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研工部,郑州大学研工部电话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高校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图为天津理工大学学生在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开展特殊的“思政课”学习。(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最好的思政教材,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这为我们加强当代青年党史学习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各地高校将百年党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上好课堂内外大思政课,让思政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
“革命歌曲为什么要被传唱?危急存亡际,我们要唱歌扬斗志、战敌人;民族复兴时,我们仍然要唱歌承记忆、传力量,因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要让歌声飘扬在厚重的土地,把信仰镌刻于奋斗的征途。”
在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的决赛现场,南京大学研究生骨干培训班临时团支部书记、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生杨翱飞以一首嘹亮激昂的《毕业歌》开场,一下子把大家带回到一二·九运动爆发时那个凛冽而又火热的北平冬日,穿越时空忆党史,用歌声与百年前的“同龄人”深情对话。
在杨翱飞看来,讲述历史的同时感知当下,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才是学习党史的最终目的。
如何以“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党史是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活教材”,把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各高校青年学生党史学习的新风尚。
以赛促学、以学提能。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省委教育工委、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全省高校开展思政技能大比武,组织全省171所高校9万余个基层团支部集中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学党史主题团课宣讲”“学党史主题团日活动”等“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江苏各高校以上好大思政课为主抓手,把思政课堂搬到诗歌节、音乐会、体育月等活动中来,在青年中掀起一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风潮。
树立厚重的历史感、强化理论的纵深感、明确奋斗的现实感、找准前行的方向感
学贵信、学贵思、学贵行。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就是要进一步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牢固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叶子鹏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在学校进行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之余,他还担任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负责全校同学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日常辅导工作。不久前,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叶子鹏备受鼓舞,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将牢记嘱托,紧扣时代脉搏,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百年历史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事情。青年播下什么样的信仰种子,国家就能迎来什么样的光明未来。”叶子鹏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清华大学创新形式,通过一场场谈心、一幕幕话剧、一次次走访,让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都能浸入式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与百年荣光。“青年学党史,一定要有‘四感’——树立厚重的历史感、强化理论的纵深感、明确奋斗的现实感、找准前行的方向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传利认为,只有青年一代学好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才能焕发青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去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复旦大学切实推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积极探索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课程,在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新时代青年既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见证者,又将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在复旦大学组织开展的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专题党日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震说,新时代青年应该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
“融媒”“场景”“宣讲”,打造多元思政大讲堂
过去,一些思想理论教育常因“形式古板”而对青年群体缺乏吸引力。如何激发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学子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党史的热潮在青年群体中充分涌流,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各地高校对党史学习教育越来越重视,老师们也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党史课更加深入浅出、立体鲜活,一些党史课甚至成为学生们抢着上的“网红课”。
“融媒”“场景”“宣讲”是国际关系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三大法宝。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通过沉浸式视听增强历史厚重感,从而引导高校学子学史崇德,提升思想境界,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国际关系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益尝试。
不久前,国际关系学院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国家安全”主题演讲比赛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学生宣讲员选拔活动,以“同忆百年党史,共筑国家安全”为活动主题,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融媒体形式讲述英雄故事、传承高尚品德。结合海报、演讲、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用好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多个平台,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打造多元思政大讲堂。
从初赛海选到决赛演讲再到优秀作品推介,此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其中,打造了一堂堂形式丰富的思政大讲堂。为了提升理论深度,决赛选手的演讲内容涵盖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在学思践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同时,生动演绎了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的传奇人生,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感,唤醒了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红色基因。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本科生单景泽以一场精彩的演讲摘得一等奖,他说:“不仅我自己在比赛中进一步扎牢了国家安全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了百年党史中的‘隐形守护者’,积聚了不断奋进的红色力量,我身边的同学们在刷到演讲的短视频时,也深受感触,仿佛听到了内心深处历史的召唤。大家都表示,会永远铭记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事迹,永葆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以践促学、以行促思,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困境
“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青年矢志报国提出了殷殷嘱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高校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针对理工科青年学生学习特点,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鼓励青年科研学子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以专业所长践行脚踏实地的青春行动。
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生叶思远最近一直忙碌在实验室里,在科研之余他通过参加党史学习知识竞赛、观看党史舞剧、研读党史著作等方式,认真学党史、悟思想。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叶思远深知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仍存在“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亟待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他在科研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学子,我们应当自觉把党史学习作为提升自我的思想武器。面对国家信息化战略需求,我们应该抱有以软件服务社会的信念,投入到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去。”
“党史学习教育应当让同学们在学以致用中体悟与国家社会同频共振的情怀,提升专业所学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叶思远说,以践促学、以行促思,才能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困境,进而更好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
在郑州大学研工部组织的“四史”主题思政大课上,老师们将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与党史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做到学史力行。在了解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设备实现从零到世界第一的艰辛历程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李振宇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城镇化建设打开了新的大门,我们要力学笃行、扎实攻关,挥洒青春向热土。”
“生逢盛世,必当肩负重任。”王传利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项项历史成就,学好党史有助于让青年学生认识家、国变化背后的原因,将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共鸣。“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鼓励引导广大高校学子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杨翱翔)
郑州大学研工部(郑州大学研工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