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交流,考研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
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
未来学校具有哪些特征?
日前,“寻找未来学校”——区域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系列活动首站在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市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协办,科大讯飞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报告、课程展示、交流发言等环节。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丁新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新冠疫情给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期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展现出了诸多卓有价值的案例和成效,这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注重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应用,重点关注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助力教育行业实现提质增效。关于“未来学校”的内涵,丁新从教学管理、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三个维度给予了阐释,并表示希望此次活动可以挖掘和打造出一批真正的未来学校,并且将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案例推广到各区域乃至全国。
“当前,重庆市的智慧教育建设已经有了显著地成果。”科大讯飞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任萍萍表示,由科大讯飞所承建的重庆市渝北区临空智慧教育平台、永川区智慧教育平台、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平台等区域级整体智慧教育平台,为全市超过38个区县,1000所学校和120余万名学生提供个性且精准的教育服务,期望未来能将重庆经验带到全国,为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回归课堂主阵地提供应用样本。
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校长刘淑兰和副校长黄国卫,分别作了《嬗变:面向未来,行则将至》《打造智慧课堂,创建未来学校》主题报告,介绍了学校如何创建未来学校,打造“智慧课堂”。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玉兰基于科大讯飞智慧课堂讲授了公开课《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智慧课堂能够有效辅助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西南大学副教授王艳对陈玉兰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她称,“这节课借助信息技术打通了课堂内外的教学通道,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深入开展教学,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交流发言环节,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刘菁以《站在未来的向度看“双减”》为题,阐述了以技术赋能“双减”落地的路径与方法。他认为,一是为教育新生态建设夯实“数字”底座;二是以大数据、智能技术,助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三是开展数据驱动的多模态、过程化、能力导向的评价,实现评价的层次性、全面性、过程性和多元化;四是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作业的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合理调控作业结构,为师生减负增效;五是智能技术促进家-校-社深度合作,拓展学生教育的空间,实现协同育人。
据了解,接下来“寻找未来学校”——区域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系列活动将在浙江、山东、江苏、江西、湖南等省份陆续开展。
考研经验交流(考研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