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哪
如今很多考生都会纠结考研专业课是否需要报培训班这一问题。因为过往的一些考生认为培训班只是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是后续的复习等等还是需要自己进行理解,所以用处不大。但实际上知识的讲解会在考生的脑子里提前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后续的理解记忆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比自己埋头啃书,报名培训班反而更有优势。 2、保障
澎湃新闻记者 樊盛涛
在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下,中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无疑得益于及时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这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基调,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的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创新,效果直接,惠及面广,对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财政能力更是彰显国家能力。2022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压力增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加快推进新发展阶段的政策创新和重点改革。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下称“财科院”)。成立于1956年的财科院,一直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长期致力于财政经济问题的研究,始终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
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财科院在推进改革进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认识和体会?在疫情期间,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财科院有哪些调研和发现?“十四五”时期,财科院将聚焦于哪些研究领域?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03:29
视频加载中…
采访:樊盛涛 视频拍摄、剪辑:权义 调色:江勇 包装:周毅(03:29)
澎湃新闻:请您简要介绍财科院的历史和现状。
刘尚希:财科院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成立的。原名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年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这也是适应智库发展的需要。改了这名称以后,更加体现智库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我们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直在推动财科院向智库的方向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是国家高端智库的试点建设单位之一,全国现有29家试点建设单位,财科院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家高端智库,我们在努力转型,近年来在内部治理上主动改革、大胆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迭代升级,个人自由探索与发挥集体力量并举,应当说成效非常明显。
财科院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成立较早的一家社科类研究机构。成立时间早,表明财科院的历史底蕴比较深厚,同时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财政科研推动财政工作作用的高度重视。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财政政策、预算安排、税制调整,实际上都体现和反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作为智库,怎么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我们一直在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研究。
澎湃新闻:财科院目前聚焦于哪些研究?
刘尚希:财科院现有人员200多人,设有12个研究中心、5个创新平台、143名高级、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我们主要围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财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财政的综合性很强,所以我们12个研究中心几乎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凡是需要财政支持和规制的,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经济问题,如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以及宏观政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还有很多社会领域的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社保、老龄化,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针对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也有一个研究中心长期跟踪研究。还有诸如社会基础设施、城乡关系、区域协调、科技创新、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重大风险防范等等,也是我们研究中所关注的。换言之,财政作为社会共同体的“血液”,“血液”流到哪里,我们就研究到哪里,与社会共同体的细胞、组织关联起来进行研究。财政收入来自于经济增长,来自于企业和个人,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收入从哪儿来,也需要研究。
除这些以外,还有债券,比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也都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问题。总之,财政的一收一支,调节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牵动着社会利益的神经。财政政策既影响宏观经济,也对微观主体的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这点来看,财政研究的领域是相当宽泛的,并非只有收收支支。
财科院还要研究预算的问题、税制的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问题等等。这些财政制度建设以及财政运行机制,当然也需要我们去研究。
财科院不仅研究财政,也研究会计,积累了不少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把财政与会计交叉起来进行研究。我们不仅仅进行科学研究,还有国民教育系列的硕士、博士生的培养。1978年财科院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批招生单位,每年招收财政、会计两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目前在读研究生约900人。所以,财科院既是科研单位、智库单位,也是一个教学单位,把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另外,财科院还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27人,这也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我们通过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全程参与院内各项科研工作,已经成为财科院引进高端人才的主渠道。
澎湃新闻:这两年疫情,财科院具体参与或推动了中央哪些宏观文件的出台?
刘尚希:我们作为智库,主要是咨政建言,当好参谋。怎么推动一些政策的完善,我讲个例子。我们讲财政体制问题,主要是讲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过去大家讨论分税制比较多,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财权与事权相匹配”。2005年基层财政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我们到地方调研,发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这个原则有些问题,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实际上是不适应的。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现象。根据调研我们写了一个调查报告上报,认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不适应区域发展差距大的状况,应当调整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个观点也在媒体上发表,后来这个建议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完全一致,完善分税制的基本原则,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改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也许是个巧合,但从中也反映出智库咨政建言的作用。
可以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个原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在的说法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其实质还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样改变了以前简单地按照各级政府去层层划分税种的做法。过于强调划分财权,简单地以为只要分权,赋予了地方财权,地方自然就会有财力。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赋予了财权,比如某些税种分配给它,它却没有财源税源,经济欠发达,即使拥有了财权,毫无疑问也是竹篮打水、水中望月。所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就带来了有财权、没财力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基层财政困难上,也会衍生出为了财源、税源,搞野蛮开发,破坏性开采,无底线的招商引资。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深入的研究。
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财科院通过调研形成的一些报告,对国家的一些决策和政策,对现有体制的完善,实际上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澎湃新闻:疫情以来,疫情防控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而地方财政收入又受到疫情冲击,财科院是否就近几年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进行过调研?
刘尚希:这些年来,我们财科院一直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一项大型调研是关于企业成本的调研,我们连续做了6年;另一项是关于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也连续6年在调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东北部的经济状况、财政状况都不相同,政府的资产负债结构,预算的收支结构以及所面临的风险挑战,都有很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疫情对各个地方都会有一些影响,但有的地方疫情防控可能做得比较好,对经济影响尚可控;疫情防控不力的地方,疫情对当地经济冲击就相对更大。换言之,如果这个地方的疫情防控能力相对较弱,动不动全员核酸检测,动辄进行全社会动员,可能对地方财政的冲击更大。另外是显著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意味着很多行业可能停业了,不能创造收入,税收自然就会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像疫情这类不确定性的公共风险事件冲击时,判断一个地方的财政运转状况,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考量,其实是要看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