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毕设展
全球设计院校 国内高校 毕设展汇总 欢迎联系
在奇妙的设计世界中,冗余信息无所不在;逃离无效的信息检索、带上最集中的注意力,在欣赏中学习、在交流中理解。让我们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视野靠近设计世界,走进各大设计艺术院校的毕设展新视界!
2022年矮凳网的“毕设展”专题,将持续与你分享,来自全球各大设计艺术院校的部分优秀毕业作品,同时也欢迎高校与我们联系,共同为新生代设计师们创造机遇。
第20站,广州美术学院
社会是一个潜藏着各种机会和问题的巨大而复杂的网络,而文化为这张巨网牢筑着最深厚的基础,行为、规则、语言、习俗、物质……成为我们剖析社会及其文化的不同切片。
2022届67位同学的毕设,围绕传统文化、生活美学、乡村振兴、自然教育、社会公平与责任等主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尊重本土文化、本土传统,洞察地方需求、问题和矛盾,以艺术和设计的角度探索具有“在地”特点的解决方案。
自2019年学院教学改革,在学院整体的教学组织和课程框架下,文化与社会创新教研中心设置了导师课+毕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于四年级上学期设置了时长10周的导师课程,由导师/导师组各自提出选题方向、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并与下学期毕业设计联动,令师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对某选题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相近方向的导师团队形成联合导师组群,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既保持导师一定的独立性,又令中心的师生得以相互促进。12位教师指导的67位同学,以设计为原点,跨越专业和门类的界限,将以往观察感悟和抽绎出的理念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综合的实践。
▲ 《节气生活节——银林乡村振兴实验》
从化银林村社会创新设计课题组
作者\郑杰煌、肖耀华、丁漪莹、单梓茵
指导老师\李健、王柳庄
作品介绍 \广州从化区银林村基于国家大力推进各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成为城市周边游重要的客源地,但是当地却缺乏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本次2022银林乡村振兴实验项目旨在将美学、设计与乡村生活融于一体,整体策划一个银林文旅IP-节气生活节,结合当地在地文化进行文创、美育、景观、餐桌等相关活动与课程的策划与设计。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整合乡村发展路径,搭建一个协同的行动者网络。联动当地各利益相关者共同“造节”。最终带动当地地方经济发展、传播当地在地文化,恢复当地文化自信。
▲ 《广而至美-广绣的创新实践》
广绣的创新实践课题 组
作者\王欣瑜、巫钰盈、龙芷晴、 吴晓丹、沈泳怡、王文华
指导老师\丁敏
▲《乞巧会》| 巫钰盈
▲《清雅之供》| 王欣瑜
▲《岭南花事》| 吴晓丹
▲《扶胥浴日》| 沈泳怡
▲《花拾间》| 龙芷晴
作品介绍\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广绣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和繁荣。她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一段绝美的传说,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曾是一度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产品。广绣的生产智慧和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再去研究与传承。“广绣创新设计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广绣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广绣向国画靠拢的倾向,逐步远离了其原本的民间情韵、民俗风格与地域特色。作品随时代需要而调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要诀,因此如何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还原广绣的原生之美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立足地方文化,面向中端礼品市场(如政府礼品、地方文化礼品等),与广绣传承人合作完成创新型的绣品创作,即是地方文化礼品,也作为今后量产和地方广绣传习教学的样本。
