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大半年轻松愉悦的初试经历,深感自己凭着莽撞的激情和幸运的眷顾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并无深刻的经验与反思值得分享,然而众多仍在备考的师弟师妹正处在迷茫阶段,反复找到我询问,由此产生了这篇经验贴。
自问为何能在较短的学习时长和贪玩贪睡的颓废状态中上岸,我认为得益于积极平稳的心态、备考以来不断修正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投入学习、没有慌不择路或走歪路错路、摸索掌握并运用了正确的方法论以及一点小小的幸运。
放弃保研考上北京大学,颜值让人惊艳,活成大家羡慕模样
法硕资料浩瀚庞杂,学习方法各有所长,选择因人而异,本篇着重介绍法硕学习的方法论,可能读来略觉抽象,细节之处还需朋友们在备考过程中继续摸索,感兴趣的可以保存此贴,边背诵边尝试边体会,惟愿此贴能为研海浮沉的诸位带来些许助益。本文较长,废话很多,感恩垂阅。
本人自我介绍
河北人,本科西南政法大学,学业排名16/489,平均成绩88.13/100,绩点4.1/5,六级516,无雅思托福。在校期间获数次一等奖学金。科研经历包括校级三创结项(后冲抵毕业论文),国家级学术论文类竞赛奖项等。
一战法考客观题187,法考主观题(延期考区)131,通过法考。同时主动放弃推免保研名额,一战北京大学法硕(法学)初试总分394,最终上岸。
考研择校考虑
考研的第一步是择校,择校的第一要义是基础,不到一年的时间跨度内能靠纯粹努力弥补的东西太少,务必在择校前,基于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大量的信息佐证,衡量自己和目标院校的匹配程度。
一方面,基础主要指能力,包括理解、背诵、思考、考试技巧等。而考研前有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过往的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则不适合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估计自己的水平,可以从本科阶段的学业成绩、学业排名、期末考试的备考时长、英语成绩、科研经历、理解背诵能力等可以量化的维度,和目标院校已经上岸的师兄师姐进行对比。我去年4月份左右通过考研测评进行了评估。
另一方面,尽可能了解目标院校的难易程度,不要听从个别考生的主观感受,最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到学校官网下载历年的拟录取成绩单,或者各大机构都有相关的资料,确定择校的时间最晚不要超过6月,没有新情况后期尽量不要变动。
放弃保研选择考研,并非一时冲动
我放弃保研而选择考研,并不是头脑一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衡量后而做出的选择,在这里真诚希望大家不要盲目效仿。我的情况是本科阶段的学习态度比较敷衍,并没有全力以赴,对比我的“卷王”同学们,我得到推免资格仅是意外之喜,哪怕可以尝试保到本校以上的其他学校,放弃的时候也没有造成心理负担。
选择考研意味着高风险,高强度和高压力,但也可以夯实基础,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会收获到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因为不想占用学院其他同学的名额,放弃推免资格前,我没有参与任何一个学校的面试或预推,也没有因为准备保研而牵扯过多精力,也建议纠结保研和考研的朋友们慎重思考,早做决定,利人利己。
几点过来人建议,保持心态
不要盲目从众。考研本身不是孤注一掷,而是一份由勇气、实力、渴望、运气组成的人生选择,考研的结果并不是唯一。把耳朵塞住,不要为人声喧闹而恐慌焦虑,不要追众人的选择而趋之若鹜,在每一次挑战的过程中改进思维工具、提高思维能力、承认自己的普通、接受自己的局限、自信自己的与众不同,轻装简行,卸下心防,从零开始,哪怕孤身一人,向着自己的方向出发。
不要盲目攀比。不要比进度、比程度、比成就、比选择,我们所面临的卷生卷死的社会氛围和永不止息的同侪压力一多半都是无形渲染、自我为难。攀比是很虚无的。攀比证明不了任何事。杨绛先生说:“人生就像走台阶,无论上到哪一层,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每个人有自己的台阶要走,亦有自己的峰巅需为攀援翻越,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不要盲目自律。自律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盲目地自律是一种逆反本性、打破规律的形式主义。该躺平的时候就躺平,不摆烂才是最后的底线。精美的学习笔记、超长的学习时长、过分详细的学习计划,这些都不是考研所必须的,盲目地做这些只是感动自己,让人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高效的学习,哪些是无用功。要善于体会自己的情绪规律、记忆规律、效率规律,顺势而为,借力使力,丢掉那些名为“努力”的沉重包袱和“负重前行”的自我快慰,才能行稳致远。
总体而言,大半年的考研初试经历是轻松愉悦、充满压力和挑战、收获甚巨的,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关心我、信任我的朋友和家人,让我可以无所挂碍地前行。最后我想传达一点个人的见解,关于考研,关于未来将要面对的无数挑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算是记录下这段时间以来一些沉思和成长,也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