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考研,广外考研分数线
原创 WT小编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各个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线下活动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依托Zoom、腾讯会议、Skype等应用进行的线上会议成为行业新趋势。口译员的工作场景也由此从线下转入线上,远程口译蓬勃兴起。然而,这一转变对口译员、会议组织者、口译服务及设备提供商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WITTA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TTES)特别策划了“远程口译”专栏,特邀AIIC会员、教授、资深译员带大家共同探索远程口译时代,助力疫情下的口译行业发展!
在上期推文中,王巍巍老师在访谈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并围绕口译教学、自学、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本期推文中,王老师继续同我们探讨了《CSE口译等级量表》在未来的应用以及广外口译模式的创新之处,让我们看看王老师的洞见。
3
随着《CSE口译能力量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口译学习者和从业者作为参考,在未来会不会根据量表的标准划分,推出类似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这样的统一考试或能力认定呢?
今年4月,由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中国外文局CATTI项目管理中心、中国翻译协会人才测评委员会联合有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制定了《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2022版》,其中参考文献的第一条就是CSE量表,我们认为这是CSE口译量表在翻译领域的一个应用。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 Standards of English,简称CSE)是首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经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于2018年4月12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自201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CSE口译量表其实是更像是一个形成性的能力评估框架,而不是终结性评判。具体来说因为量表的初衷是“教”、“学”、“测”,所以其实我们希望量表在更多的情况之下能给学习者带来一个概念,即口译能力是持续成长的,是一个个里程碑地往前走的过程,而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阶段。比如,学生目前的定位是5级或6级,而ta的目标可能是同传或者是非常高级别的水平,那么通过这个量表,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离所期望的目标还有多远,随后一层一层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量表并不在于将学生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级别里,比如学生会感叹自己怎么只达到了5级,或者是只达到了6级。我们希望反过来告诉大家一个成长型的路线,现在学生的定位状况在这一层级,但是进入下一个阶段其实并不远,可以走的路也很清楚,只要往前走就好了,这样一点一点地去成长。
如果加上AI的辅助,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化地告诉大家其实在5级和6级的这些级别里面,依然是有成长的。比如,我们所提过的内容、表达、交际和总体能力。
一开始学生可能是在5级,其能力的蜘蛛图可能是初始的样子,但练习多了之后,ta的内容、表达、交际或总体能力就会有成长,其能力展示出来的蜘蛛图就会越来越靠近ta所期待的样子。如此日积月累,从6级成长到7级也就水到渠成了。然后学生又会发现,那个六边能力图形从一个种子开始慢慢成长。我们希望让同学们知道口译的能力是成长型的。即便是9级的天花板级别的译员也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因此量表起到的并不是打标签的作用,而是通过各个级别能力描述为大家提供一个成长型的路线。
事实上,即便是5级也可以做口译,只不过任务难度相对简单。比如,广交会上代表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询问产品报价是FOB还是CIF等等,这时候学生就只需要转过去和卖家说一下,做一个简单的沟通。到底什么是口译?摊翻也是口译任务。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希望能有客户教育的效果,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口译这项工作,即口译工作是多元化多场景的。比如,在外国人较多的社区里,很多时候都是由拥有基本口译能力的警官或社区服务人员去完成基础的社区管理口译服务,医院的护士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口译工作。如果说这些都不是口译工作,只有两会和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才是口译工作的话,我想这样的概念是非常浅薄的,会造成同学们对于这个行业抱有非常不切实际的期待。因此我们会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行业。联络口译也是一样,大家可能觉得联络口译就是很简单的陪同。但其实联络口译也有9级的状态,比如瀛台夜话、庄园会晤,这种情况下译员完成的也是联络口译。所以每一级别对应的每一种活动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间,但是同学们需要做好自己的期待管理,想要做到什么程度,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4
广外高翻作为全国知名的翻译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广外模式”,您可以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广外模式”的创新之处吗?
“广外模式”是广外口译教学40多年来的积累和传承,由仲伟合教授带领团队于2016年集结成系列论文,随后形成一本书,命名为《口译教学——广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广外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经验印象式的口译教学,逐一梳理口译能力发展的关键元素,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广外模式考虑到了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菜单”式的教学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口译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专业化口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具体探讨了如何建设专业化的口译教学体系,如何科学地规划口译教学大纲,如何循序渐进地开展口译教学,如何给予口译质量反馈等等。
广外模式将技能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口译能力四大元素中,语言能力(L)需要时间积累,知识(K)日新月异,专业素养(P)须在行业中沉淀,只有口译技巧(S)能够在一个学制教育内形成培养计划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会将技能主线切分为技能入门、技能分解、技能强化、技能整合等,再加入各种语言板块、专题板块、实践板块等辅助支持。
如图所示,我们认为完整的口译教学应包括学员的技能分解、技能强化和技能整合三大部分,最终达成口译能力培养。其中,教师首先通过一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将口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整套技能组合按照工作原理细分为诸如原语听辨、信息加工、逻辑重组等具体环节,予以说明和练习。这体现了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总体原则和思路。然后,教师根据具体的语言组合(如:汉英、汉法、汉日等)所涉及的语言特定性问题和口译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主题(如:商务、政治、教育、科技等)从专题和语言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有的放矢的练习来强化学员的技能运用。技能的运用,最终需要回归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因此,教师需通过口译观摩、模拟会议、口译实训等活动,对学员在前一阶段所习得掌握的分项技能进行整合。从而“双管齐下”,达到口译能力培养的目的。而贯穿于技能分解、技能强化和技能整合全过程的,则是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学员学习情况的科学评估(仲伟合,2016)。
下期内容提要
5. 远程口译给译员带来的挑战以及在口译教学需要相应做出的调整。
6. 远程口译背景下对口译专业同学的学习建议。
受访者简介
王巍巍
翻译学博士,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院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秘书长,为数百场国际会议提供同声传译及交替传译服务。曾先后赴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访问学习。担任本科生、研究生层次口译入门、基础口译、商务口译、专题口译、视译、模拟会议等口译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质量评估、翻译教学、语言政策等。主持“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相关的国家社科青年、教育部青年项目;承担中国外文局“我国翻译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项目;参与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及多项国家级项目;参与“全国翻译专业八级考试(TTIM-8)”等的研发工作;出版和参与编写多部学术著作及口译教材;在《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中国翻译》等CSSCI期刊和SSCI发表论文多篇。
专访记者:刘玉锦 冯春霈
编辑:冯春霈 黄誉源
排版:黄誉源审核:王巍巍 曹达钦
广外考研(广外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