势,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比本科生发展空间更大,上岸率也更高,不考公其他工作机会也更多,但是大学生们似乎更愿意选择直接去考公。

原因是大学生认为考公比考研的性价比更高,考研一次不一定能考上,考上了还要继续读两到三年,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还是要去考公,与其多浪费两三年的时间不如不读研直接考公。

但从长远来看,考研的收获要比考公更大,毕业生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眼前,毕业多年之后考公和考研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大学毕业五年后,考公和考研的差距尽显

在大众认知中公务员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作,可实际上大部分的公务员岗位收入水平并没有那么高,高收入的岗位报考的人也多,机会基本是留给高学历毕业生的。

普通本科生考上公务员之后工资涨幅并不大,可能工作五年之后职位依旧没有变化,同样的岗位晋升使学历高的更有优势。

而如果选择考研,不继续读博士的话研究生已经毕业进入工作了,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质量更高,有机会进入很多大企业,和本科生的就业起点不同。

如果选择考公务员,研究生学历可选择的岗位更多也更优质,公务员上岸之后起点就比本科生要高,本科毕业后同样是5年的时间,本科生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五年的发展可能还不如研究生毕业后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两到三年的发展好。

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考研的价值比考公更高,虽然考研的成本也高,但是研究生上岸之后视角会完全不同,在工作中时间越长差距越明显。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考研再考公,研究生上岸后或许目光就不再局限于考公了,会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选择考公还是考研没有标准答案,具体还是要看学生的个人情况,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要随大流盲目的跟风,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在就业上要做好规划、明确方向,有清晰的目标能节省不少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特别是对于家庭和自身条件都普通的学生来说,普通学生没有去试错的条件,边努力边选择会浪费很多时间,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也不见得能抓得住机会。

所以在高考报志愿和大学毕业之前就业方向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选对了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大学生不能今天想着要考研,明天又想去考公,看别人选什么就选什么,最后自己什么也没做好,把时间都消耗在迷茫和不断重新选择上,而错过了应届生身份能享受到的红利。

今日话题:你觉得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大学毕业后考研怎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