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考研(三峡大学考研分数线)

三峡大学考研,三峡大学考研分数线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根,聚落逐水而建,文明源起江河。然而,水既能成就千里沃野,滋养一方,也能一朝造就泽国,使民生倒悬。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与水的博弈始终未曾停歇,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都江堰,直至“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兴修水利是千年积淀的民族智慧,即使在现在,也仍旧是国之大事,关系国计民生。

都江堰 图源: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官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更是把水利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大幅增加投入。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1月至11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085亿元。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首次迈上1万亿元台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

三峡大坝鸟瞰 图源:科技日报

提起我国的水利设施,三峡工程绝对是无法绕过的一个。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项目先后历经40年论证、20年建设、12年的试验性蓄水检验,在2020年完成了国家的整体竣工验收,进入正常运行期。完全建成后的三峡工程集聚了防洪、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凝结了无数工程与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智慧。

作为一所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校,三峡大学缘三峡而生、因三峡而兴,学校位于世界水电之都、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建校至今,为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白鹤滩工程等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百年兴学,情系水利,惟愿大江安澜

三峡大学办学百年,学校源自中国博医会1923年在安徽安庆成立的医药技士专门学校,此后几经变迁,如今已发展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如果要追溯三大与水利的缘分,就不得不提及长江之上另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葛洲坝工程。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相继建成多所水利、电力高校,为我国水利电力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获准兴建,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基于全国水利电力人才培养、水利电力高校总体布局的综合考虑,决定在宜昌市兴建一所水电高校,由此,三峡大学前身——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便随之应运而生。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以工程为名建校,且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近旁,便于学校直观教学,利于学生实习实践,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建立成为了基地办学的一种新模式,也揭开了三峡大学水利人才培养的序幕。1996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两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与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为如今的三峡大学。由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合校以来,三峡大学以学科建设作为立校之基,把水利电力学科作为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国家和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需要,学校积极参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清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等国家与地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技攻关,解决了许多水电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居国内领先水平。

李建林教授等研究的“三峡工程永久性船闸高边坡关键技术”、蔡德所教授等研究的“大坝裂缝和深度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与应用”、伏义淑教授主持的“三峡电站压力管道优化设计方案工作性态研究”等均在国家大型水电工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20年,学校参与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近年来,三峡大学持续发挥水利电力学科优势,以水利等优势学科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向现代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转型,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方面开展研究。学校先后成立长江大保护研究院、三峡智库、河湖长制学院,打造了一系列服务长江大保护的窗口和创新平台,为“长江大保护”做出了新贡献。

三大师生参加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

乘势而动,坚守初心,培育大国工匠

作为我国水利类高校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三峡大学为国家水利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所长的胡亚安、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汪志林、以及荣获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的杨泽艳等一大批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破解行业发展难题的优秀技术人才。

胡亚安,1983年7月毕业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三峡大学)水工专业,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所长,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志林,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1987届校友,现任中国三峡集团三峡建设管理公司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党委副书记。

进入新时期以来,三峡大学顺“国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的天时,乘“位于世界水电之都、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地利,求“对内增强队伍能力提升、对外积极开展科技合作”的人和态势,办学定位突出水利特色、省部共建夯实水利特色。

作为学校水利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水利与环境学院在过去4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以服务国家重大水工程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揽获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截止2021年,学院拥有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造价、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个湖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水利水电工程(2010)、水利水电工程(201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20)3个湖北省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院积极创建“要素+平台+项目”水利人才生态育人体系。统筹构建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荣誉寝室长“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思政队伍专业水平提升和职业能力建设。2014年起,学校开设“三峡集团定向西藏班”,前期由水利与环境学院负责日常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此外,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开展本、硕、博联合培养,每年派出学生进行境外学习交流。

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了从火场“逆行者”到清华研究生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安过等优秀学生代表。学院毕业生也深受社会好评,每年都有超过30%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本科毕业生多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6%,就业比例和就业质量名列学校各专业前茅。

安过,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大学参军入伍,退伍后刻苦学习,考取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水利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十四五”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指出,要实施高校毕业生吸引计划,聚才英才,更要加强对水利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促进高校人才供给与水利行业人才需求有效链接。

滚滚长江奔流不息,育人初心矢志不改。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三峡大学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引导学生立“兴水报国”之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三峡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自:三峡大学官网、官微、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官网、人民网、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官网、科技日报

三峡大学考研(三峡大学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