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昨天,李晓的家长问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李晓都读两年研究生了,我们父子俩正在为毕业后是读博还是就业争论不休呢。
李晓这个男孩我知道,他当年高考的志愿还是我指导的呢,我和李晓的父亲是朋友,都在河南南阳当老师,李晓是个学霸,那年他的高考理科成绩是660分。
当时报志愿时,李晓的父亲比较保守,第一志愿让报南开大学,李晓想上北京和上海的大学。
我觉得660分第一志愿可以冲一冲名校,清华北大肯定冲不上,退而求其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还是有一搏的。
我建议李晓的第一志愿报复旦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第二志愿可以报成南开大学。
还算是比较顺利,第一志愿顺利出档,最终李晓被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这几年各忙各的,我很少跟他们联系,想不到李晓的父亲突然就打来电话,询问我,孩子研究生毕业后,是考博呢,还是就业?
我说,如今博士不用考试,是申请审核制,达到条件后提出读博申请,然后还要经过初试和复试,过了初试基本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复试主要是面试,有的学校还有笔试,笔试主要是考察英语水平如何。
然后,我问:毕业后读博或者就业,你们的意见怎么样呢?
李晓的父亲说:我倾向孩子读博,毕竟学上得越多越好,我会倾全力支持他读书。可是李晓却不愿意读博了,他想就业,你认为如何呢?
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吧。
咱们南阳曾经出了个高考状元,他叫刘强,那年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父母是县里的科局长,家庭条件很好。
本科毕业,刘强被保送清华研究生,他在美国的姑姑还劝他去国外读研读博,哪知道刘强很有主见,他认为计算机专业的那些知识,本科阶段都学完了,读研究生纯粹是浪费时间,他也不想去国外,只想就业。
于是,那年北京微软公司招聘,刘强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他是唯一被录取的本科生,其他人都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如今刘强已经是公司的业务主管了。
李晓的父亲听了后,说按你说的道理,孩子应该就业,那么,我再问你,就业应该去体制内呢?还是去体制外单位?
我说,再给你讲个故事。
咱们的一个老乡,我的同事老张的孩子那年考上了北航,也是学的计算机,孩子研究生毕业后,他一连考了两个单位,一个是北京中国建设银行,一个是杭州阿里巴巴公司。
两个单位都能签约,这是好事啊,可是他们却纠结坏了。
老张希望孩子选择北京建行,理由是建行是国企属于体制内,如果去建行还能解决北京户口,将来结婚有了孩子都是北京户口了。
老张的儿子却倾向于去杭州阿里巴巴,理由是薪资待遇比建行要高得多,另外还可以搞技术创新,如果有专业优势,比较快就能出成果。
最终老张拗不过儿子,儿子去了杭州。他儿子说,虽然公司经常加班,但是感觉累并快乐着,在学校学的东西能够发挥作用,英雄有用武之地。
这次老张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啥也不说了,孩子大了,见识比咱们还多,他想上哪儿就去哪儿吧。
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如今的大学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就业目标都很高,首先盯住华为、阿里巴巴、微软等大型私营企业,然后才着眼于体制内单位,这里面不单纯是收入高的问题,主要还是能够发挥专业特长。
不过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足够本钱的毕业生才能够如愿以偿,如果都盯住名企,那么很可能会带来挫折感,建议如果求上不能,可以求中,求下,先端上饭碗再说,所谓骑着马才可以找到马。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