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获取篇
1、不要关注太多无效信息。
现在各类考研群和公众号鱼龙混杂,很多考研群主要就是卖(盗版)资料,群友无病呻吟,营销号制造恐慌等,我们不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信息上。
2、谨慎使用微博、抖音等。
微博是巨大的信息流,会有很多的资源、资讯。但“新浪娱乐”终归是娱乐,今天吃个瓜,明天吃个糖嗑一对cp,宝贵的时间就浪费了。这类软件有好处,但弊大于利。
3、有学长学姐指导会更好。
对于专业课,大家如果有一个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可能会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复试阶段。
4、初试阶段心无旁骛。
有些人可能看到其他人在联系导师了,心慌慌。初试之前,完全没有必要联系导师,初试阶段与考试无关的任何事情(联系导师、复试口语、复试歧视等)都不用管,尽一切可能提高初试分!
二、学习技巧篇
1、研究考试真题
比如我复习专业课,要看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以我的时间根本看不完。但我很幸运的找到了20%提高分数的核心步骤——分析专业课真题。我发现分值较高的论述题每年都会考老师的论文,导师出题无非就是依据的是自己的论文,或是学院其他学科带头人的论文来出题。
所以我后期重点看论文,除了读报考学校代表性学者的论文,也重点关注学科的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因为我知道,这些论文出现在显赫的期刊上,尤其是专栏的期刊就会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考到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知识点肯定是要大一些的,这就是我找到的专业课提分的20%的秘诀。
2、科学做专业课笔记。
不瞒你说,我一开始做专业课笔记时,其实就是在抄书,我懵懵懂懂的抄了2个月的书之后,背起来可真是艰难。后来我反反复复做了3遍才形成最终版本的笔记,这个笔记我一直用到考前。最后一个月不再给自己加新的背诵量。
我当时坚信:无论初试考到什么题目,我都能从我这本笔记中调用知识,哪怕它们不是在一个专题中的,我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将这些材料揉碎重组形成答案。事实证明我这种方法给我减少了记忆负担的同时,也让我的两门专业课都在120+以上。
接下来告诉大家我做笔记的方法,适用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其他专业也可借鉴:
专业课做笔记的原则是:信息尽量压缩,利用关键词合并同类项。
大家在复习专业课时会发现,作者为了让你好理解,会加入大量的案例佐证。所以我在整理笔记时,避免写冗长的段落,将重要理论观点用关键词或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总结,压缩信息减少记忆负担,书中的案例部分只是帮助理解理论,无需记忆。
另外我利用关键词合并同类项,也是减少记忆负担的一种方法。如果你看了同一研究领域的论文,如果探讨的跟你以前整理的是同一观点,就无需再重写一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表述不同但观点一致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根本无需再记。
总之,记笔记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关键内容,如果忘记了这个目的,笔记记得再漂亮,思维导图画得再标准、好看,也是本末倒置。
三、生活篇
1、初保持良好心态。
考研一半考知识,一半考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喜欢追悔过去,则被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是珍惜每一刻时间学习,而是要珍惜学习的每一刻时间。
3、研友一定要共同进步,否则远离。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的研友可以一起学习,互相倾诉,共同进步,但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考研同学,最好远离。此外,虽然有研友,但并不代表你们两个的计划要同步,根据自己的计划走。
4、克服你内心的恐惧。
现阶段内心的恐惧是个「大坑」,会影响你的复习效率,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战术上重视一切。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怂。
5、调整好自己的作息。
「你怎么睡得着的?你这个阶段,你这个年龄段,睡得着觉?有点出息没有?」汤神这句话激励了不少人,但保证效率才最重要,该睡还是得睡。
6、初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网上有很多考研分享贴,无论是成功者的经验,还是失败者的感悟,我们只能参考。任何人的经历都是无可复制的,一个对自己有清晰未来规划的人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方法。
研舟考研与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