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本科考取“二流学校”硕士,考研倒流现象出现,存在多种情况

  考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随着今年考研结果公示,各个高校的录取名单发出,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的普通“双非”本科大学,录取到了一批本科毕业于985、211高校的学生,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排名前列的的毕业生。这种情况在多所“双非”高校出现。

  我们在追求越来越高的学历,也在追求越来越高等的教育。按照传统的考研观念,学生一般会往更好的学校考,专科学生考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生考985、211或双一流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最近一年竟然出现了学历向下兼容的“倒流”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祝贺录取到优秀人才的学校,吸收到优质的生源,在本校继续学习发展、研究创造。

  等于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如今的考研已趋向于高考化,无论考得好与不好、是否能被录取到自己喜欢的学校与专业,重要的是有学上。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思想方式,这或许也是一种向下兼容但向上提升的方法。

  为什么这种情况会普遍出现?

  无疑,就业困难是根本原因。在大学校园里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做“毕业即失业”。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国力不断攀升,家庭的财富积累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在这个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大家都是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竞争力不够强大则很容易被淘汰

  另一方面是社会市场岗位较为饱和,据统计今年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到了1076万的庞大数字,加上海归人数只会更多。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求业人数,他们会为了企业的发展从中筛选出条件更好的毕业生求职者,这就导致找工作的门槛不断升高,毕业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造成了大学生不断内卷选择考研。

  尤其是自2020年以后疫情席卷全球,各种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冲击,用人减少,并且国家“双减”政策推行导致了部分相关从业者大规模转型再就业,种种客观条件是大学生找工作面临的难度加大,这无疑使更多大学毕业生产生考研的想法。、

  根据统计分析,考研报名的热度居高不下,并且在校大学生想要考研的想法也越来越旺盛。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457万,增幅是还是21%,无论是总人数和增幅都创下了近年新高。其中山东省报名人数为41.6万人,位于全国第一。并且山东近三年考研人数和增量都位于全国前列。

  按照这种增长预测,未来几年考研人数只会更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内卷当道的考研形势下,竞争格外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高校毕业生愿意考入排名不及自己本科院校的学校。

  内卷势头正盛,除了考研深造学历,另外一个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项就是考公、考编。

  许多同学在大三开始做选择的时候会纠结是考研还是考编,究竟哪一种的含金量更高,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作用。

  很多人觉得体制内的工作福利待遇好,最重要的是在如今行业缩减的当下,体制内就等于铁饭碗。但是体制内对人才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他同时注重你的出身和学历。政审严格、并且在中央选调和定向选调中,你的学校学历都至关重要。这些条件加剧了毕业生对考研的追求,他们想要通过考研改变“出身”,为考公增加自身实力。

  大学生为了发展提高学历提升自己值得鼓励,但盲目地我们都去追求考研则反映了一个相当糟糕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不过分强调学历与文凭,而忽略了专业技能,这种文学理论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当代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观。

  对于当下正在迷茫是否选择考研的学生,建议慎重的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你是不是适合读研究生

  考研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当你达到上岸的目的后你得到的快乐或许是短暂的。读研和读本科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学习难度、学习强度大大上升,同时你作为研究人员,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质量要求、字数还是数据量等都会比本科的毕业文难很多,考上研究生难成功毕业也很难。你需要考虑你的心态、你的学习能力以及你的热情能否承担这种压力。

  第二,考研对你来说真的必要吗

  如你十分富有学术追求,想在学业生涯达到很高的高度,有所研究有所创新有所贡献,那你适合在学术界深耕。如果你只是想盲目的混一个学历,读研期间你自身的能力提升并不大,不如提前规划,尽早进入职场,获得比研究生多3~4年的工作经验,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更有意义。·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

  · 本文由“清培商领院”小编“小糖老师”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