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考研(生物技术考研科目有哪些)

生物技术考研,生物技术考研科目有哪些

原创 Wei 生物制药小编 2022-04-05 08:20

根据全球各地数据,全球有超55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这场疾病的惨烈程度远超有史以来任何一场大屠杀以及疾病的伤亡程度。生物医药和疫情成为了当下的热词。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疫情时代下,生物技术行业迎来了投融资的春天。同时疫情也在改变和塑造着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

2021年,在公开市场上,生物技术的投资高居榜首。据美国波士顿商业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2021年波士顿地区的十大生物技术投资轮,其平均筹资额为3.97亿美元,在4-5年前,它们的B轮投资也仅仅能获得几千万美元。

在中国,近三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瞩目。中国作为全球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应对新冠疫情最好的国家之一,适应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变化和冲击。虽然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的周期波动,但是整体呈螺旋上升趋势。

2022年1月13日,疫情期间主要mRNA疫苗产出商Moderna公司董事长诺巴‧阿费扬(NoubarAfeyan)写了一篇名为《致生物人的公开信》的文章,在公开信中他提到疫情时代生物公司的发展方向。

疫情下的投融资上涨

据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投融资热度未减。一共有588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达1187亿1914.1万元。C轮和B轮融资额占比较高,分别达24%和23%,A轮融资额则占比20%。

其中最受欢迎的治疗领域仍然是抗肿瘤领域,2021年总融资额达到了509.59亿人民币。其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病毒领域,2021年总融资额分别为176.07亿人民币和172.21亿人民币。最受关注的靶点是2019-nCoVSpikeglycoprotein,2021年度融资额为82.97亿人民币,远超其他靶点。据调研,靶向2019-nCoVSpikeglycoprotein的融资金额占到前十大靶点融资金额的23.6%,说明疫情对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战略有很大影响。

在疫苗研发方面,新冠疫苗研发比重持续增大。根据WHO发布的全球COVID-19候选疫苗报告,截止至2022年1月4日,全球处于临床在研阶段的新冠疫苗共计137个,临床前阶段的有194个。目前全球范围已有19款疫苗获批。国内艾博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获70.974亿元融资额,成为2021年一级市场融资额最高的疫苗研发企业。非新冠疫苗的研发则受到新冠疫苗的挤压。2020年起非新冠疫苗在研数量显著降低,至2021年在研数量仅为2019年的三分之一,共计27个。同时,非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数量也显著下降,在2020-2021年,每年仅有4款获批上市。

在二级市场中,2021年中国共有89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别在在中美两国三地(即A股、H股及美股)完成IPO。上市企业数量依次为57家(科创板上市34家)、24家及8家,募资金额超1300亿人民币。其中百济神州为首个“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疫情时代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在蓬勃发展。

疫情推动监管改革

疫情让人们意识到生物医药的重要性,除了各个国家更是把生物医药的发展提升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监管体制的改革。除了市场的力量可以推动或者挫败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另一个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监管框架,一个成熟有效的监管体系可以为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药物以及诊断技术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漫长且资源密集,监管审批流程一直起到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产品一旦获批,还需要昂贵且专业化的生产过程。

新冠流行之后,促生了一个新的更快的监管框架。自2020年12月以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世卫组织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已授权紧急使用或批准至少20种新冠疫苗、治疗以及检测方法。mRNA疫苗在2020年1月的时候在商业上是不存在的,如今已超过30亿剂的mRNA疫苗交付给世界各地的人。这个速度在疫情之前是没有出现过的。

当公共危机出现时,监管机构需要紧急运作并平衡社会风险与效益。这些经验将告诉人们如何塑造未来的监管方法。

大浪淘沙

生物医药一直是热门融资赛道,而资本对各种治疗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关注度有明显差异。2021年一级市场投资前十大治疗领域依次为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抗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罕见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过往生物医药投融资呈现出对特定领域,如抗肿瘤治疗领域资本的过度集中的现象,而抗肿瘤药物开发靶点严重同质化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本转化率低下。

此外,靶点筛选对药物成药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投资公司考量投资项目的重点维度。2021年一级市场前十大靶点中,2019-nCoVSpikeglycoprotein靶点的关注度最高,获4笔投资,

投资额度约83亿元;其次为其他与SARS-CoV-2相关的靶点,获5笔投资,投资额度约39亿元;此外,JAK家族、HER2以及CD19也是投资热点。对于靶点的投资同质化情况依然严重,且大部分国内正在研发的靶点在国外已有多个上市药物。过于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一大隐患。

除了企业研发的领域和靶点,阿费扬认为产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他认为多产品的生物技术公司更具发展潜力。这种生物技术平台兼具几大优势,首先是它们研发出来的产品相互关联。因为这些产品彼此之间有不同的关联度,所以当前一个项目成功完成时,后面高相关联性的项目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当一个企业的其中一个产品获得成功,该企业的其他相关产品则可以更快获批上市。除此之外,平台优化和累积的数据打造了一种创新和改进的良性循环,给研发产品提供了便利。当新的机遇来临时,这些公司就可以迅速启动,新项目也能应运而生。

目前的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单一产品的生物企业,当这些企业表现平淡或者出现危机时,且市面上出现可替代产品,这些公司的股票就会暴跌。

未来的风口

阿费扬认为有四个关键点将会决定全球生物医药的命脉:可编码药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生物公司发展环境的变迁及价值重塑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监管体制改革。

可编码药物是指生物领域也存在像计算机一样的“程序编码”。比如DNA、RNA和蛋白质都有相应的编码。新冠mRNA疫苗就是通过mRNA编码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生产出和病毒表面一样的刺突蛋白输入人体内,从而让人体提前认识病毒并能够即时产生免疫应答。

“可编码”药物更加精确和有效,近日有消息称人类基因组测序100%完成,未来编码药物大有可为。

除了人们对生物本身编码机制的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做到更多事情。比如我们使用人工智能分析生物大数据的时候,能够发现很多生物遗传学与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并可以用这些关联性来进行生物实验。尽管当下看上去这一领域已经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但这其实也只是人工智能在生物领域发挥潜能的冰山一角。

人工智能如今已经可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2020年和2021年,深度思维公司和华盛顿大学戴维·贝克实验室独立发布了两种人工智能技术“阿尔法折叠”和RoseTTAFold,它们使用不同的策略预测蛋白质结构。

总结

从全球来看,生物医药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更是对生物医药行业影响深远,疫情直接带动了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生产企业。例如新冠疫苗的拥有者辉瑞,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13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新冠疫苗Comirnaty(BNT162b2)带来367.8亿美元的收入。可以说是既是成就了疫苗帝国,也让一些企业富可敌国。同时疫情推动了全球监管机构的变革。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监管机构不得不做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这种观念将在药物监管史上留下深刻的影响。

反观国内,在疫情之前生物医药就已经是正在崛起的新兴行业,创新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疫情更是顺水推舟,让生物医药成为时代的热词。但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快速与国际领先的同时,危机也时刻存在,如何客服同质化竞争,企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本至关重要。病毒疫苗或者治疗药物相关管线的布局,更是要考虑到未来是否会因为疫情的变化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资本追逐生物医药的同时,生物医药行业内新的风口也正在出现,比如编码药物和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融合都是值得关注的。

参考来源:

1.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

2.Moderna公司董事长诺巴‧阿费扬:过去2年是教训也是经验,未来生物医药的战略高地在哪?

生物技术考研(生物技术考研科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