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研究生论坛,
在职研究生培训机构哪家好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要了解它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更优质的机构资源。在职研究生考试人数在不断增加,考试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考生来说要选择专业的机构,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提升自己,可以使自己对考试充满更多的信心。毕竟成功的通过考试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人今后的成长之路有很重要的影响。 比如复试答疑,就是讲解复试的流程和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报道、什么时候体检、先考什么后考什么,专业知识点梳理就是辅导班更清楚你这个专业在复试的时候,老师最容易提问哪些问题,哪些是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需要看哪些导师的论文等等。现在线上的一些考研复试培训班也非常的厉害,对复试有着专门的辅导顾问,比如高途考研除了专业的考研培训,还有复试、调剂专业等顾问答疑服务,针对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测试、政治等进行专题应试技巧培训,效果非常的好,帮助考生从笔试到复试实现成功录取,笑到最后。
#贵州大学#
编者按:百廿贵大,弦歌不辍;溪山畅咏,续写华章。2022年贵州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120年来,贵州大学立足贵州办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为国家昌盛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从9月起,多彩贵州网全媒体平台推出“百廿贵大”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增2个省级新型特色高端智库;
实现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填补重大科研项目空白……
捷报频传,贵州大学文科领域交出了一份份闪亮的成绩。
“要坚持走特色之路,久久为功,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制度文件的宣传、项目的支持与激励、人才引进力度、各方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聚力推进学校文科高质量发展。”贵州大学党委书记、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建军在2022年文科科研工作调度会上如是说。
大智库大作为 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
2019年,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呈送《关于借鉴贵州经验率先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远程医疗的建议》被采纳。
2021年,管理学院、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周刊、民生周刊和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阵地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多篇咨政报告分别获国家级、省级领导批示。
2022年,农工党中央科技委委员、管理学院项凯标教授团队撰写的研究报告《构建创业友好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被采用。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同志肯定其研究价值。
贵州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哲学系50年庆典合影
一份份批示、肯定见证着贵州大学智库专家投身科研、服务社会的赤子之心。近年来,贵州大学文科智库获得副省级以上批示数量显著提升,2021年共计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部门采纳咨政报告18份,获批22次。
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民生期刊》
咨政报告作为文科智库服务社会的重要成果,是智库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州大学成功申报“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加之2019年获批成立的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拥有2个贵州省新型特色高端智库的高校。
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大学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副主任段忠贤说:“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贵州亮点的高校新型智库。”为此,该智库打出了三套组合拳,一是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和中国智库索引核心智库名单;二是致力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创新、乡村绿色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革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三个特色领域的研究;三是打造智库专报、中国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数据库2个拳头产品,推动智库建设品牌化。
贵州省首届哲学硕博论坛”合影
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郝立新就高端智库建设提出两点构想:一是要聚焦主题,服务党建,在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推出一批有理论分量和现实感强的研究报告,在《人民日报》《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一年来,智库紧紧围绕这两点构想开展研究,举办了2次全国性学术论坛,产出了一系列理论与学术成果,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心学与党的建设的咨政报告已推出5篇。
“智库建设离不开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局,在新的征程中,贵州大学智库将继续发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智库成果反哺教学和科研,推动高校智库和高校建设、社会发展等同频共振。”贵州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大文科大跨越 文科博士点从无到有
2022年7月,贵州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第一次出现了红色的学位服,贵州大学文科的第一批博士生、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2019级的杨晓迪毕业了。
法学院从2019年开始博士生招生,迄今已招收三届共计17名博士研究生。法学院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过程环节以及夯实培养基础等方面推进博士点建设,博士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至今,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余次,作分组报告10余次,在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加各类竞赛获奖3人次。博士研究生杨晓迪在重要综合类学术期刊《山东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上各发表1篇学术论文。
法学专业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次上升至58名,在全国700余家法学院系中位居A层次,学科排名与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贵州大学首批文科博士毕业生,见证了学校在文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深深感谢我的母校、学院与老师把我们培养成‘眼中有爱’的法律人,助我成功入职西南政法大学,向社会展示我们贵州大学学子优异的学术水平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杨晓迪说。
2018年,贵州大学新增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法学院、哲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四个文科学院携手实现了贵州大学文科博士点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长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为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揭牌
以博士点的建设为抓手,哲学学院实现了贵州大学文科的长江学者从零到有的突破;陆续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的人次达到了四人次;2021年,哲学学科的软科排名由2020年的第68位提升到了第50位,学科显示度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贵州大学哲学学科历史上最好成绩,在人才团队建设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管理学院专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高层科研项目数量有所增加,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项、国家自然基金立项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3项、贵州省省级基金立项13项,高水平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博士生年均发表SCI/SSCI论文10余篇,教学科研获奖取得较大突破。“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点调整到经济学院后,学院科研成果明显更加丰富,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余次。
大项目大提升 重大科研项目显担当
近年来,贵州大学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出版高水平专著42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世界苗族通史》《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其中《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立项,实现了贵州省高校系统无重大招标项目的零突破,推动了清水江学的创建,并催生了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2021年,文科科研单位共立项28个国家级项目、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个教育部项目及40个省社科项目,实现了贵州大学文科发展在重大项目上的新突破,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得到“双提升”。
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顶天立地’乡村振兴服务模式”获得2021民生示范工程
——贵州大学因明学研究团队“陈那、法称因明量论原典汉语疏释与研究系列”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是2020年度因明学界唯一获得立项的团队项目,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贵州大学因明量论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学校乃至贵州省中国哲学学科、逻辑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与提升。
——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主持的“清江水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整理并出版了22册的大型文献专书——《清水江文书系列·天柱文书》;完成了近八千份文书的录文考释工作,撰写了凡44册58卷的《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这两部大型文献整理专书所收资料均为首次向社会公布的重要民间原始文献,不仅系统性、完整性、全息性特征突出,即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引人注目。
——外国语学院将图书翻译、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成长、人才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并致力于“海外中国学”“用外语讲述中国”等丛书建设。已出版的“日本学者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丛书”共12册,3次获得省部科研奖励;“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系列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逐渐显现,让贵州大学外语学科得到学界肯定。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专家学者调研、撰著并出版《传统村落记忆与乡村振兴丛书》(十卷本),推出了贵州大学“大地论文”系列成果《贞丰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调查报告》等;正在组织实施的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丛书的调查研究正在推进中,真正将科研著作和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服务社会、服务乡村的有益探索,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贵山诗韵,阅湖书香。百廿贵大,文脉悠长。做强贵州大学,贵大文科底色正醇厚。
作者:庞爱忠 学生记者 叶鑫 胡欢 林露露 吴阿又 吴丽花 蒋思琪
编辑:吴建萍
一审:吴羿锦 高秀娟
二审:张亚军
三审:杨楠
贵州大学研究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