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

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

9月17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南湖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558名中南民大新生,跨越山海在这里相聚。开学典礼上,校党委书记边境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李金林致辞并讲授“开学第一课”。

▲中南民族大学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李翰驰 摄

校长李金林致辞并讲授“开学第一课”

▲校长李金林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陈张驰摄

擦亮青春底色 争做“五个模范”时代青年

——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南湖园内皓月满,双子塔下再启航。今天,我们迎来了2022级8558名风华正茂、英气勃发的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全校56个民族的师生员工,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辛勤哺育培养你们的家长、老师和关心你们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决胜高考、考研上岸,每个人都克服了不少困难,特别是疫情期间那些封闭在校、居家学习的日子,一定给你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仍然有部分同学受疫情影响暂时不能来到学校,但不管是在线下、还是线上,你们都已迈入人生的新阶段。你们所选择的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校,去年十月,我们在70周年校庆上礼赞七秩风华、同绘百年基业。70年来,一代代民大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勠力同心、艰苦创业,现已桃李满园、芬芳无垠。校园里有品高德馨、学博才懿的老师,有先进精良、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17万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为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砥砺七秩、奋楫笃行的重要历史时刻,你们成为南湖园的新主人,为校园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笃信好学 自然宽和”的校训精神也定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这里,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对校训的理解。我们的校训“笃信好学”一词,语出自《论语·泰伯》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意指对道德和事业要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勤奋学习;“自然宽和”中的“自然”一词引自蔡元培先生“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意为要尚自然、展个性,为学为事都要体现“自主、自学、自助”;“宽和”一词,既包含有对人与物的博爱、包容和理解,也体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解与追求,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也要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描绘了百年奋斗中经久不衰的“青春”内核,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做追求进步的“五个模范”。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理解、扎实践行:

第一,争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鸿鹄岂甘等闲志,斗胆立势同海枯。回首百年,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党的旗帜号召下,满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把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爱留在了工作战斗一线,也将最清澈的爱国心、最纯粹的初心传递给了我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当前,复兴之路正处在关键时刻,这既是广大青年的人生际遇,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更是广大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舞台。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从英雄、前辈、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志存高远、心怀家国,知重负重、砥砺前行,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第二,争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棵树要想长高、长大,它的根必须扎得深、扎得远,一条河流要想流得很远,必须在源头上不断疏浚,保持充沛的水量。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苦练本领、夯实基础、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既要素质过硬、全面发展,也要创先争优、争当先锋,努力成长为具备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时代青年。

第三,争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的是永不言败、不畏艰险的勇气。在座的博士新生——生命科学学院兰德庆同学,本科、硕士都在民大求学,期间曾赴21个省区的400多个县、7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科考,行程20余万公里,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通过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在跋山涉水中发现8个新物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须少一些“躺平”“摆烂”的消极,多一些“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永葆滴水穿石的韧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去直面困难,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平凡中造就伟大、书写青春。

第四,争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绝非空喊口号,而要身体力行。“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志存高远而不好高骛远,登高望远而不眼高手低,静下心来、沉下身子,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每一项任务完成好、每一份职责履行好,一步一个脚印,如此方能成事。

第五,争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欲事立,须德立,唯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成才的“拔节孕穗期”,做人做事第一位的还是崇德修身。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既要锤炼个人品德,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也要遵守社会公德,涵养爱祖国、爱人民的大德,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同学们!今天,学校为你们划出了人生新的起跑线,搭建了探索求知、追逐梦想的新平台,你们也将有着无限可能,面临新选择、新机遇和新挑战。要继续把奋斗作为最耀眼的底色,全力在大学期间跑好青春奋斗的接力赛。这里,作为“开学第一课”,在接力赛发令枪响起之时,我向同学们提“五点要求”:

第一,要转变角色、找准方向。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换。你们由中学生变成大学生,这便是一种角色转换,但角色转换了,可不少同学的角色意识仍是旧的,大学生仍像个中学生。有的同学认为,“考完高考,累极了,先歇口气再说”,这是一种过分放松自己的有害情绪;有的同学才开始上课就哀叹读错了专业、入错了门,甚至用懒懒散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说,他们仍站在角色之外;还有的同学不习惯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悠闲得很,这些都是“走了样”的角色。同学们都应牢牢记住,进入角色才能演好戏。角色转换需要有个过程,但三五周也就够了,不能过长。大学四年是你们人生道路定向的阶段,将来向哪个领域发展,在这个阶段就能基本确定。特别是大一这一年,是你们大学成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是大学教育最基础、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一定要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快调适自己的心理,抓紧时间完成从接受“普通基础教育”到“高等专业教育”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教育教学环境,并对大学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确立适合自身的职业理想。

