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读几年,在职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作为不考数学的文科专业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其考研热度近几年逐渐飙升,加上是专业性极强,国内各大高校加强建设法学院,使得法学下的各个专业近几年都呈现出一种人才井喷的现象。
那么这篇文章你不得不读!
老司机这篇文章从三个板块来叙述:
跨考为什么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
很多跨考生在考研中都会问到一个问题,老师,我数学不好,那我可以选择哪些专业呢?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可以选择的专业很多呀,按照十三大学科门类来分的话,就有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部分理学、部分管理学下面的一些专业都是可以不考数学的。
但是这些专业:
要么就是对你本身的要求比较高
比如哲学,首先你得了解哲学是干嘛的,哲学就是科学的科学,那背起来学起来是非常枯燥的
要么就是专业的分数比较高
比如文学,文学这两年的国家线都在345分,对英语要求是非常高的
要么就是报考专业比较热门
比如管理类下面的行政管理,因为管理类历年都是考研热门,报考多,招生少,所以随随便便一个学校的行管报录比都可以达到10:1以上。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没有错,我们还有一个跨考生的福音专业,那就是我们的法律硕士。
为什么法律硕士(非法学)好考呢,那老师从如下几个方面给你们进行讲解~
不考数学(数学实在很差,又选择困难症的同学有福啦~)
英语要求低(考研初试既要单科过线,又要总分过线,实际上是一个双标准,法律硕士英语单科线都超不过45分,相比文学55分才能过线真的是非常非常轻松了)
国家线低(法硕的国家线基本上都在310-315,比起文学345分,管理学330分,可以说是非常低了,不少学校都可以达到一个过线就进复试的状态)
报考院校多(全国招收法硕的院校有200多所,很多院校开始大力发展法学,所以同学们选择面很广)
法硕非法学考生都是属于跨考,零基础(法律硕士非法学只允许本科不是学法的同学才能进行报考,那么大家对这个专业基本上都是不了解的,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所以更多的要看谁更努力,谁先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法律硕士究竟是“何方专业”呢?接下来我带领你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法律硕士的自我介绍。(敲级官方的内容,内容引起不适请跳过)
法律硕士(简称JM,即JurisMaster的缩略语)是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之一【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有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社会工作,警务硕士】。
它和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并称为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法律硕士给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提供了新机遇和新选择。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法律人才专业口径过窄、人才规格单一,加上招生方法及培养模式均不适合于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目前高质量的法律人才不足,尤其是社会急需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更为缺乏,因此,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践性法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培养的全过程要体现法律职业对其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理念,即法律意识及价值观、法律思维的逻辑与方式、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法律人员的从业素质和从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的区别。
法学硕士(学硕)是法学门类下的学术学位,就是大家经常所听说的刑法、经济法、诉讼法、民商法等等细分到具体的专业;
法律硕士(专硕)是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不区分具体的研究方向,统称为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两个有何区别我会在后面给你们讲解一下。
招生条件不同
这个时候有同学会问,我本科是非法学专业是不是就只能报考专硕,不能报考学硕呢?
答案是可以的!
总结就是无论你本科是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考法学硕士;但是法律硕士就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之前提到法律硕士分为了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
其中法律硕士(法学)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报考。(同等学力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两年以上。)
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这几年越来越难、考生也越来越多,难度之大有目共睹,并且各个学校的考试题目都是学校自主命题,在题目难度和搜集资料方面有比较大的困难。
而法律硕士的考试虽然政治理论课、外语考试和学硕是一样的,但专业课考民法学、刑法学和综合考试(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为全国联考科目,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
录取比例不同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达20:1;法律硕士录取比例一般在7:1,名校达到15:1。
教学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而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课程是法律的基础课。
法律硕士考试科目有哪些呢?
初试共四门: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其中政治、外语是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的命题从2004年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为全国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考试科目
法律基础内容:
刑法:75分,其中总论45分占60%;分论30分占40%。在具体题型上,注重客观性和应用性的题目。具体分值如下
总体量共计30题(客观性试题30分,主观性试题45分)
民法:75分。具体分值如下:
总体量共计30题(客观性试题30分,主观性试题45分)
法律综合内容:
150分,其中法理60分,宪法50分,法制史40分。具体题型分值如下:
总体量共计30题(客观性试题81分,主观性试题65分)
本科哪些专业更适合报考法律硕士?
