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怎么样
  2、规划科学化  不同的考研辅导机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都是不一样的,并且老师的能力也会有差别,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复习情况,因此很多想要考研的学生在学习辅导机构的时候,都是比较认真的,就怕选择不当,不仅浪费时间,也会浪费自己的金钱,也有不少准备考研的同学会有疑惑,究竟哪个考研辅导机构好呢?考研辅导机构的收费怎么样呢,这里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黄进 张子俊

当第一抹朝霞把海平面染成金黄,中华白海豚跃出珠江口水面,嬉戏追逐。广州南沙港在一声声的汽笛中又开始繁忙的一天,满载货物的巨轮往来不绝。

珠海桂山海域,一个个深水网箱纵横有序地在海面上密集排列,渔船穿梭其中。当渔民把饲料倒入网箱,鱼儿成群跃出水面觅食,霎时间浪花翻腾。

新年伊始,向海远眺,一幕幕充满活力的场景映入眼帘,折射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4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蜿蜒,1963个海岛如繁星璀璨,510多个海湾似宝石点缀……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广东全面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正不断提升。

多业态融合发展▶▷

传统养殖产业迎来新机遇

在湛江市遂溪县草潭南边的流沙港海域,广东海威农业集团养殖的3万多条军曹鱼和鮸鱼正在“海威一号”茁壮生长。

这是湛江首个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也是湛江网箱容量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平台,“海威一号”采用钢架结构,总量和规模大,设置有先进平衡系统、宽阔作业平台,设计抗台风能力达15级。

“海威一号”是全省5000个深远海网箱中的一个。一个个深海网箱、养殖平台,共同构成了广东打造“粤海粮仓”的宏大版图。

作为我国的渔业大省,广东用好海洋资源禀赋,近年来水产品产量、产值、创汇屡创新高,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也不断涌现,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在珠海万山群岛之间,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是当地探索海水养殖与能源、休闲结合的新尝试。

“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利用波浪能和海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海上养殖用电的需求,还能与休闲旅游、科学试验等多业态结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振鹏介绍:“一片海能干多种事,把多种产业融合起来。”

“这一平台设计寿命20年,预期3—4年即可回本。”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盛松伟表示,在珠海“澎湖号”成功运行之后,这一模式顺利开拓了省外的市场。“我们先后研建了普盛海洋牧场1号、闽投一号、海威一号等平台,在海南、福建、广西等地复制推广。”盛松伟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渔业培育了覆盖育苗、养殖、加工、流通、贸易的全产业链,并已形成水产苗种生产体系。此外,广东毗邻港澳,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中心枢纽。以现代渔业为基础,多业态融合发展,广东传统养殖业迎来了新机遇。

新兴产业加速培育▶▷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广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市场正吸引各类海洋新兴产业落地扎根,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汕尾市有丰富的码头、岸线资源,海域风资源禀赋优越,可以实现海上风电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汕尾市还有很好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当谈及为何选择汕尾,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负责人胡穗兴说道:“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发展海上风电也是广东能源结构优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广东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结合汕尾陆丰“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的规划理念,中广核还在当地推行“光伏+乡村振兴”的联合开发新模式,携手当地政府打造了广东省首个“美丽乡村+智慧光伏”“零碳”示范区。

为何众多海洋新兴产业、研发型企业选择落地广东,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走进深圳市南山区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深圳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忙碌地测试着水声通信机。这种水下无线数字通信设备通过声波传递信号,可以在海底组建人和机器都能使用的Wi-Fi网络,让信号传输实现“遁地入海”。

多年前,国家特聘专家崔军红教授从美国毅然回到广东深圳,创立了这家公司。她说:“这不仅是因为广东的海洋资源禀赋优异,这里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丰富的产学研合作资源也吸引了我。”

一直以来,崔军红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深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让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更进一步,也让海洋变得更加“智慧”。“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把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好,可以为其他海洋产业提供支撑。”崔军红说。

在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保护海洋生态▶▷

绘就人与海和谐共生画卷

傍晚时分,湛江霞山观海长廊热闹起来。退潮后的滩涂,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洞穴,招潮蟹从中探出头,引来觅食的鹭鸟在红树林树冠上盘旋。

在广东沿海,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正在绘就。

“结合海湾资源禀赋、自然特色和开发现状,我们‘一湾一策’分类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海湾。”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

“广袤海岸八千里,东西十四城不同”的“最美海岸线”,成就了阳江海陵岛、茂名浪漫海岸、汕尾红海湾等海滨度假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海洋生态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海滨城市、海岛大力发展旅游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不断上演。

每逢周末,从珠海香洲港出发前往桂山岛、东澳岛、大万山岛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环境很好,我们昨天沿环岛路逛了一圈,满眼都是蓝与绿,感觉特别舒适。”游客李先生跟新婚妻子在大万山岛留下了难忘回忆。

就在不久前,同在珠海的三角岛被正式命名为“长琴岛”。昔日荒瘠的无居民海岛,通过生态修复迎来“新生”。结合“公益+旅游”的开发模式,长琴岛成为一座国际音乐休闲岛指日可待。

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并非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强。

与湛江市区一湾之隔,特呈岛如今已是红树林生长的沃土。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有着更大的目标——到2025年,广东要营造修复8000公顷红树林,并创建5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通过挖掘红树林的生态产品价值,推进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养殖、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红树林有望变成“金树林”。

海洋孕育了生命,提供了资源,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希望和机遇。海浪奔腾,澎湃轰鸣,广东奏响海洋经济活力迸发的交响乐章。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