第二,要明确目标、惜时勤学。进入大学,意味着你们的学习生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从十余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升华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索。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同在一所大学、一个专业,甚至同在一间教室上课、一间宿舍生活,有的同学出类拔萃,有的却到了学业难以为继甚至学籍不保的地步,主要原因即在于自我教育之差异。有人说,现在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校园里逃课族、低头族、睡觉族屡见不鲜,沉迷于游戏、网购、吃喝的不在少数,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自我教育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新时代对于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是指引大学生全面提升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现在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图书馆自习室有近7000个座位,馆藏文献超过1000万册,试想下大学四年里你们能去多少次自习室、借多少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沛杰同学2021年里有1375次进入图书馆,文传学院的张林华同学在这一年里借阅了356册图书文献,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人均入馆次数超过120次;刚刚毕业离校的2022届毕业生,有的班级升学率高达71%,有的寝室全部考上了研究生。你们当中不管是满怀憧憬的本科生,还是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学习仍然是你们当前的第一要务,是永远不能逃避的天职。希望你们继续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心无旁骛抓学习、知行合一练本领,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世界、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升品质,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表达、社交、创新等素养,真正成为栋梁之材。

第三,要以朋为友、融入集体。进入大学,是你们真正意义上独立学习生活的开始。来到民大,我相信你们除了兴奋和激动外,会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产生迷茫和疑惑,当热闹的入学季过去,会有什么开始在你心底沉淀,让你们在大学阶段养成独立的人格、集体的意识、造就更好的自己?要把与人为善铭记于心。善人者、人亦善之。真诚地善待我们遇到的每个人,把爱与欢乐带给对方、悦人悦己,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令人尊重的人。同学们不管对人对事,都要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要长思人之长,反思己之过。要学会把他人放在与自己同等重要的位置,学会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他人利益出发思考解决问题。要把团结友爱践之于行。寝室是大家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走出教室的“第二课堂”,舍风就是班风、也是学风,更是生活作风。“让优秀成为习惯,关键在于养成”,这需要同学们共同遵守宿舍公约,从“复位子、光盘子、净池子、静机子、叠被子”的一点一滴开始,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帮扶,让“小家”更整洁有序、安全有爱,把寝室建设成为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空间,让各民族的同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把互帮互助成之于效。《孟子·滕文公上》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疫情下,大家把“守望相助”写在“群”里,“圈”在“点滴”之中。校园内,我们有56个民族师生自愿结成的“石榴籽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注册志愿者,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数统学院大四学生黄江茗同学,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但他始终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成绩优异,并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担任队长,与队友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取得佳绩;2名室友马志智、帖金博在生活上协助带饭、轮椅充电,背他上下楼,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的自立自强、友爱互助事迹深深感染着大家。慎独而行,众行致远。同学们要主动为失落之友鼓劲、伴畏葸之友同行、和志同之友共进,如此,才能照亮前路、温暖彼此、逆光而上。

第四,要严于律己、守住底线。“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的道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学校教育要在正常的秩序中运作,需要一定的纪律;社会生活要正常运行,更需要社会成员养成合乎社会要求的纪律意识和纪律性”。同学们要始终保持严守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首先,要自省慎独、敏于力行。要锻造自我管理的能力,合理安排好理论学习、实习实训、课外生活,处理好学习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关系,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行动自觉,做到常自省、会自律、能自强。其次,要规范习性,注重养成。有道是“习与性成”,无论是合乎规范的行为或违纪行为,一旦成为习惯,都在无形中内化为人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和品性是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的。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经常用各种纪律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严格约束自己,处处自尊、自重、自爱,全面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要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最后是严格执行、维护权威。纪律有铁的一面,违反了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我们一视同仁、有章可依,也有章必行、绝不姑息。法律红线不可碰,纪律底线不可越。同学们在校期间务必要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切实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五,要强健体魄、以劳树德。1917年,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体育之研究》的论文,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曾有人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何在科研工作中,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袁老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体育运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也说,“体育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要一辈子运动,这样才能享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曾经有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分享给大家共勉,希望同学们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少打游戏,按时作息;少骑电动车“兜圈儿”,多去运动场“刷圈儿”。同学们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淬炼精神、启迪心智、全面发展。

同学们!心中有阳光,奋斗的脚步就会铿锵有力;心中有信念,青春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你们的大学生活已经起航,希望你们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践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秉承“笃信好学 自然宽和”的校训精神,增“志气”、强“骨气”、提“底气”,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祝愿同学们乘风破浪、学有所成、健康快乐!

谢谢大家!

会上,教师代表、在校生代表、新生代表分别发言,并宣读《关于表彰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关于表彰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监制/肖静芳统筹/王珍编辑/丛蓉制作/石建杭

中南民族大学考研(中南民族大学考研报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