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不知道你有没有 “与人攀比” 的困扰 ?

一提到 “攀比”,我们往往会与焦虑、不幸福关联,常常听到诸如 “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比较得少” 的言论。

大量的文章都在告诉我们不要攀比,例如:

可大叔在查 “社会比较” 文献时却发现,或许是我们把 “攀比” 看得太局限了。

今天大叔就和你聊聊,“攀比” 可以避免么?一定会带来焦虑和不幸么,它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01 比较是不可避免的

误解一:我们总觉得比是不好的。

大叔刚毕业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自己包括同学都喜欢打听彼此的消息:工作如何、赚钱多少、谈恋爱了么 ……

了解信息后,不自觉地会与他们比较,常常会觉得很焦虑。

毕业后各过各的生活,比较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大家还总爱比较呢?

社会比较理论由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4 年提出,他认为人们通过与他人相比较来评估自己的态度,能力和特质来认识自己。[1]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如何。而研究发现,相比于其它方式,与别人比较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判断。

伦敦商学院的 Thomas Mussweiler 等研究者,抽取 47 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将他们分为两组,分别完成以下两项任务:[2]

启动任务:培养两组参与者养成比较或非比较的思维习惯。

比较组:通过比较两张图片的区别处理图片信息,养成比较的思维习惯 (了解 A 图片细节时,通过与 B 图片对比来获得);

非比较组:用语言描述图片处理图片信息,养成非比较思维习惯 (分别描述 A、B 图片的各自特征)。

判断任务:收集信息,判断一间公寓的租金

令两组参与者,收集多方面信息 (例如,公寓的面积、地理位置、小区 …… 等),来判断公寓的租金是多少。

研究人员会记录两组参与者收集信息的数量。

结果,比较组参与者做出公寓租金的判断,收集的信息数量比非比较参与者少。

(例如,比较组可能只收集了面积和地理位置就进行判断,而非比较组除了面积、地理位置,可能还收集了诸如装修、楼层等信息。)

研究者解释,比较通过限制大脑收集信息的数量,来帮助我们更快做出判断。

如果我们想了解自己毕业后的状态,可能需要了解性别、上学情况、薪资、社交、工作城市等所有信息才能进行判断,而这些信息可能是无穷尽的。

而和学校时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比较,只需要比较特定信息。(例如,学校、上学情况就不用作为比较的信息)

比较思维节约了认知资源、处理信息更有效率。在日常生活 (比如了解毕业后状态),我们就倾向于使用比较,即使它是主观的。[3]

我们无法停止比较的思维,有趣的是正因为比较是主观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比较的方式,来调节比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Festinger 认为社会比较分为上行比较 (与优秀的人比) 和下行比较(与较差的人比),研究发现这两种比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合理使用还能改善我们的情绪、动机和行动。

02 偶尔向下看,提升幸福感

误解二:和不好的人比等于认怂

“怎么不和比你好的人比呢?”,可能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

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养成了上行比较的习惯,却也常常会在和优秀的人比较中感到挫败。

其实,偶尔向下看一看,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Morse 做过这样一项研究。[4]

78 名男大学生到公司去面试,竞争两项兼职工作。

学生 A 申请了其中一项兼职,并认识了另一位竞争者(两人正申请同一职位),学生 A 发现该竞争者并不适合该职位。

在自尊水平的测试中发现,学生 A 相较于其他同等能力的人,自尊水平更高。

不难发现,学生 A 和岗位能力不如自己的竞争者做了一次向下比较,他的自尊水平就超过其他同样有能力的人。

也就是说,下行比较能提升一个人的自尊。

它还能让我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例如幸福)、减轻一个人的焦虑。[5]

这可能是因为下行比较,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自我接纳。

Keisici 认为向下比较通常以使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或特质感觉更好为中心。即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并不擅长,但至少比其他人更好。[6]

大叔的朋友,刚刚进入职场,觉得周围人都很优秀,她很焦虑、有时甚至出现了失眠。

她本身就在一个大公司,周围人普遍优秀、工作经验又丰富,这种情况下进行比较,结果只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导致焦虑乃至失眠。

