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考研科目)

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考研科目

>安倍身亡,国内一些精英在网络上不断哀嚎。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安倍是中日关系的制衡者,虽然立场并不亲中,可是相对日本右翼在政治上还是较为温和的。所以安倍的死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甚至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当感谢安倍,应当尊重安倍,应当对安倍的死表示哀悼。

其实,这种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安倍本身立场就是右翼政客,其生前对中国的政治观点极不友好,对我国主权事项进行干涉,甚至在台湾问题上公开干涉我国内政,有分裂我国国土的企图。这样一个人,值得中国公众纪念和怀念?

安倍的主张较右翼极端势力的政治主张的确是温和一些的。这不是因为安倍本人内心更善良,而是因为他更务实。在中国国力不断提升,日本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老牌政客,他提出的政治主张会考虑两国国力的对比,而不是脱离现实环境。这是所谓更温和的原因,这种原因也绝不是我们应该感谢安倍的地方。如果要是感谢,应该感谢我们自己,是所有中国人的努力让国家更加强大,让安倍这样的日本政客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日本对中国的尊重,是因为中国比他们更强

国家之间的交往,不能脱离国家间的实力基础。日本本是一个岛国,历史上一直向往中华文化。对中国一直是仰视,态度卑微。这种卑微,并不是日本的本性,而是中国的实力强于日本。日本在表达对于强者的影响。

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世界强国之列。此时的中国却陷入低谷,成为列强凌虐的对象。这个时候的日本不再对中国保持友善,而始终以一种残忍的态度应对中国。

近代以来,列强辱华,以日本为甚!杀我人民,侵我国土,妄图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这个时候的日本,绝对不是我们的什么友邻,更不是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而日本在战后,也迅速崛起。这个时候的中日关系更多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与竞争。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国力高速发展。日本早已经被我们甩在身后,这个时候的日本只能跟随在美国身后,不敢在直接与我们进行对抗。这是对强者的敬畏。

中日两国的交往,让我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国家之间的交往必须以国力为基础。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尤其如此。如果我们足够强大,日本国内的政治力量情况变化就不会影响中日关系大局。这个才是基本,安倍的个人力量其实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让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内部在安倍遇刺后出现的问题

我们看到澎湃新闻的女评论员在直播时,对安倍身亡的悲痛。这是极不正常的表现。要知道,以安倍的表现,在中国范围内是广泛不能接受的。再查一下,这位女记者还在我国媒体上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她其实是一个多年间活动于中日之间的人。她声称她是一个中国人。其实国籍这种事有时说明不了什么,对于国家的忠诚还是要看一个人的内心。这位女评论员,网传曾经有入日本籍的打算,有参加日本竞选的打算,这是一种对中国国家忠诚的表现吗?话可以随便说,到了行为上,你会发现她还是很诚实的。

还有一位退休教授,因为安倍身亡,恶毒攻击公众。其语言之恶毒,甚至超出了中国人所能容忍的界限。你能说一个中国人,或是内心中认为自己归属于中国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一个人说出这样的话不简单,他们的话暴露出了他们本身的丑恶。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近年来并不少见。精日正在成为一种文化,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传播扩张。向往日本文化,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对于异国文化的向往,有时也是正常的。谁的内心又没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喜好呢。

可是精日文化不能成为贬低自己国家与民族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否认历史、篡改历史的理由。当精日文化以否认中国国格的状态出现,那这种文化将对国家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并且相关人员的相关活动,对于我国国家的正常秩序形成了一系列的破坏。

精日分子正在以各种身份出现,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多数有着较为体面职业,有着众多的头衔,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一个在中国受益甚多的人,却在精日!这是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一个吃里爬外的道理。对于这种人,我们应当警视。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危险程度要比安倍还要大!

三、以更为自信的姿态,表达自己的态度

安倍死了,有很多人在要求我们这样做或那样做。其实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应当遵循我们的内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态度都不能独立表达,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安倍的死,中国人的态度就是这样,不会因为别国别人的态度而有所改变。

这种独立态度的表达,才会让别国在决策时会考虑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会因为别国或别人而有所改变。你做了什么,就一定要有负面的影响。安倍伤害过中国人民,他的死不会在中国得到普遍的哀悼。这一点不会因为美国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而有所改变。这是中国人应有态度。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数得上的大国之一。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在时间上用时有些短,有很多人的自卑心理还没有来得及转变。也许再经历十年,公众在面对日本这样的国家时,会更加自信。中日关系的发展,不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而发生不必要的忧虑。

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考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