▲《志水文——南沙文创设计》
志水文设计课题组
作者\刘悦、甘雨诗、谢敏诗、李晨薇、王思元、张玉、李钰浈、梁玉枝、林倩仪
指导老师\庄嘉菁、胡好
▲《寻麟记》| 甘雨诗
▲《啊咧呀啰》| 张玉
▲《疍家生存图鉴》| 刘悦
▲《红树林生长主题首饰》| 王思元
▲《瞰望》| 李晨薇
作品介绍 \志水文设计课题组是 “南沙-广美生态美学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期合作项目课题之一,该中心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南沙资产经营集团合作共建,依托广州市南沙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在“艺术赋能生态,文旅联动湾区”的思想指导下,共同探索南沙区文化旅游服务与产品多方位升级的可能性。从文化生态、艺术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六大板块着手,通过塑造南沙生态美学,助推湾区人文景观,创新南沙文创品牌,激活南沙研学氛围等具体策略实现初步规划目标。本课题组师生们就此开展设计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分析后,从天后宫文化、海防卫国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主题,滨海湿地与候鸟迁徙保护、海洋资源共生等自然主题切入,取得了异彩纷呈的设计成果,为南沙区新型文旅服务模式与品牌产品研发设计挖掘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方向,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新敦煌主题文创设计》
新敦煌主题文创课题组
作者\卓怡婷、马万里
指导老师\卢文英
▲《敦煌探秘》立体书 | 卓怡婷
▲《敦煌愿,祈福现》| 马万里
作品介绍 \以敦煌祈福文化为主题的立体书设计,采用360度的全景空间结构,生动地还原了跨越2000年历史的塞外边关祈福文化与场景,包括莫高窟记载的十二愿舞蹈,以及浴佛节乐班表演、钻观绕佛、撞吉祥钟等祈福活动。并在扉页添加莫高窟经典祈福元素:瑞兽九色鹿、太平象、守宝龙、翼马等小口袋给立体书增添吉祥的气息,旨在通过立体书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和传承敦煌文化。
▲ 《饮·茶——茶生活产品设计》
磨炼导师组
作者\黄睿轩、梁铭城、 谢心、陈雯、吴义浩
指导老师\磨炼、王兆巧
▲《叠峦茶几》| 黄睿轩
▲《共闲》| 梁铭城
▲《曦——提篮茶盒》 | 吴义浩
▲《一席》| 陈雯
▲《MOVE几》| 谢心
作品介绍 \喝茶,其实是一种自我款待。在“饮茶”—>“茶饮”快餐时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适时地慢下来。喝茶,亦是一种生活方式。方式由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生活主体(人),依一定时间与空间形式,对相关物质生活资料与精神生活资料的关系展开讨论。“物”的背后是“人”与“事”。五位毕业生分别以不同维度展开居家、公共空间下于喝茶的讨论。研究以年轻人视角出发,既源自传统,又结合当下。独享一刻与快乐共享、固定空间与位移场景……种种尝试反映的是设计者对于饮茶方式的思考与想象。
▲《余料之外”——广府非遗文创设计》
广府文化研究与产品设计课题组
作者\潘洁、 周芷珊、 黄凯欣、 李欣妮、郑旖雯、冯继杰、郑颖瑜、卜芊芊、杨冠驹
指导老师\王柳庄、李健
▲《府上有喜——新广府婚俗品牌与产品设计》| 黄凯欣、 李欣妮
▲《玲珑——新岭南生活美学产品设计》| 潘洁
▲《余木生花——岭南花器设计》| 周芷珊
▲《酸枝木的圆舞曲——首饰设计》| 郑颖瑜
▲《内inside》| 冯继杰
作品介绍 \“余料之外”-广作家具边角料新生计划是由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图书馆、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广东广播电视台非遗垂直类文化传播团队“骆骆声”和六家广作家具传承单位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携手探索传统工艺的绿色发展路径。广府文化研究与产品设计课题组的同学共同策划并参与“余料之外”项目,一方面是对硬木余料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生活场景进行研究,产出了不一样的构思和成果。生活场景方向的,有基于广府传统婚俗研究而展开的“府上有喜”品牌与产品设计、基于岭南传统花艺而开展的“余木生花”模块化花器设计、基于茶艺、花艺、绘画、香艺等岭南传统生活美学行为而展开的“玲珑”新生活产品设计、基于广州木雕技艺体验而展开的“粤小匠”体验产品设计;材料方向的,有展现余料残缺美的“内”观念性家具设计、受广式家具曲面形态启发的“酸枝木的圆舞曲”饰品设计。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年轻的设计师们对百年广作有了认识,也从他们自身出发,提供了对非遗进行研究、理解、创新的新思路。
