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三战考研值得吗,25岁考研三战正常吗
10月25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报名时间截止,数百万考生将参与这场角逐。在这股奋勇的考研大军中,“逆向考研”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浪潮,值得外界关注。
所谓“逆向考研”,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由于挑战了“向上考”“圆梦名校”的主流考研思路,自去年以来,“逆向考研”现象持续引起热议。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并不是好的选择,或许还是减分项、人生“污点”。也有人认为,“逆向考研”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选择,反映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一定程度体现了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观念转变,破除了唯名校论。
在巨大的争议之中,这些的学生究竟出于何种考虑而选择“逆向”?又将面临怎样的处境?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10多位已“逆向考研”上岸的学生,发现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主动降级”,认为考不上名校,直接报考了低于本科层次的高校;二是被迫“逆向”,由于未被一志愿报考院校录取,调剂到低于本科层次的“双非”高校。
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学生“逆向”的具体原因很多,多是基于自己的现实考量:有的是向往大城市,遂前往更具发展潜力的一二线城市或省会城市,而有的则刚好相反,决定激流勇退,回到家乡读书;有的更在乎专业,选择跨专业考研,不单纯执着于名校,而有的则是历经多次考研失败,身心俱疲,决定有“岸”就上。
对于这些“逆向考研”的名校生来说,虽有“上岸”后的喜悦,但也承受着不小的精神压力,有对自己本科阶段学习的不满和自责,也有多次考研失败后的沮丧和自我怀疑,还有“逆向”而行所带来的落差和非议。名校生所带来的光环与骄傲,此时或成为一种心理负担,需要他们学会自我和解。与此同时,“逆向”考研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从一次次考研的泥潭里挣脱出去,去开启新的人生,去朝新的人生目标奋斗。
“虽然‘逆向’了,但是我们的人生并未因此走到尽头,我们在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并坚定地走在行动的路上、奋斗的路上。”一位“逆向考研”上岸的学生说。
应试上的再一次“跌落”
当“逆向考研”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讨论时,陈好把这些讨论转发给她的朋友,哭笑不得地问:“每个人考什么学校到底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就是考不上更好的学校不行吗?”
“考不上更好的学校。”陈好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从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她,经历了三次考研后,最终选择调剂去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数学专业读研。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彻头彻尾地“跌落”,但她在应试上的“跌落”来得比这更早。高中时,她就读于杭州排名前三的高中,曾被视作冲刺清北的苗子,然而高考发挥失常,只以提前批报考的方式被浙大农学专业录取。那一年,她所就读的高中有45人被清北录取,有145人进了浙大。高考未取得佳绩,她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跌落”。
进入大学,陈好提醒自己,大学是探索自己的新开始,要尽情地体验。她把精力放在了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中,直到毕业临近。
同样觉得在“跌落”的,还有袁孟。他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曾两次报考人大新闻传播学,均失败,后被调剂至河北大学传播学专业读研。高考时,袁孟在北京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中选择了后者。
经历了保研不顺、“一战”失败、“二战”失败后调剂至双非高校等一系列境遇后,袁孟愈加肯定地认为,自己并不在所谓的“神坛”上,“至少从结果上而言,考不上更高层次或者本校的研究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资本了,也就无所谓跌不跌下‘神坛’、放不放下骄傲了”。
没有获得保研机会,考不上同等或更好层次的学校,却想继续深造,部分名校生们不得不考虑“向下看”,成为“逆向”考研的一员。随着考研竞争的日益激烈,面临这种尴尬处境的学生可能会越来越多。公开报道显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为238万,四年后的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至457万,翻了近一倍。有机构预测,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望突破500万。多年以来,考研的录取率在30%左右。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武汉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双非”高校公布的2022年硕士录取名单中,不乏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
换个赛道奋斗
作为提前批次被录进浙江大学的陈好,很快就丧失了对于专业课的兴趣,由于提前批的录取限制,她无法转专业。兴趣驱动的她,难以适应本专业的学习节奏,早早掉出了保研的序列。她并不在意这一点,因为她喜欢数学。陈好认为数学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也是研究世界的本源,“数学是纯粹的、逻辑的”,这让她痴迷。她决定过以研究数学为生的日子。
陈好觉得,如果要“换个赛道”,跨专业考研是她实现梦想的唯一路径。第一次,她大胆地选择了国内数学排名前三的高校,由于备考不充分,败下阵来。“第一年对考研也没什么认识,就是定了目标就开始考了。在浙大,考研的人很多到9月才开始准备。我身边有很多是‘二战’、‘三战’考研的同学。”
第二次,陈好选择报考本校的数学专业,但又失败了。这次的失败让陈好更加尴尬,她回避了调剂,决定再奋斗一年。然而,结果仍是失望的,仅几分之差,她又和母校的数学专业擦肩而过。
对于自己的处境,陈好有清醒的认知。“本科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学的也是并不喜欢的专业,或许我当时学习能力并不足以让我去到更高层次的学校。”三次考研后,年龄焦虑渐生,尽管她刚过24岁,但读博的规划让她不得不考虑妥协。“再考一年,读完博就30岁了,那时候年龄就有点太受限制了。”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博士年龄限制在35周岁内,硕士年龄则限制在30周岁以内。再者,疫情后,考研竞争压力肉眼可见地日渐增大,“再考一年的不确定性太大”。
“还是先‘上岸’吧!”此时,选择调剂到“双非”高校,成为了陈好唯一的选择。她先后收到了来自浙江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三所高校的调剂复试邀请,在紧迫的调剂时间线中,上海理工大学最早给她发送了录取通知,并要求她在几分钟之内确认,她无暇顾及来自其他院校的可能性,冲着上海的区位和她所期待的数学专业的呼唤,她果断“确认”了。
“有书读了,可以学数学了。”经历了三年马拉松式的考研,确认“上岸”那一刻,陈好松了一口气,她觉得自己不再蹉跎,也不再愧对自己。她想起了第三次考研时的情景,朋友陪她考试,被酒店前台打趣说“没见过朋友来送考的”;第二天,朋友骑小电瓶车把她送到考场门口,保安调侃说,“还有专人接送啊!”陈好笑着说,“这个排场,想考不上都不行。”
24岁三战考研值得吗(25岁考研三战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