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还有必要考研吗?考研的性价比现在如何?

2023年,还有必要考研吗?考研的性价比现在如何?

2023年,还有必要考研吗?考研的性价比现在如何?

2023年考研即将出国家线了,不少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将会有一批新的学生投入考研当中。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非常大了,2021年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在发达省份的农村里,研究生也是非常多的,已经不稀奇了,例如你到江苏省任何一个农村地区,基本上都会有研究生;在江苏的省会南京市,研究生更是扎堆遍地。

但是,这里要给大家提一个概念,目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实数量并不是很多,120万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当中,包括在职的MBA(工商管理硕士)、MTA(旅游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会计专硕)、文博专硕、心理专硕、社工专硕等,其实MBA和MPA招生规模非常大,录取也很容易,这种就属于性价比较低的,即使读了社会认可度也不高。

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很多都是保研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努力考研考上的,这部分学生的数量还是较少的;全日制的专硕,有很多录取难度也非常高,例如名校的金融专硕、会计专硕,录取难度都是非常高的。

现在网上劝说大家不要读研的人是什么人?一般都是自己已经硕士毕业了,他们以为自己掌握的信息足够多,所以以“说教者”的姿态让大家别读研。

第一,各位家长和同学有没有发现,但凡你在学校里面遇到的优秀的人,有不读研的吗?

这个问题大家思考好了,就知道答案了,现实情况是,学校里面最优秀的那批肯定是选择读研的,要么保研去外校,要么留在本校,要么出国,没保研的还会考研提升自己。不要低估大家的共性选择,当这个学校优生都去读研了,那说明这是趋势,你不读只能继续处于原有的认知状态,并不能改变你的处境;读了或许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很多本科生是因为自己没读上研,所以只能选择就业;一般能读上研究生的,谁会放弃呢?很少吧。

第二,其实现在考研性价比是不低的。很多人对一些学生传播焦虑,说什么“即使你双非本科读上211和985的研究生,也改变不了自己”,这种言论其实就是传播焦虑,搞心态,这种人一般都是“有想法”的人,他只不过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不努力”的借口,让大家觉得努力和不努力是一个样子的。

其实,稍微有点思维的同学都知道,华东政法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这些双非里面比较好的学校,人家读研读个行业领域的强校,例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完全是有用的;
即使是铜陵学院这样的普通双非,读研如果能读到合肥工业大学,那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是有帮助的,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第三,劝大家别读研的,都说“三年工作经验”比读研划算,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这个观点很搞笑,且不说现在很多名校把硕士改成两年制,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很多高校的学硕也是两年制,大大压缩了时间成本;
另外一方面,2~3年的社会打拼,真的比读研更好?真的比读研更能提升自我?这都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因为很多本科生毕业之后,都是做的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而且一眼望到头。
如果一个本科生,毕业之后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他也有能力读研,那么他现在可以选择自己到底读不读;对于那种目前没选择的,那么肯定是要优先读研的。
第四,给大家提个建议,如果要读研,
1、优先考虑学校,好的学校更重要;
2、其次考虑地域,北上广、南京、杭州、苏州、成都的学校可以读,调剂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
3、读以后有可能会升入双一流的高校,让学校自己努力升级,例如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燕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这么多山东、河南的学生努力考上研,并且都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现在却有这么多“懂王”劝大家别读研,本质上是怕读的人多了动自己的奶酪。

其实吧,每年招生名额都是确定的,你不读,总有人会读,研究生扩招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