▲《设计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探索》
可持续产品与服务设计课题组
作者\刘红君、刘思华、侯珊珊、林梓源、高靖
指导老师\秦臻、邓绮云
▲《箱见》| 林梓源
▲《HUULAB共创平台》| 高靖
▲《萝卜皂行》| 刘红君
▲《木嵌文器》| 侯珊珊
作品介绍 \本次毕设均探索产品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一、提供服务系统的设计:箱见—基于维修租赁的行李箱服务系统。二、材料回收的设计:HUULAB共创包装系统平台。三、用于制造中再利用的设计:基于红木余料的桌面产品设计,农场萝卜皂行。
▲ 《艺术衍生品设计》
艺术衍生品设计课题组
作者\谢宇、雷海林、高婷婷、杨韵怡、韩臻元、张学禹、罗力、周蓉、邓绮璐、陈阳、刘璟濠
指导老师\王时音、梁嘉
▲《OMINC艺术家玩具》| 张学禹、韩臻元
▲《艺术瞎子》| 谢宇、雷海林
▲《叠器 嵌合》| 邓绮璐、陈阳
▲《橱窗社会学》| 高婷婷
▲《自游花圆仔》| 杨韵怡
▲《时间·无限·色彩》| 周蓉
▲《抹杀一场声音记忆》| 刘璟濠
作品介绍\“衍生”这个词本身具有一定弹性。衍生品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可远可近的弹性,这样的弹性就给了设计师更多思考的空间。“让艺术流动起来”是本次展览的主题。我们希望,让艺术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关联,不是通过简单地复制、挪用与大规模生产,而是通过精准定位后的设计师独立思考与设计,最终使艺术以“衍生品”的形式从殿堂流动进入大众生活。让艺术更有魅力,让设计更有价值!本次“设计衍生品小组”的11位同学毕设选题与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合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现当代议题展开,探索艺术衍生品新的形式和内容。从成果可以看出同学们理解和把握了衍生的“弹性”,思考角度各有不同。通过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努力和成长,希望他们以此为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广汽传祺产品销售终端体验店服务创新》
产品销售终端体验店服务创新课题组
作者\侯海波、杨蕊冰
指导老师\崔淼
作品介绍 \本研究聚焦以影豹EWPOW-55车主为代表的传祺新生代年轻用户服务体验升级,通过驻店调研、用户跟访、官方400投诉样本研究、车主共创工作坊等手段,探索面向首购用户出行场景服务的创新机遇。确立“GREEN ROAD”为首购初行用户提供事故场景关怀的设计方向,聚焦事故场景前、中、后各个阶段中用户对于事故预防、判断、处理等环节的服务需求,提案囊括流程优化、多元触点创新设计的场景全流程服务设计。
▲《容桂时光品牌文创设计》
岭南文创与服务体验设计课题组
作者\米莎、李舒娴
指导老师\崔淼
作品介绍 \容桂位于顺德区南部,产业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容桂街道推动文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动作频频,不断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底蕴,引入社会资源支持,塑造更加鲜明的城市气质,近年来容桂积极利用特色文旅资源打造城市品牌。整合本土资源,构筑文旅生活圈。本年度课题组受容桂街道办事处委托,为容桂文旅形象进行品牌系统的整合与升级。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和文旅相关现状分析,整合利用容桂文化特色并提炼文化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文旅文创产品,为”容桂时光”文旅品牌的推广打造注入了新活力。
▲ 《南沙湿地教育创新实验》
南沙湿地教育创新课题组
作者\邝雪盈、张轶岚、谭家禧、丁爽、李雨衡
指导老师\李健、王柳庄
作品介绍 \南沙生态王国是一个创新的南沙湿地自然教育系统。包括系列自然教育研学课程和线上平台。新系列的三个自然教育研学课程通过创新主题和流程,以美育为核心,打造出相较于现有的研学课程,更加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课程。对比普通的研学课程,课程结束后团队会对产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遴选和深化以更新周边产品。线上平台整合南沙湿地的自然教育课程,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和分享的途径,为家长提供为孩子报名自然教育课的途径,为对课程感兴趣的成年人提供成年化课程,为达人提供成为业余助教或志愿者的机会。
