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核心提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导向,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人文见长 创新底色”的办学传统,大力培养应用基础型卓越法治人才,取得显著成就,分别于2010年、2014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原标题:培养应用基础型卓越法治人才 ——访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荆月新
记者|李卓谦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2457个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已成为山东省和华东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近日,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荆月新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学院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自1994年创办法学专业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20余届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创办于1994年,是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山东省高校中较早开办法学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2003年获批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获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该校法学院拥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00余人,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思想活跃、社会声誉优良的法学院。
“我们法学院的目标是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对标新时代山东区域和国家法治建设需求,发挥我校人文学科积淀深厚的传统优势,建设符合‘新文科’发展要求的一流法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职业能力突出、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职业伦理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基础型卓越法治人才。”荆月新说。
创新发展思路形成特色培养机制
目前,与其他院校相比,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在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诉讼法、民商法5个学科方向,已形成了一定优势,设立了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山东省齐鲁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站等7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在齐鲁法治文化、地方立法、环境资源司法理论、诉讼法学、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了特色研究。
“这7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均系山东省内首批建设,在推动法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荆月新说。
该学院坚持“政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显著。教师队伍中,1人获得“山东省法学法律领军人才”荣誉称号,3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1人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多人受聘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在团队建设方面,该学院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加强团队建设,积极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其中,“诉讼法学新兴领域研究”获省级创新团队立项,“法治文化与法治话语比较研究”创新团队、“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研究” 创新团队、“诉讼法学本科教学团队”“法律史学本科教学团队”等科研教学团队获得学校立项建设。该学院52名专任教师中,20人拥有高级职称,博士化率达90%。学院积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有一流课程、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级课程5门,校级“金课”20余门。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该学院形成了理论、实训、实习“三个课堂”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拥有一个总投资600余万元的“法律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建立了50余家校外实践基地,实施全程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今后,我们将以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根本立足点,在教师队伍和博士点建设、成果产出、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荆月新说,该学院将坚持“外引内培”的人才发展思路,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围绕现有的5个学科方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集中优势科研力量,产出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提升教学产品供给质量,加大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在国家级一流课程或者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方面实现突破。
探索“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已形成“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荆月新介绍,该学院以“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为理念,在本科生学业修读的适当阶段按照自愿、择优原则选拔部分学生组成“智慧财产法班”和“卓越班”进行特色培养。
同时,该学院积极发扬学校“人文见长 创新底色”的办学传统,坚持“以本为本”,形成了“1+1+5”人才培养特色模块,即1个通识课程模块、1个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5个自主发展课程模块,既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又突出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
此外,该学院还建立了“两型智库”,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聚焦人才培养,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治理需求,设立了8个服务型智库;传承齐鲁法治文化,成立学术型智库“齐鲁法治研究中心”,将人才培养与科研有机结合。
在“国际化”方面,该学院加强学科融合,深化新文科建设,与经济、外语等学科融合,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全英文、模拟实训等教学方式改革,回应科技发展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挑战;与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等海外院校合作实施双学士学位项目,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和英国斯克莱德大学法学院合作实施3+1双学士学位和2+1双硕士学位项目,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除此之外,该学院还根据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2.0计划和《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长期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及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使“课程、思政、党建”协同发展,立德树人,培养本领过硬、信念坚定、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
荆月新表示,法学院是法科学生成长的摇篮,不仅要教学生掌握坚实的法学知识和娴熟的法律技能,还要成为引导学生走法律人生之路的重要驿站。当学生迷茫、困惑时,法学院应当为他们提供不竭的、对法治理想孜孜追求的精神动力和坚定守护法律良知的信念,从而培养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担当。
·END·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