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法律研究生,跨考法律研究生
被访者:陈莉鑫律师
撰稿:小依、小燃、思雅
责编:代代、赛琳
排版:芳子
LegalMVP社群的社友们,大家好,我是俊倩。
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相比不稳定的律师职业,进体制内拿铁饭碗,看起来是社会评价体系更正确的选择。
尤其,当你,还是一位女生的时候,这个正确答案的正确力度,会再次double。
但是,她,想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是一名95后独立女律师,这是一次和命运做斗争的“叛逆”结果。
高考后的夏天,父母强烈要求我报考省会城市的警察学院,因为他们觉得未来就业形势好、又是铁饭碗、很稳定。
我不愿意。
纵使报考的账号密码都在我自己手里,我却没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即便在别人眼里我有明确的发展前途,稳定的工作机会,还冠着“警花”的美名,我却发现自己不论如何,过得很不开心。
我尝试过既来之则安之,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喜欢上这个职业。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压得我喘不上气,压抑的生活节奏不时让我陷入迷茫。
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该往何处去?
01
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放弃公务员考试,艰难跨考法学研究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学长告诉我,可以考虑跨考法学研究生(我原来是非法学专业)。
说起来也好笑,就是这么一个偶然的小契机,开启了我人生里的另一种可能性:成为一名律师。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也是自己当时真的太迷茫了,当做律师的可能性向我展开的时候,我抓住了这根来之不易的救命稻草。
但家里人非常坚决地反对,他们觉得我放弃了铁饭碗,去跨考法学研究生是不自量力,他们也觉得我肯定做不到……
这段痛苦的回忆,我现在想起来都是噩梦。看到的和听到的,经常会让你沮丧,世俗这样强大,内心没有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那时候我什么也不想了,就每天一心一意地做该做的事。
客观来说,这对当时的我而言,确实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都在12月,前后只相差一周。如果考不上研究生,警察工作又丢了,那怎么办?
不过,好在当时的我,虽犹豫过,但终归越来越坚定。而且,即便家里不支持,我也有能力完成学业。
我现在有这个资本,“叛逆”一点,跟随自己的本心出发,做一次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选择做好了,就是拼尽全力往前冲了。不过,这期间,在学业和生活上历经的双重挑战,是刻骨铭心的。
警校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集合两次,中午集合一次,下午集合两次,晚上再集合两次,加上不定期的抽查集合,一天集合次数都数不清。
我不得不一次次打断备考状态来应付诸如此类集合,碎片化的时间导致我没有整块时间进行系统性的资料整合和成段背诵,只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间隙回顾所学知识,学习状态的起起伏伏已成常态,但这也间接磨砺了我的问题意识和总结能力。
我知道,比起眼前学习上的小困难,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对我来说更加痛苦,于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踏实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
无形之中,我已经把我未来的命运赌在这一场转换赛道的考试上。
决定放弃公安联考去考研的那个夏天,我怀着会永远脱下这身警服的想法,穿上熨帖的警服,戴上警徽,走进照相馆,用相机定格下我警校生涯的最后一个美丽瞬间。
是的,脱下警服的那一刻心里确实有不舍,这是我与公安职业、警察身份的诀别,也是我以新身份向世界问好的开始。
心里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和过去摇摆和怯懦的自己说拜拜,大步迈进自己勇敢选择的未来。
02
筹办律师论坛,律师梦的种子生根发芽
在本科和研究生中间的空档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我们本地的律师协会工作。
那一年,律师协会刚好属于新旧交替阶段,处于从小规模行业团体向大规模区域协会发展的扩张时期,又正好遇上一年一度的市一级律师论坛活动,我所在的部门也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于是律师论坛的筹备事宜就这样落在了我一个新人头上。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这次论坛规模空前,新一任领导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加上之前负责的工作人员手头还有大量工作,所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向前辈请教经验和摸索中一步一步确定了筹备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了这次律师论坛。
我在律协只工作了4个多月,光筹备这次论坛就花了3个多月时间。
筹办律师论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逆商,学会迎难而上,而且帮助我对律师道路、律师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见解,更庆幸的是得到了与行业中优秀的前辈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完成了人脉的初步积累。