社会是一个潜藏着各种机会和问题的巨大而复杂的网络,而文化为这张巨网牢筑着最深厚的基础,行为、规则、语言、习俗、物质……成为我们剖析社会及其文化的不同切片。
2022届67位同学的毕设,围绕传统文化、生活美学、乡村振兴、自然教育、社会公平与责任等主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尊重本土文化、本土传统,洞察地方需求、问题和矛盾,以艺术和设计的角度探索具有“在地”特点的解决方案。
自2019年学院教学改革,在学院整体的教学组织和课程框架下,文化与社会创新教研中心设置了导师课+毕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于四年级上学期设置了时长10周的导师课程,由导师/导师组各自提出选题方向、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并与下学期毕业设计联动,令师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对某选题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相近方向的导师团队形成联合导师组群,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既保持导师一定的独立性,又令中心的师生得以相互促进。12位教师指导的67位同学,以设计为原点,跨越专业和门类的界限,将以往观察感悟和抽绎出的理念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综合的实践。
▲ 《节气生活节——银林乡村振兴实验》
从化银林村社会创新设计课题组
作者\郑杰煌、肖耀华、丁漪莹、单梓茵
指导老师\李健、王柳庄
作品介绍 \广州从化区银林村基于国家大力推进各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成为城市周边游重要的客源地,但是当地却缺乏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本次2022银林乡村振兴实验项目旨在将美学、设计与乡村生活融于一体,整体策划一个银林文旅IP-节气生活节,结合当地在地文化进行文创、美育、景观、餐桌等相关活动与课程的策划与设计。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整合乡村发展路径,搭建一个协同的行动者网络。联动当地各利益相关者共同“造节”。最终带动当地地方经济发展、传播当地在地文化,恢复当地文化自信。
▲ 《广而至美-广绣的创新实践》
广绣的创新实践课题 组
作者\王欣瑜、巫钰盈、龙芷晴、 吴晓丹、沈泳怡、王文华
指导老师\丁敏
▲《乞巧会》| 巫钰盈
▲《清雅之供》| 王欣瑜
▲《岭南花事》| 吴晓丹
▲《扶胥浴日》| 沈泳怡
▲《花拾间》| 龙芷晴
作品介绍\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广绣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和繁荣。她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一段绝美的传说,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曾是一度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产品。广绣的生产智慧和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再去研究与传承。“广绣创新设计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广绣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广绣向国画靠拢的倾向,逐步远离了其原本的民间情韵、民俗风格与地域特色。作品随时代需要而调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要诀,因此如何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还原广绣的原生之美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立足地方文化,面向中端礼品市场(如政府礼品、地方文化礼品等),与广绣传承人合作完成创新型的绣品创作,即是地方文化礼品,也作为今后量产和地方广绣传习教学的样本。
▲《志水文——南沙文创设计》
志水文设计课题组
作者\刘悦、甘雨诗、谢敏诗、李晨薇、王思元、张玉、李钰浈、梁玉枝、林倩仪
指导老师\庄嘉菁、胡好
▲《寻麟记》| 甘雨诗
▲《啊咧呀啰》| 张玉
▲《疍家生存图鉴》| 刘悦
▲《红树林生长主题首饰》| 王思元
▲《瞰望》| 李晨薇
