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排名
我国类器官在新冠研究中的应用如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陈晔光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分享了最新进展。
陈晔光教授以远程的方式分享了他的研究收获。
12月11日,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采用“线上视频+线下参会”方式,举办1场高规格的全体大会、6场分论坛和1场湾区科创峰会特色活动。
我国类器官在新冠研究中的应用如何?在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陈晔光表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科研工作者们构建多个感染模型,包括动物模型,从远端肺组织取样培养干细胞,从小肠、大肠、脑、血管、肾部提取培养干细胞等等,最后发现从人的组织取出来的器官更有优势,后来决定从器官远端取样培养类器官。以此推动精准医疗、疾病模型、药物研发、药敏测试和基因编辑等医药业应用。
据悉,目前一些细胞(如Vero、VeroE6等)和动物模型(hACE2转基因小鼠、叙利亚黄金地鼠、雪貂、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等)常被用作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但这些细胞系和动物模型并不能精准模拟人体的生理特征,且所用的动物模型仅表现出轻到中度的感染症状,一定程度限制了药物和疫苗真实有效性的测试。因此,迫切需要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研究模型。
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对类器官开展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会攻击人体多个器官,包括肺、肝脏、肾脏和肠等。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这些类器官测试新冠肺炎的潜在疗法。目前类器官已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大显身手,多个科研团队借助类器官深入分析了新冠病毒对肺部、肝脏、肾脏、肠道等人体器官造成的伤害,并且利用这些类器官测试新冠肺炎的潜在疗法。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李文 李春花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陈冲 实习生 李牧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