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官网

12月2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静安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产业投资俱乐部、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主办的新时代“共益·共话·共发展”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公益慈善论坛暨首期静安公益组织发展圆桌会议在上海市静安区张园顺利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亮金,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陈琦华,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处处长赵宇,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顾希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田新民,静安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景明,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办主任周晴华,中共上海市静安区文明办主任朱凤,上海市静安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主任鲍晓丽,静安区政协副秘书长姚建伟等部门领导出席了活动。均瑶集团、海通证券、静安置业集团等校友企业代表、公益组织代表以及社会爱心公益人士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交大安泰2014届EMBA校友、原圈科技联合创始人刘江贤主持。

公益实践展现新时代“共益”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及关于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发展目标,在宏观上为公益慈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明确了慈善事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有机组成部分的新定位,提出了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着眼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发展。全区社会组织一千余家,其中公益性社会组织占50.2%,一批杰出的社会组织及领军人才分别获得联合国、国家部委和市区的大量荣誉表彰。静安区也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静安“四位一体”社会组织培育扶持路径也被作为经验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一直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院文化,凝聚校友力量,推动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注公益慈善。自2014年起,连续举办三届上海交通大学公益慈善论坛,提升公益慈善理念,传播公益正能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田新民代表主办方发言中指出,有梦的地方就有阳光,小小梦想凝聚力量。自2014年起,交大安泰已举办三届公益慈善论坛。本届论坛,交大安泰通过和静安区共同组织,希望未来的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国际视野、尊重中国国情、协同各界资源,探索“共益、向善、共发展”的新模式。

田新民致辞

上海市静安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主任鲍晓丽表示,希望通过我们和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携手合作,进一步优化静安公益发展的形态,为静安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开创新的篇章,实现政、社、校、企多方联合的新模式,引领静安新的公益社会的发展。

鲍晓丽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有历史悠久的公益慈善传统,爱国重教的慈善精神和饮水思源的感恩文化在交大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录。学校126年的砥砺征程中,也离不开海内外校友与社会贤达的参与。希望交大慈善论坛能持续深耕、努力创新,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安胜致辞

此次静安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战略合作正是推动打造社会治理、公益慈善发展共同体和政校社企协同合作“共益”模式的重要探索。现场,4位嘉宾分别就志愿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

交大安泰1991届本科校友、静安置业集团董事长时筠仑从城市建设角度,分享了美好城市的理念要素、公益在美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其公益实践的案例。作为本次会议地点张园的业主方,时筠仑一直致力于静安城市建设,践行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参与居民美好生活改善的点点滴滴。

时筠仑分享 聘书颁发

在国有大型证券金融企业海通证券党群部主任胡海蓉的分享中,她介绍了海通证券在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和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的“海通经验”,形成五位一体的精准的扶贫策略,为在场的专注乡村振兴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参考。

胡海蓉分享 聘书颁发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交大安泰中国CEO俱乐部理事长、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均豪也分享了均瑶集团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均瑶集团从创业之初就投入到全球公益慈善事业中,把公益慈善纳入战略角度,长期试点产业和公益结合,先后投入20多亿元用于光彩项目帮扶,3亿多元用于各种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

王均豪分享 聘书颁发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振民强调共同富裕中公益慈善力量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十四五”规划将慈善事业纳入第三次分配的助力下,公益慈善事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陈振民分享 聘书颁发

城市和乡村,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公益慈善力量的加入让细微的诉求得到回应、支持,补齐社会建设发展功能,更全面地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共话”公益,探索发展新模式

本次活动中,静安区30余家公益组织负责人、30多名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企业代表围绕“公益组织发展”议题展开交流,根据会前调研,参会人员分别在“共益——公益组织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共话——商业向善推动公益组织发展”、“共发展——协同发展助推公益生态建设”三个议题中自由互动。

新时代,新公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公益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益组织的发展也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判断,从而找到行业的发展共性,也要探索自我发展的最佳路径,并跟随变化的环境不断调整。

在圆桌交流环节,上海交大校友产业投资俱乐部副会长、远播教育集团董事长李霞,交大安泰EMBA校友轮值会长、弘盛特阀董事长张刚,交大安泰2016届EMBA校友、静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郑丽君,交大安泰EE校友、梦想加油站青年发展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王勤智,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志云围绕公益事业可持续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李霞表示,公益慈善论坛凝聚着交大校友的力量、彰显着饮水思源的初心,交大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培养了热爱公益的校训践行者。张刚用捐建希望小学、步履不停开展公益活动的故事讲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郑丽君提到:“一个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专业人才体系的建立、社会资源的链接,更重要的是坚持初心,这是解决发展路上每一个难题的秘诀。”王勤智提出,公益组织的发展就是要探索,要深耕,在过程中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加入、支持,成为公益慈善的“自来水”。王志云认为新形态的公益发展方向是让公益走向公众,推动公众参与,这将会是推动公益组织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最强大的力量。

现场圆桌会议

多元公益合作协同“共发展”

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上海静安区地区工作办公室签定公益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在社会建设领域落地人才培养、发展咨询、智库建设、共创基地等实质性合作,为静安区公益组织发展建立长效的的合作机制。

此前,在由静安区地区办与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发起的“聚变计划”静安区公益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就聚焦“品牌建设”、“项目合作”、“课题研究”、“公益传播”等方面开展互动,也在城市文化阅读、青少年综合实践、健康公益科普、乡村振兴交流等多领域落地公益合作。本次活动中,也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企业与静安区公益组织携手共建合作清单,部分代表进行了结对签约。

合作清单发布及结对签约

在现场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静安区也向本次活动的嘉宾进行“共创益术家”聘请书,希望更多领域的人才加入到静安公益事业发展中,开启更多碰撞交流合作。

从公益领域内部支持发展,到发挥公益在社会各领域的价值体现,多元主体的参与,才能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共发展”。

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亮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公益引领是国际静安文化的一部分,公益组织是静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愿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公益组织,完善社会治理,共同努力描绘出上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温度的蓝图。

莫亮金致辞

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相信交大安泰与静安区在“公益”这个大议题中还会有更多的探索与合作。此次活动开启的政校社企多方合作共建模式,有利于更好打造高效优质的公益生态圈,有利于推动社会组织及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局面,助推静安乃至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

责任编辑:潘宁馨

来安泰,一起探讨学习的EE

>>点击图片,报名课程<<

嘿,你在看吗?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上海交通大学考研论坛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