作品介绍 \志水文设计课题组是 “南沙-广美生态美学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期合作项目课题之一,该中心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南沙资产经营集团合作共建,依托广州市南沙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在“艺术赋能生态,文旅联动湾区”的思想指导下,共同探索南沙区文化旅游服务与产品多方位升级的可能性。从文化生态、艺术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六大板块着手,通过塑造南沙生态美学,助推湾区人文景观,创新南沙文创品牌,激活南沙研学氛围等具体策略实现初步规划目标。本课题组师生们就此开展设计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分析后,从天后宫文化、海防卫国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主题,滨海湿地与候鸟迁徙保护、海洋资源共生等自然主题切入,取得了异彩纷呈的设计成果,为南沙区新型文旅服务模式与品牌产品研发设计挖掘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方向,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新敦煌主题文创设计》
新敦煌主题文创课题组
作者\卓怡婷、马万里
指导老师\卢文英
▲《敦煌探秘》立体书 | 卓怡婷
▲《敦煌愿,祈福现》| 马万里
作品介绍 \以敦煌祈福文化为主题的立体书设计,采用360度的全景空间结构,生动地还原了跨越2000年历史的塞外边关祈福文化与场景,包括莫高窟记载的十二愿舞蹈,以及浴佛节乐班表演、钻观绕佛、撞吉祥钟等祈福活动。并在扉页添加莫高窟经典祈福元素:瑞兽九色鹿、太平象、守宝龙、翼马等小口袋给立体书增添吉祥的气息,旨在通过立体书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和传承敦煌文化。
▲ 《饮·茶——茶生活产品设计》
磨炼导师组
作者\黄睿轩、梁铭城、 谢心、陈雯、吴义浩
指导老师\磨炼、王兆巧
▲《叠峦茶几》| 黄睿轩
▲《共闲》| 梁铭城
▲《曦——提篮茶盒》 | 吴义浩
▲《一席》| 陈雯
▲《MOVE几》| 谢心
作品介绍 \喝茶,其实是一种自我款待。在“饮茶”—>“茶饮”快餐时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适时地慢下来。喝茶,亦是一种生活方式。方式由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生活主体(人),依一定时间与空间形式,对相关物质生活资料与精神生活资料的关系展开讨论。“物”的背后是“人”与“事”。五位毕业生分别以不同维度展开居家、公共空间下于喝茶的讨论。研究以年轻人视角出发,既源自传统,又结合当下。独享一刻与快乐共享、固定空间与位移场景……种种尝试反映的是设计者对于饮茶方式的思考与想象。
▲《余料之外”——广府非遗文创设计》
广府文化研究与产品设计课题组
作者\潘洁、 周芷珊、 黄凯欣、 李欣妮、郑旖雯、冯继杰、郑颖瑜、卜芊芊、杨冠驹
指导老师\王柳庄、李健
▲《府上有喜——新广府婚俗品牌与产品设计》| 黄凯欣、 李欣妮
▲《玲珑——新岭南生活美学产品设计》| 潘洁
▲《余木生花——岭南花器设计》| 周芷珊
▲《酸枝木的圆舞曲——首饰设计》| 郑颖瑜
▲《内inside》| 冯继杰
作品介绍 \“余料之外”-广作家具边角料新生计划是由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图书馆、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广东广播电视台非遗垂直类文化传播团队“骆骆声”和六家广作家具传承单位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携手探索传统工艺的绿色发展路径。广府文化研究与产品设计课题组的同学共同策划并参与“余料之外”项目,一方面是对硬木余料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生活场景进行研究,产出了不一样的构思和成果。生活场景方向的,有基于广府传统婚俗研究而展开的“府上有喜”品牌与产品设计、基于岭南传统花艺而开展的“余木生花”模块化花器设计、基于茶艺、花艺、绘画、香艺等岭南传统生活美学行为而展开的“玲珑”新生活产品设计、基于广州木雕技艺体验而展开的“粤小匠”体验产品设计;材料方向的,有展现余料残缺美的“内”观念性家具设计、受广式家具曲面形态启发的“酸枝木的圆舞曲”饰品设计。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年轻的设计师们对百年广作有了认识,也从他们自身出发,提供了对非遗进行研究、理解、创新的新思路。
▲《设计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探索》
可持续产品与服务设计课题组
作者\刘红君、刘思华、侯珊珊、林梓源、高靖
指导老师\秦臻、邓绮云
▲《箱见》| 林梓源
▲《HUULAB共创平台》| 高靖
▲《萝卜皂行》| 刘红君
▲《木嵌文器》| 侯珊珊