首先我们可以遵循在研究生报考中,文科主要考英语,理科主要考英语和数学的观点。
法律硕士报考时占有优势的专业有:外语(包括英语、日语、法语等等语种),还有双学位,也就是你的第二学位是在你本科阶段修了法学专业的同学;
然后另外一种是今后比较好就业的,属于1+1大于2的论断,比如说:经济学、金融、医药、房地产等等社会需求度比较大的专业,也就回归了法律硕士的本心,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最后当然就是各位同学你们不喜欢本科阶段所学习的专业,比如很多本科读工科的女生(当然男生也不少啦~)不喜欢今后也不会从事这些行业的同学可以选择跨考法硕。
其实学任何一个专业还在于自己学得精不精,以上观点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嘻嘻~
之前有一位本科是读机械的小伙伴告诉我他选择法硕的原因:
“如果我报考其他专业,不可避免要与读这个专业的同学一起竞争。如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流派和教材,怎么能保证每个考生得到相同的信息呢?可是法律硕士是让所有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所有人的机会均等。”
法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就业
法律硕士专业完全采用学分制,学位设学位课(必修课、推荐选修课、自选课)。
课程总学分为45分,必修课为28学分,推荐选修课10学分,自选课7学分。学习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学生在三年(最长不超过4年)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即准予毕业并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采取全日制脱产和不脱产(非全日制)两种方式,全日制学习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
教学上,法律硕士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分析,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法律硕士专业与法学硕士培养要求的不同特点,教学内容将贯彻宽、新、实并举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教学中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除本校教师讲授外,还邀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立法、司法、执法、监督、律师、管理方面的人员和国外专家讲课等方法。
另外很多小伙伴问老司机是不是读法的人一定要考司法考试?
如果以后想把法律作为自己的事业,是一定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因为这是你当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等行业的必要资格证书。法硕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法律顾问、律师、行政执法等实际工作。
另外,热不热门,有没有前景,不仅要看专业,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本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学以致用。两、三年的时间去完成四年甚至是超过四年的功课是很苦的。
走入社会以后,既看个人对社会的感觉,又要看社会对你个人的评价。老实说法律硕士的就业比法学硕士更容易。
因为法律硕士不分专业,面更广。同时具有法学专业不具有的优势,因为法硕是1+1大于2,如:原先专业与金融、证卷、保险、医药、银行、建筑、航空、贸易、经济等相关专业毕业后很好就业。
用书
考试大纲及其配套考试分析(必买)
推荐理由:法律的理论比较的复杂并且繁冗,所以我们必须紧跟着出题人的心思去揣摩。考试分析是重中之重,也可谓是考试的方向标,理论观点以及考试范围必须以考试大纲为主,大纲很简略可以不买,但大纲考试分析必须购买。
分年历年真题(必买)
推荐理由:分年历年真题,书里面的内容是按年份编写的法硕非法学和法硕法学的历年真题。法硕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试分析和历年真题。
做真题、研究真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法硕考试的命题方向和答题方法,从而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应考。真题的重要性不用老司机多说。宁愿一道普通习题也不做,也要把真题全部搞懂。
分类真题解析(必买)
推荐理由:分类真题解析的主要用处是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或者一个科目后,可以使用分类真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分类真题应当与分年真题配合使用。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配套练习》
这本是比较简单一些的配套练习题目,最好在你们第一遍过考试分析的时候就搭配着做,可以帮助你们比较扎实的过好第一遍复习。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
重点看刑法分则部分。
院校篇
法硕院校(分数线)国家线+学校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法律硕士的国家线,基本上近年来的国家线都是310,315的样子,国家线并不算特别高,但是如果我们要考一个学科实力比较强的学校,分数的要求就会不一样啦。
接下来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最常被法学考研鹅提到的五院四系(法学界的九大老牌名校)那五院四系究竟是哪九所院校呢?
