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研招网,山东科技大学研招网官网
507 考研培训补习要报吗?怎么选择培训班? 考研的学员已经是成年人了,因此在管理上面,大多数的机构都会选择宽松管理,美名曰注重你个人的自由,但事实上我们要面对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而且往往和我们接下来的工作直接挂钩的。这个前提下,机构的专注度,授课班的设定,专业的答疑解惑,管家式的教学都是不可少的。而能够做到这些的,现在来说高途算得上是一家!
“不论是有魅力的戏曲,还是其他中国文化,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们分享这些新鲜事!”近日,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伯克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茂腔唱腔和动作,体验了一把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像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学校每年都组织留学生开展10余次。”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孙鹤汀介绍。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留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形成了“构建一套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研学基地,传承一项特色技艺”的留学生教育思路,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留学生。
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让留学生迷上中国文化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吴芃已经在山东科技大学学习一年多了,上学期修过《汉语》的他,这学期再次选了《中国书法》等传统文化课。
“看这个‘福’字怎么样?”11月21日,吴芃提起毛笔,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他新练习的“福”字。留学之初只想体验中国风景的他,现在却对中国文化着了迷。
扎染课程是山东科技大学面向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之一,如今,这门课程成了留学生口中的“宝藏课程”。
“我主修工程专业,接触传统工艺的机会很少,这堂扎染体验课让我对中国文化更加感兴趣了。”扎染体验课上,俄罗斯留学生妮咖在完成扎染作品后,第一时间向家人和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之前,我们针对留学生仅开设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概况》等通识课,内容对大部分留学生来说比较晦涩,缺乏实践环节。近年来,我们为留学生开设了插花剪纸、品茶习字、吟诗作画等实践课堂,完善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说,学习中国文化成为留学生的一种乐趣,更有一部分留学生成了“中国通”。
打造文化研学基地,让学习“现场”发生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蕴含着社会公众认知、道德理念、审美感受、生活理想等多重社会价值……”这不是一堂历史课,而是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非遗”剪纸体验基地的一次文化体验。
“过去,我们对留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只局限于校园里,往往只重视课堂传授。实践证明,走出去体验、制作、交流,才能‘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范志坚说。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将留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场所“搬”到10余处校外研学基地,青岛电影博物馆、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海青茶博园都成了多元文化研学基地,不少“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传统手艺人被聘为留学生的德育导师。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的北茶之源文化体验中心,是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10月确立的留学生茶文化研学基地,这里的3位茶农被学校聘请担任留学生的德育导师。一年多来,山东科技大学已先后组织120名留学生走进这里体验茶文化。
从学习者到传播者,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日前,在山东省外国留学生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上,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尼沙特的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获得评委点赞。
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文化学堂”“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成了山东科技大学的一项特色。“此外,学校推出‘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和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该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禹文芳介绍。
斯里兰卡留学生星星在山东科技大学经过4年的学习,熟悉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拍摄短视频、照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他成为拥有10万名粉丝的“网红”。星星计划把文化体验的项目拍摄成图片集,为文化交流与传播尽一份力。
“近5年,山东科技大学有300余名留学生学成回国,这些学生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姚庆国介绍说,“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实践,实现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研学基地建设的有机融合。“留学生也是文化使者,以他们为媒介,有助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姚庆国说。
记者 王健高 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 讯 员 韩洪烁
来源: 科技日报
山东科技大学研招网(山东科技大学研招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