作品介绍 \本次毕设均探索产品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一、提供服务系统的设计:箱见—基于维修租赁的行李箱服务系统。二、材料回收的设计:HUULAB共创包装系统平台。三、用于制造中再利用的设计:基于红木余料的桌面产品设计,农场萝卜皂行。
▲ 《艺术衍生品设计》
艺术衍生品设计课题组
作者\谢宇、雷海林、高婷婷、杨韵怡、韩臻元、张学禹、罗力、周蓉、邓绮璐、陈阳、刘璟濠
指导老师\王时音、梁嘉
▲《OMINC艺术家玩具》| 张学禹、韩臻元
▲《艺术瞎子》| 谢宇、雷海林
▲《叠器 嵌合》| 邓绮璐、陈阳
▲《橱窗社会学》| 高婷婷
▲《自游花圆仔》| 杨韵怡
▲《时间·无限·色彩》| 周蓉
▲《抹杀一场声音记忆》| 刘璟濠
作品介绍\“衍生”这个词本身具有一定弹性。衍生品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可远可近的弹性,这样的弹性就给了设计师更多思考的空间。“让艺术流动起来”是本次展览的主题。我们希望,让艺术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关联,不是通过简单地复制、挪用与大规模生产,而是通过精准定位后的设计师独立思考与设计,最终使艺术以“衍生品”的形式从殿堂流动进入大众生活。让艺术更有魅力,让设计更有价值!本次“设计衍生品小组”的11位同学毕设选题与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合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现当代议题展开,探索艺术衍生品新的形式和内容。从成果可以看出同学们理解和把握了衍生的“弹性”,思考角度各有不同。通过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努力和成长,希望他们以此为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广汽传祺产品销售终端体验店服务创新》
产品销售终端体验店服务创新课题组
作者\侯海波、杨蕊冰
指导老师\崔淼
作品介绍 \本研究聚焦以影豹EWPOW-55车主为代表的传祺新生代年轻用户服务体验升级,通过驻店调研、用户跟访、官方400投诉样本研究、车主共创工作坊等手段,探索面向首购用户出行场景服务的创新机遇。确立“GREEN ROAD”为首购初行用户提供事故场景关怀的设计方向,聚焦事故场景前、中、后各个阶段中用户对于事故预防、判断、处理等环节的服务需求,提案囊括流程优化、多元触点创新设计的场景全流程服务设计。
▲《容桂时光品牌文创设计》
岭南文创与服务体验设计课题组
作者\米莎、李舒娴
指导老师\崔淼
作品介绍 \容桂位于顺德区南部,产业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容桂街道推动文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动作频频,不断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底蕴,引入社会资源支持,塑造更加鲜明的城市气质,近年来容桂积极利用特色文旅资源打造城市品牌。整合本土资源,构筑文旅生活圈。本年度课题组受容桂街道办事处委托,为容桂文旅形象进行品牌系统的整合与升级。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和文旅相关现状分析,整合利用容桂文化特色并提炼文化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文旅文创产品,为”容桂时光”文旅品牌的推广打造注入了新活力。
▲ 《南沙湿地教育创新实验》
南沙湿地教育创新课题组
作者\邝雪盈、张轶岚、谭家禧、丁爽、李雨衡
指导老师\李健、王柳庄
作品介绍 \南沙生态王国是一个创新的南沙湿地自然教育系统。包括系列自然教育研学课程和线上平台。新系列的三个自然教育研学课程通过创新主题和流程,以美育为核心,打造出相较于现有的研学课程,更加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课程。对比普通的研学课程,课程结束后团队会对产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遴选和深化以更新周边产品。线上平台整合南沙湿地的自然教育课程,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和分享的途径,为家长提供为孩子报名自然教育课的途径,为对课程感兴趣的成年人提供成年化课程,为达人提供成为业余助教或志愿者的机会。
资料来源:文化与社会创新教研中心
图文编辑:庄婕、朱荻
图文审核:陈江、裴悦舟、王涛、彭圣芳、安娃、田顺、丁熊、吴东杰
责任编辑:黄筠志
#今日互动#
想看更多全球高校学生毕设作品
欢迎多多点赞转发!
如果想在“矮凳网”公众号平台
发表高校毕设展信息,欢迎投稿!
#社群交流#
矮凳网“设计师交流群”,设计竞赛、设计干货、设计资讯持续更新中!快喊矮凳君拉你入群吧,备注“城市+设计领域+昵称”,更容易通过入群申请哦!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