看到优秀前辈们良好的素质与功成名就的样子,我更加坚定了学法律、做律师的选择。
“我要成为一名律师。”这个想法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03
初入律师职场,找到自己兴趣领域
研究生毕业后,我先后待过几家律所。因为薪资太少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太大自我否定等原因,我没有留在这些律所。
我跟得最久的老板是之前在律协工作时接触过的前辈,他给了我相对较好的薪资,让我在实习律师阶段过得没那么窘迫。
入职后,他要求我勤思考、多动笔,养成坚持进行论文写作的好习惯,这对我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团队接到一起关于公司执行异议之诉的案件,我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对我的胃口,于是师傅满怀信任地将研究工作交给了兴致勃勃、充满期待的我。
这项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兼具实务价值,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将自己的积累和成果输出成一篇学术论文,一举获得市级论坛的一等奖,省级论坛的三等奖。
为了共享我们的研究成果,让其更好地作用于司法实务,我们先在所内做分享会,在学理构建和法律适用上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紧接着面向全市律师开展沙龙,汇聚市内全行业的声音、意见和疑问。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该领域争议解决的经验,而且帮助团队形成品牌效应,无形中通过对外推荐增强了自身的获客能力,之后我们也承接到类似的案件,都能拿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思路。
除此之外,我还在工作中逐渐将公司法业务、婚姻家事业务发展成为我的两大执业领域。
得益于筹办律师论坛、公司法知识分享沙龙等经历,我有机会接触到公司法委员会的专家和走在行业前端的律师前辈,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积累起了对公司法的研究兴趣。
婚姻业务是我在学习和执业过程中另一兴趣点所在,通过处理婚姻问题我可以保护当事人婚姻和家庭,维护弱者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婚姻家庭权益,这让我的工作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
“兴趣+机会”使然,让我更加坚持对法律之路的热爱。
04
面临女律师的生育压力,我顺势独立执业
作为一个女律师,除了业务,我还需要兼顾家庭,可生育问题也是女律师执业道路上的一个瓶颈。
我研究生毕业后正好是一个适婚适孕的年龄,在我刚参加工作之初,就面临了生育问题。因为为团队奉献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和挤占,加上疫情大环境经济下行背景下业务下行的影响,在孩子不到1岁的时候,我就独立执业了(非授薪制)。
其实还蛮难的,但我特别喜欢给自己“找出路”。
我想见识更多更厉害、更虚心、更努力、更谦和的人,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很喜欢参加法律、非法律界的各类论坛活动,尤其是学术类的论坛活动。
我不断鞭策自己在写作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去发表论文,去发布公众号文章,抛弃我自己先入为主,认为自己不擅长学术的偏见。
除此之外,我也会主动给顾问单位讲课,争取社区普法的机会,以锻炼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表达能力。有时候在听完其他前辈的视频课后,我自己也会尝试录课。有对比才会有差距,才会有进步。
这个过程很难,但我会坚持走下去的。
入行三年,在我的坚持下,不少人通过我写的文章,我讲的课,认识了我,成为我的客户,或者给我推荐客户。
很多同行可能也有这么一个偏见,就是认为女律师不擅长开拓市场,搞不定客户案源,这让我们很多女律师不敢独立,怕一独立,就没案源。
但是,我想和广大女律师说,多写多讲,案源不用在酒桌饭局上拼,在家哄完孩子,对着电脑,写文章讲课,案源也会来的。
不要害怕。
很多优秀前辈已经做到了,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鸡汤。
05
结语
从跨专业考研踏入法学院到现在,已经7年过去了。
其实大多数年轻人,在20出头的年纪就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并从一而终,其实很少很少。各种路都需要亲身经历,不要抵触任何职业,与其问自己喜欢什么,不如先问问自己不喜欢什么,把他先从人生的选择中排除,然后再去尝试。不要焦虑,脚踏实地去生活,去体验。
从前,我亦步亦趋,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让他人规划我的人生。
现在,我成为了“进入商场后,第一家店逛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就决定不逛了马上回家”的酷女孩,不再优柔寡断和左顾右盼。
我不需要成为别人心中的那个谁,而是成为自己心里的顶梁柱,将自己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我也明白了我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你永远也无法改变他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不如换个思维方式,开心地见证自己的蜕变,与世界和解。
做什么,不去做什么,关键在于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跨专业考法律研究生(跨考法律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