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本人的大学还算不错,且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很感兴趣,平时就有看类似的书籍,在面临文科就业难的大环境下,伴随着自己兴趣加成选择了考研。首先,介绍一下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吉林大学位处东北地段,属于一所综合院校,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虽说在全国排名不高,但综合情况竞争较小,考研难度相对较低。其次,关于跨考,对于想要跨考此专业的考生我认为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尝试,不用太过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个涵盖较广随历史发展的学科,又具有它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对于所有人都需要花时间去重新学习、记忆。最后,希望大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文科专业势必会有大量记忆的内容,过程会比较枯燥,但是如果想成功就要坐得起冷板凳不是吗。接下来我将按三部分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诸位考研学子有所帮助。

一、公共课、专业课考研经验

1.公共课

1)英语一:市面上学习英语的渠道有许多,有很多老师可以选择,很多刚开始准备的同学可能有点目接不暇的既视感,对于个人来说只要把握好英语单词和阅读两个大方向,按自身基础选择自己合适的老师、课程和方法即可,不必跟随他人脚步盲目的听一些课程。以我为例,我的英语还算不错,所以我就没有看一些长难句解析、带背单词类的课程。单词部分:我是买了一本红宝书,每天自己默记,辅以手机APP墨墨背单词,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高效率背诵考研单词。长难句部分:何凯文老师公众号的每日一句,每天睡前看一篇。阅读部分:用的张剑黄皮书,从开始备考就着手做了,每三天做一篇,考前刷了四遍。注意第一遍一定要做细,不用追求速度,要保证每个句子和单词都读懂、记住。作文部分:我用的是网上公众号搜的作文模板加上王江涛的作文书,先背了王江涛大小作文(各5篇),然后用搜到的作文模板去总结自己的作文模板,在考前一个月拿最新五年的真题练习自己写。最后其他部分我没有看额外的课程,只是把最新五年的真题整套做了一遍,个人觉得这部分分值不高,所以没有多加复习。

2)思想政治理论:本人是文科生,听过徐涛老师和腿姐的课,个人觉得腿姐的课比较对我的胃口,腿姐的风格是偏向应试的,因为到后期时间很紧张,对于这科我比较追求效率。首先我花费大概一个月将腿姐的强化课程全部看完,然后腿姐出版了一本背诵手册,这本强烈建议大家人手一本,腿姐的建议是这本手册要一直看持续到考前,不用背诵,但要看熟。我个人只看了五遍按,觉得还有些不太熟,不过高频选择题考点已经很熟悉了,大部分知识点都有掌握,在考试时选择题答题时很得心应手。最后大题部分,我选择了肖四肖八,肖八只做的选择题,肖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全背,等到考前一个星期可以看到几乎人手一本肖四在背,可见肖四押中率。

2.专业课:专业课一是中国语言文学综合(614),专业课二是中国文学史(810)

1)专业课一——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参考书目:

《文学通论——导论》黄也平,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现代文学基础》刘中树、张福贵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2年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主编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2)专业课二——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这部分其实就是靠记忆,我能给到大家的建议就是重视真题和笔记。真题要着重看近十年的真题,不仅是要熟悉真题的题型,还要从真题中总结出高频知识点,然后对照书去着重复习。笔记对于文科的重要性不用言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参考书很多,如果没有一份自己总结的笔记,效率会非常慢。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看书的时候总结笔记,也可以上网搜寻学长学姐的笔记作为参考,这样会极大的提高后期背诵效率。

二、备考进度安排

战线时长:3月-12月考试

日常作息:3-7月:8点-10点;7-9月(暑假):7点-10点;9-考前:6点-10点。

各科进度安排:

1)英语:阅读7月一遍刷完,暑假第二遍,考前刷了第三四遍,每天下午2开始学习,时长2小时以内。单词过了四轮,通常安排在早上和睡前背诵。

2)政治:9月份开始准备,1个半月看课程,10月份开始看背诵手册,11月-12月着重肖四肖八,考前一个星期左右抽半天时间背诵肖四大题。

3)专业课:3-8月一轮复习结束,到考前照笔记背诵了4轮。

三、最后总结

对于每一个考研人来说这个过程都是艰难的,我有过因为压力过大进过医院、一边背书一边哭泣的经历,我深知其中的不易,这是一种对于结果不确定性的恐慌。但是我想说,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有所成长,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付出了多少,即使这种付出可能付之东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经历。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坚定,无论前路如何,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