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考研,社会保障考研科目考哪几门
刘波/文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工业化进程中,为平衡效率目标与公共利益目标而形成的。从中国的环境看,自今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来,追求共同富裕已被明确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而在这场追求中,社会保障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表现出高风险性,机器生产和劳动方式的变化意味着劳动者遭遇事故的可能性增大,不断加速的技术升级迭代又意味着劳动者掌握的技能可能随时变得无用,同时市场经济又始终与失业相伴随。社会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既是劳动者斗争的结果,也是政府为促进社会稳定而主动而为的顶层设计。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在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与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大家族向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模式转变,一些重大风险已难以单纯依靠家庭经济能力来抵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在持续发生的经济兴衰周期风险之下,核心家庭的抗压能力有限,同时现代社会又要求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公共职能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教育、卫生、养老等逐渐成为公共事业,带有越来越强烈的政府介入和风险共担色彩,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社会总体物质财富提升情况下追求以人为本的自然结果。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普遍出现了公共部门扩大的情况,这反映了民众对政府角色的需求,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不能自外于这样的趋势。
当然,政府职能扩大也会伴随集中化带来的弊端,以及寻租等问题,这也会体现在社会保障领域,例如社会保障机制设计不合理、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标准导致公平缺失、社会保障的投向不透明加剧不公等。但这些问题需要以不断的舆论监督讨论与改革来解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实行社会保障本身的必要性,也不能得出凡是一切公共性的社会保障都会导致“利维坦”扩大的结论。社会保障是一个基础性的安全阀,在此之上同时实行商业性保险,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但这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基本社会保障网络的形成和完善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必需。
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阶层滑落焦虑,唯有筑牢社会保障网络才能防止阶层滑落,否则,在疾病等突发事件面前,所谓的中产阶级也会很脆弱,这种不安全感正是社会焦虑、人们纷纷从事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的源头。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并不损害效率,相反,正是通过免除人的后顾之忧、降低人的风险恐惧,人们才能投入旨在有质量地提升效率的长期行为,例如大胆冒险创新等,只有让劳动者不必为随时爆发的事件和未来生活保障日夕操心,劳动者才敢于在生产中主动尝试和创造,这种主体性发挥出来,中国的制造业才能逐步走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稳定社会心理和促进创新的重要功能。
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应对社会阶层利益固化的良药。利益固化制约着合理的社会流动和利益调整,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利益固化的原因是中下层上升通道受限,而一旦上层能把其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有利于自身的政策,这种梗阻就会更加强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确保起点公平,避免弱势成员陷入不可摆脱的贫困泥潭,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丛林社会。
共同富裕追求背后隐含的命题是,全社会的成员是一个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以互助共济为基本价值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让这一命题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刘波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
社会保障考研(社会保障考研科目考哪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