而通过下行比较,例如和未进入大公司的朋友相比,可能她就会发现自己本身已经很努力、聪明了。

下行比较不是去认同与自己差的人在同一水平,放弃变得更好的愿望,而是在暗淡的日子里,通过和较差的人比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前行的力量。

03 摆正心态向上看,避免受打击

误解三:跟优秀的人比就会焦虑沮丧,觉得自己不够好

大叔在查资料时,发现和优秀的人比较 (上行比较),将会产生以下三种情绪:[7][8]

a.恶性嫉妒 (envy proper):对别人拥有的东西具有敌意,感觉不公平

影响: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容易引发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

b.良性嫉妒 (envy):渴望获取他人拥有东西的渴望和动力

影响:可能产生自卑感、有沮丧、焦虑情绪,但会产生立刻改变的动机,提升自我。

c.钦佩 (admiration):对他人成就的欣慰之情

影响:激发自我改变动机,行动可能会有延迟;渴望个人成长,对钦佩人进行学习和模仿;称赞对方,并希望与对方建立联系、形成同盟。

同样是和优秀的人比,却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与影响,这与什么相关呢?

Buunk 和 Ybema 在 1997 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的认同对比模型,他们认为:[9]

向上认同的个体将成功他人看成是自己能够达到的未来,会提升自我效能感 (对自己能完成某项的任务的确信程度) 和表现。

例如,闺蜜 1 个月通过健身瘦了 5 斤,你觉得“她都能做到,那我肯定也能做到”,这样的向上认同,能带给自己减肥的动力和信心。

向上对比的个体常常用敌对和竞争的角度观察成功他人,因而体会到更多的挫败感,自我效能感降低。

例如,同样是闺蜜 1 个月健身瘦 5 斤,如果你认为“人家变瘦变好看了,就我自己还很胖,我肯定瘦不下来的”,这样的自我否定,往往会让人感到沮丧、焦虑。

不难发现和优秀的人比较时,影响我们情绪与行动的因素,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别人的差距。

如果将差距看作是他优我劣,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而将差距看做是自己可以努力达成的目标,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信心和动力。

大叔的一位老师和我分享过她是如何与人比较的。

老师特别喜欢和人聊天、看人物传记。她和我说她不是去看优秀的人做了什么伟大的事、赚了多少钱,受多少人崇拜,而是去了解和发现他们怎样的信念、品质、态度让他们成功。

比较无法避免,与其焦虑别人如何优秀,不如在比较的差距中获取动力、找到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地方。

写在最后

比较其实仅仅是我们更快收集信息、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它并非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

我们因其痛苦,或许是因为我们总想拿别人的标准,去衡量评判自己的生活。

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计划,比较就可能带给我们力量:

低落、沮丧时向下看一看,给自己一些鼓舞和力量;

提升改变时向上看一看,寻找动力、别人的经验与可学习的地方。

给生活设定我们自己的标准,让比较带给我们幸福。

世界和我爱着你 ~

–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in Psychology.

[2]Mussweiler, T., & Epstude, K. (2009). Relatively fast! Efficiency advantages of compar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1), 1.

[3]Corcoran, K., Crusius, J., & Mussweiler, T. (2011).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standards, and mechanisms.

[4]Morse, S., & Gergen, K. J. (1970). Social comparison, self-consistency,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1), 148.

[5]Buunk, A. P., & Gibbons, F. X. (2007). Social comparison: The end of a theory and the emergence of a fiel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2(1), 3-21.

[6]Kesici S, Erdogan A. Mathematics anxiety according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Education. 2010;131(1):54-63.

[7]Smith, R. H., & Kim, S. H. (2007). Comprehending env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46.

[8]Van de Ven, N. (2017). Envy and admira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following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31(1), 193-200.

[9]Buunk, B. P., & Ybema, J. F. (1997). Social comparison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The identification-contrast model. Health, coping, and well-being: 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359-388.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