首先五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北京大学法学系、吉林大学法学系、武汉大学法学系。其中考研难度最大的是第一梯队的人大、北大、武大。
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殿堂级院校,每个中国大学生梦幻国度,一个基本不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法学院,永不没落的学术殿堂。近年来,北大法学院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也走在成为大佬的路上。
从考研的角度来说,全科优势全面,几乎没有薄弱学科,全国的精尖人才都想考北大法学院,算是一个基本考不上的地方了。
学专业的殿堂级院校,也是一个基本不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法学院,随着部分新学科的开辟,法学实力甚至有加强之趋势。
学科建制齐全,多个二级学科排名第一,很多新的法学理论从这里走向全国。考研难度很大。
国际法、环境法领域的殿堂级院校。全国其他院校的知名国际法、环境法学者基本都出自武汉大学法学院。双一流法学院校,也是传统的法学院校。
从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武大法学院是有点走下坡路的节奏,人才流动相对频繁,但主力部队尤在。除了国际法、环境法两大优势学科人才储备强劲,走一两个大佬还有一大窝大佬。
这三所院校不光是对同学初试分数有要求,而且对复试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非常高的。
经常会看到初试370,380的同学被刷,所以这样的顶级院校并不是分数至上,而是能力至上。希望同学们谨慎报考。
第二梯队:华政,中南财,中政,吉大,西政
是五院四系中唯一一个看上去是明显在走上坡路的院校。地处上海,不差钱。近几年来为了跻身双一流院校,下了血本从各大院校挖知名法学家,组建了一些列研究院,吸引了大批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加盟,但给青椒老师的待遇不怎么高。
虽然没挤进双一流,但是学科建设确实有了长足发展。从考研的角度看,导师多,指标多,在十所院校中算是相对容易考取的政法类院校。
知识产权领域的殿堂级院校,自定的法学双一流院校。排在前面主要因为其进入了法学双一流名单。其他学科发展相对均衡,每个部门法都有知名学者坐镇,人才有进有出,谈不上走上坡路或下坡路。
但其法学学科在校内话语权不如经济类学科,自己人想来自称“中南财”,学法学的人会叫“中南财法”。从考研难度上看,指标多,招生多,但也还比较难考。
法学领域的黄埔军校,法学研究的中央军。人才外流的现象有,但并不严重,吸引外来人才的能力也很强。部分二级学科为全国第一。
学校内部学科划分精细,有如证据科学院、法治政府研究院等特色院系,又设置了部分研究所。
教师队伍阵容强大,年龄梯队合理,科研能力强劲,考研指标多。单就考研而言,可以说,只要足够努力,有点小运气,考上机会还是很大。
曾经的法理学殿堂。但法理学的大佬现在没剩几个了。随着整个东北地区经济下滑,区位劣势日益明显,下坡路走得也很无奈,前几年参与司法文明协同创新平台也为吉大法学院注入了新鲜血液。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吉大法学院还是保留住了相当数量的中青年骨干,法学影响力依旧辐射整个东北地区。从考研难度来看,南方人愿意选择去东北的不太多,北方竞争相对激烈。
致力于为其他院校培养法学家的法学重镇!就差校长大人没被挖走的奉献型院校。西南政法的下坡路走得很明显,人才流失严重,基本上自己培养出一个青年学者潜力股,没几年就被其他院校挖走了。
不过西政人满天下,牌子还是立起来了!从考研难度上讲,和华政类似。但是今年没有入选双一流确实有点伤心~
第二梯队的这几所院校基本上复试分数线都在330-340分的样子,属于那种我们还是得垫垫脚,努努力才可以考上的院校。
第三梯队:西北政法大学
一个曾痛失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政法类院校。不知算不算衰落,在历史上,似乎也并未太辉煌过。
虽然比起一般的“四非”院校,西法大法学学科实力强劲,但作为五院四系,其对比对象也应该是其他政法院校。
西北政法五院四系中一直处于末位,科研产出也很那和上述九所院校相比。其原因很多,西北地区是官僚气仅次于东北地区的地方了,政法类学校也难免受影响。
西北政法因为地理位置和学科实力的相对劣势,导致了它的考研难度并不如前八所院校考研难度那么大,基本上过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但是如果是执着于在西北地区就业的同学,西北政法大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关于法学的五院四系介绍差不多到这里,关于太细节的东西老司机在这里也不便多说(不多说还是不知道?),毕竟每个学校的考研情况不同,公布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司机终于呕心沥血写完了这一篇长长的法律硕士介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及花费了我仅有不多的文学素养,大家将就着看咯。
关注微信公众号:西大考研众,获得更多资讯
起于西大,不止于西大。云泽等你撩~~
法硕读几年(在职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