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本着“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课程为载体,通过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开足国家课程、认真落实地方课程以外,学校积极探索开发具有附中文化底蕴的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竞赛、创新与实践、社团活动、生活技能、身心健康等八大类校本课程。

“我们希望通过自愿自主选课,拓宽学生成长空间,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和实践创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美术教师仵婷婷是《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负责人,这门课也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据仵婷婷介绍,课程以项目学习为指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设置了制作组、编程组、摄影组和文案组等不同的功能组,“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创新产品,绘制植物手账集、教室模型,或用编程软件让产品实现‘智能化’,或用中英文、相机来记录学习的点滴瞬间。”仵婷婷表示,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寻求不同学科的老师帮助或者由自己的团队共同来协作解决,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

八年级的陈李忻林同学表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的上课方式刷新了我对课堂的认知,给予我们很大尝试空间,我们可以自己建组,群策群力完成项目,用一些看似简单的材料通过动脑动手将所学赋予实践,做成智能用品。特色课让我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进一步地探知这个世界,激发创造力,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困难面前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我们在各种特色课程中磨炼意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在困难中磨炼自己,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在创造中成就自己。”八年级的邓一博同学在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中受益良多,其中最珍贵的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所获得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他和组员一起完成了四个大项目,“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最终取得了累累硕果。” 华商报记者 锁铮铮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在动感数学课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017年9月,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动感数学社团成立。动感数学课程创造性地贯彻了数学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数学实验,经历数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现过程,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享受数学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教育一直面临着一种矛盾,一方面数学很有用,但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学了数学以后不会用,不知何时用,大多数的人对稍深一些的数学就‘敬而远之’”。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正高级教师,创新实验班班主任邵新虎老师表示,数学教学越来越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离“观察”和“实验”越来越远,其结果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探索的乐趣,学习后缺乏应用的能力。

为促进这一状况的改变,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建设了数学实验室,成立了动感数学社团。数学实验室是由基于hp图形计算器手持技术和几何画板软件而建立一个集成的数学实验环境,依托强大的计算机代数系统和算法编程语言,学生可以随时享受数学再创造的过程。动感数学社团主要通过具体实例向同学们介绍几何画板的基本功能和用途,学习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来制作图形、开展数学实验、探究数学解题模型等,运用动态思维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动感数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平台,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邵老师表示,动感数学课程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对于李厚湉同学而言,动感数学课程已成为指引他探究数学问题的启明星。“几何画板不仅激发了我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让我能有方法地探究数学问题,使我不仅能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李厚湉一步步学会了如何写出一篇能够阐明自身观点的数学论文,在经历了三次校稿和修改后,他成功地写出了一篇数学小论文。

在李厚湉同学看来,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了发展空间。“在参与这些课程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同课程各显神通的独特文化,也领略了课本之外的五彩世界。每一位老师都竭尽所能地教会同学们新鲜事物,帮助同学们在各自的特长领域走得更远。” 华商报记者 锁铮铮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