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三战,考研三战导师会要吗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457万,较去年猛增了80万人,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238万人,五年间考研人数增加了近一倍。
报考人数剧增让考研愈发“内卷”,不少考生在网上吐槽,没有400分(一般满分为500分)不要妄想报考某某热门专业。
放榜后,#女生考研420分排名专业第一哭半小时##女生考研成绩比预估高20分喜极而泣#冲上微博热搜榜。与此同时,#女子考研失利跳河民警翻护栏急救#在微博也引发热议。
豆豆,上海某二本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三战高分通过考研初试
第一次考研没有考上,豆豆跟同样落榜的战友组建了一个线上群:“XX大学复仇者联盟”。
第二次考研没有考上,豆豆起初以为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直到第二天妈妈给她打来电话,问怎么样了,她瞬间崩溃,大哭了一场,好几天呆在房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豆豆本科在上海一所二本院校修读国际商务专业,高考时她本来想报读语言类的专业,但父母出于就业考虑不支持。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她看了日本口译员长井鞠子的纪录片,被长井鞠子翻译时反复斟酌用词的状态打动,她下定决心要考翻译硕士。
还没有毕业时的第一次备考,豆豆辛苦但也开心。每天早上6、7点,豆豆就起床到图书馆和同学一起学习,一直学到晚上9点。每周他们还会休息半天看看电影,或者聚餐。
第二次考研,豆豆一个人在异地的出租屋里复习,每天一起床就是“书桌”和“床”两点一线。豆豆是个喜欢独处的人,但是笼罩着压力的孤独很是煎熬。有时候,听着妈妈的声音从电话听筒里传来,她会忍不住很想哭。
第一次考研,豆豆连考研国家线都没有过,第二次考研,豆豆踩着尾巴进入复试,最终倒在复试的战场上。
豆豆感觉自己像一个人在水里挣扎,好朋友们要么成功保研,要么一次就上岸,要么找到好工作,只有她在水里扑腾。
二战折戟,豆豆开始找工作。以前备考时,豆豆经常会去豆瓣“考试失败垂头丧气联合会”小组跟研友互相鼓励,她听从网友建议,“不要脱产在家二战三战”,便经母亲介绍去了一家公益机构,工作很是清闲。
第三次决定继续考研,豆豆不敢告诉身边亲近的人。她打着考公的幌子在办公室偷偷看考研的书,后来母亲可能有所发觉,竟主动跟她说,随她考公还是考研都可以,豆豆这才坦白。
三战时,“不甘心”和“担心”两种情绪在豆豆心里反复横跳。她不甘心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够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更担心她是不是本来就没有读研的命。好在工作分散了她许多胡思乱想的心绪。
2月21日,考研成绩出炉。豆豆考了400分,专业排名第二。该专业预计招收约40名学生,这也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她极有把握被录取。
查到成绩后,豆豆在办公室的厕所里大哭了一场。三战对她而言,是背水一战,是对家人承诺了再考不上就去工作的最后一次机会。
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就是想做翻译。她想到一个好的学校,到一个好的平台积累更多的资源,做更多更好的翻译。她拼命拐弯就只是为了抵达自己想要的人生。
备考时,豆豆记下了这样一段小诗鼓励自己,这是一首英文诗:
考研花了三年时间,意味着豆豆研究生毕业就27岁了,但是,豆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梓楠,江苏某双非一本学生,二战失利准备三战
梓楠的故事在考研大军里很常见——高考失常,想通过读研弥补遗憾。
梓楠并不喜欢自己本科修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四年过得浑浑噩噩。她对法律有些感兴趣,考研时选择了苏州大学的法律硕士,这个专业的报录比将近20:1。
2020年第一次考研,因为疫情,梓楠只能在家里备考,但因自制力不足,实际上到了下半年才真正进入备考状态。因长期伏案桌前,梓楠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别人都在冲刺,她却疼得只能躺在床上。第一次考研失败,在她的意料之中。
2021年第二次考研,一开始梓楠复习得还比较顺利,但渐渐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要复习的内容太多,背诵的内容也多,但是进度条好像怎么使劲都不肯往前走。她开始失眠,一闭上眼睛,无数想法涌入脑海,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开始颠倒作息,每天将近中午才起床,看书看到凌晨三四点。
第二年考研,梓楠有些孤零零。最好的三个朋友,一个保研上了北大,一个出国留学,还有一个考研上岸,明明在高中那会儿她们四个还成绩相仿。梓楠心生自卑,她明知朋友们并不会因此瞧不起她,但却耻于向她们倾诉。
梓楠的免疫力变得特别差,头发不停地掉,还被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病找上。她人生中第一次患上了耳鸣,第一次三个月没来例假。她始终无法集中注意力,到了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她每天只能勉强学六七个小时,她发现自己根本就背不完那么多考试要点。这种痛苦的感觉就像是在逼自己去打一场打不赢的仗。
为了撑过最后一个月,她去找了心理咨询师。倾述自己的情况时,梓楠一直在哭,“心理咨询师说我被困在高考里,走不出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我一直在内耗。”
2021年12月,从初试考场里走出来,梓楠除了感到疲惫,更多的是愤怒。
梓楠坦言,“我觉得这个考试已经畸形了”。考研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意义。考研让她开始习惯失败,并意识到失败是一种常态。“我没敢告诉爸妈。在他们心中,我还是那个经常考第一的小孩,但其实我早就不是了。”
眼下,二战未能上岸的梓楠开始准备考事业单位,同时她还想找一份不加班、双休的工作,来准备考研三战。她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如果说前两次考研纯粹是为了追求学历,那么这一次她是为了能够真正踏入律师行业。梓楠知道,自己不轻易服输的性格会让自己活得很痛苦,但她开始愿意接受这一切。
嘉琪,商务英语专业2021届毕业生,二战失利准备考编
嘉琪的人生轨迹是沿着父母期许的目光行进的。从小时候起,父母便开始为嘉琪规划人生路线,嘉琪似乎习惯了他们的安排,她大学念的学校和专业也是父母选择的。
上大学时,嘉琪虽然萌生过考研的想法,但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直到爸妈跟她说,希望她考研。她跟父母达成一致意见:体制内,研究生学历的人平均工资水平更高,如果成功上岸就是锦上添花,如果考研失败则可以尝试考编制老师。在嘉琪一家看来,编制教师职业待遇好,有寒暑假,不会被轻易解雇,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于是,嘉琪报考了西南大学的心理学专业,虽然考心理学不比考她本专业——商务英语容易,但是她觉得心理学学起来更有趣。嘉琪想,或许自己以后能当一名心理老师。
但是,嘉琪天生懒散,不喜欢按计划行事,备考的时候,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报考时,她甚至没有认真检查,把专业硕士错报成学术硕士,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上考场。毫不意外,嘉琪一战失败。
二战备考期间,嘉琪还是沉不下心来复习,她经常受不住各种诱惑,直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突击做题背书。等到嘉琪意识到自己报考的院校明显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这时换学校已经来不及了。最终她二战的成绩也并不理想。
两次考研都没能上岸,嘉琪准备考教师编制,她认为这是大势所趋的无奈之举,嘉琪坦言,“教师是自己可以凭考试够到的行业”,至于未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她感到很迷茫。
嘉琪身边读研的同学并不多,很多人一战没上岸就去工作了。在嘉琪看来,考研只是一个为了提升学历、拓宽就业选择的渠道。至于是否三战,嘉琪认为可以等工作后再考虑。
浩文,二本英语翻译专业2020届毕业生,辞职参加三战闯进复试
英语翻译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从2019年至今,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浩文见证了考研逐渐内卷的过程。
浩文对语言学抱有浓烈的兴趣,他享受在翻译时成为场上拥有信息量最多的人的感觉。他把翻译看作是一项重建巴别塔的工作,从而使人们的沟通跨越语言障碍。
很早以前,浩文就憧憬着能当一名翻译,但大学时玩心太重,虚度光阴,临近毕业才发觉自己几乎没有学习到专业上的知识。为了能接触到更优秀的师资来系统学习翻译,大三那年,他决定考研。
第一年考研,浩文没有认真对待,吃老本考了330分,离院校录取分数线还差30分。二战时,浩文没有盲目地陷入名校情结,选择了一所招生人数更多的院校。备考期间,他坚持每天和研友一起学习打卡,最后考了360分,满心欢喜以为可以过线,不料专业报考人数激增,分数线从360分暴涨到400分,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备受打击。当时浩文和女朋友一起备考,最终却只有女友一人上岸,浩文心里既高兴又失落。
二战失利后,浩文决定工作。但是,工作了近半年后,他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状态,即使公司不错,自己的能力却很有限,常常会因为难以抓住机遇而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这份工作也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专业翻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21年6月,浩文高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重拾自信,决定辞职回家三战。
三战备考时,浩文的压力很大,晚上经常做噩梦,有时甚至失眠,但是二战考研交流群里那些400+的成绩单时刻警醒着他,要把所有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
如今,初试成绩刚刚出炉,浩文顺利闯进复试,能否被录取还有最后一关。但是,经历了三次考研,浩文决定放过自己。以前的他总觉得考研浪费了太多时间,但现在看来,他觉得自己只是花了两年时间试错,他释然了:“年轻的时候谁还不会试错几次呢。”
浩文认为自己是一个晚熟的人,这是生命的馈赠,可以让他简单乐观地看待人生。“如果这次过了复试,我就好好上学,没过就去上班。”浩文最大的希望是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以后即使上班了,也要坚持学习翻译和考取相关证书。
考研三战(考研三战导师会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