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课,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本文由新祥旭岑老师整理汇编,更多资讯,可关注新祥旭师硕堂网站,一个独家分享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的平台,助你圆梦北师!
一、院校及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水平。它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学科评估中,北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最好成绩获评A+等级;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
硕士生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有扎实牢固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文学审美修养,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在专业内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人才。毕业生均具备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并能胜任相关领域的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工作。
二、2023年招生目录
专业及方向: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汉字学
02训诂学
03古汉语语法学
04音韵学
05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06现代汉语语音、词汇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8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④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学习方式:
全日制
招生计划:
本专业拟招收24人,含接收推免生17人左右.
本专业考研历年拟录取名单:
详情请查阅“新祥旭师范考研联盟”VX公众号!
三、2018-2022年考研复试及录取情况
2022年复试线:
01-04方向: 60/60/90/90/372;复试7进6,录取最高分395,最低分372;
05-06方向: 60/60/90/90/381;复试6进4,录取最高分408,最低分388;
2021年:所有方向55/55/90/90/350;一志愿复试6人全部录取+调剂录取3人=9人,最高分379,最低分350;
2020年复试线
01-04方向: 50/50/90/90/349; 复试差额比120%;
05-06方向: 50/50/90/90/353; 复试差额比133%;
录取10人,最高分371,最低分349
2019年复试线
01-04方向: 50/50/90/90/359; 复试差额比171%;
05-06方向: 50/ 50/90/90/350;复试差额比200%;
录取11人,最高分397,最低分357
2018年复试线
01-04方向: 50/50/90/90/356; 复试差额比200%;
05-06方向: 50/50/90/90/345; 复试比140%;
录取10人,最高分385,最低分356
四、2022考研复试细则
复试内容:
汉语言文字学(01-04方向):外语听力口语+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05-06方向):外语听力口语+现代汉语
复试分值:满分值为300分,复试总分低于180分为复试不合格。
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录取规则:按方向排名,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招生计划: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04方向):6人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6方向):4人
五、2023考研参考书推荐
了解大纲的同学都知道,708和808给出的大纲考察内容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考试的侧重点不同,708更偏向考察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上,而808则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新祥旭师硕堂认为,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学好基础才能更好的运用,更好的解决问题。
《中国文学史》( 全四册,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三版)》陈晓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 童庆炳、赵勇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李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郭英德、于雪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宁,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上下册)》黄廖,高等教育出版社;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马工程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不建议逐本去看,要有学科融合的视角,知道学科交汇点,最好几本书结合起来,齐头并进,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化零为整,减轻记忆负担。
六、2023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
(1)钻研真题,有的放矢翻阅参考教材。
很多同学决定考研之后就四处求参考书目,求到之后就开始背书,这样复习是极其盲目而低效的。考研是应试,应试就要从试题入手。笔者在上一届考研结束之后,就迅速讨到真题,仔细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每道题都是出自哪本教材,教材的哪一章、哪一节甚至哪一句可以作为答案。这样对应着真题去翻书,把易考到的教材和章节都标注出来,以便日后更精准的背书,否则任凭怎么背书都是大海捞针。而且北师大并没有官方的指定教材,往年的参考教材也都是学长学姐根据真题猜出来的,这就更说明研究真题的重要性。
(2)内外兼修,读书刷题双管齐下。
应试功夫分为内功和外功,内功是内在的知识积累,积累知识就要靠大量阅读;外功是外在的应试技巧,训练技巧就要大量刷题。只有多刷题才能明白要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只有多读书才会领悟要怎么做题,怎样解题。读书和刷题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双管齐下。这样长期训练下来,就能形成书本内容和真题题干的对应联系,一看到题目,就迅速联想到某本书、某一页、某一句可以拿来作为答案,在脑海中形成题目与教材对应联系,条件反射式的迅速解题。下面分别讲一下读书和做题的方法。
(3)学会读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考研一定要有做读书笔记,而且把笔记做得极其精美。而学姐认为与其费时费力的记笔记,还不如多翻几遍书,这样翻得遍数越多,印象就越深刻。我备考一年里,没有做过一篇读书笔记,但是每一本书都至少翻了三遍。另外,书不能一本一本地看,要一组一组地看,要学会把相通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以北师大为例,参考教材至少要用12本,听起来很多,但完全可以化零为整。比如语言学类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就可以结合起来,横向串联着看。《现代汉语》里讲语音,《语言学概论》里也讲语音,《古代汉语》里讲音韵,这样就把三本书的三个相关部分结合来看,一边读一边对照,把一本书的相似语句记到另一本书上,类似于文献学上的“对校法”。再比如文学类的《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新编》《新中国文学史》也有相关部分,《外国文学》里讲现代主义、《新编文学理论》里讲文学思潮,《新中国文学史》里讲先锋文学,完全可以把这几个部分也对照着来看,形成一个双向的对比思维。因为这样看书,知识点就不是零碎的,而是有机结合的,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能立刻想到另一个知识点,事半功倍的把知识点全部串联打通。最后,灵活安排看书时间。只要精神状态好就看书,疲倦劳累了就睡觉休息,失眠了就熬夜看,起不来就一直睡到中午再看,躺在床上看,去图书馆看,坐在教室看,走路吃饭时用喜马拉雅听书,总之合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就可以了。
(4)学会刷题,掌握灵活的答题技巧。
从3月份开始每周一套练习刷题,刷题也是有技巧的。在拿到一张卷子后,我不会急于写下答案,而是钻研每道题在考哪个知识点,可以用到哪本教材,哪一章节,哪一段,哪一句话,这样我对应着每道题去翻书,把能用到的相关段落都抄下来,例如有一道题是“韩愈的文学思想”,我就在所有教材中去找“韩愈”的相关知识点,把《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文学理论新编》中关于韩愈的句段都摘出来,抄写在草稿纸上,抄的过程中也在想如何组织起答案来。大概用一天的时间打好草稿,第二天找出两个小时完全脱稿默写。这样在刷题的同时也会把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并且学会把纷繁的知识点组织成结构化的试题答案,长期下来就会迅速形成答题的框架结构,然后用知识点去填充框架。
(5)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为了能保证高水平答题,一定要尽可能拓展阅读。首先是各个出题老师的博士论文、专著、期刊论文,比如北师大赵勇老师的《法兰克福内外》、刘勇老师的《现代文学讲演录》,因为考研出题永远脱离不出老师的兴趣范围;其次是其他学校的教材,比如复旦大学张世禄先生的《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大学陈晓明老师的《当代文学主潮》,在拓展阅读其他教材的同时也能加深对已有教材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经典文本,如果有时间就读全文,时间不够就读选文,像王安忆的《长恨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我都是在备考期间才读的,如果没时间读就用喜马拉雅听书,像莫言的《蛙》《丰乳肥臀》我都是用一个月时间听完的。只有广泛阅读,才能把题目答得有理有据、有血有肉。
(6)出奇制胜,学会精准押题
在考前一个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术动向,关注各大公众号和老师的博客、学术论坛,尤其是开了什么学术会议,出题老师又发了什么论文,这都预示着出题方向,因为考研题是在考前一个月才出好的,这一个月老师的举动无不与试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去年开了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术会议,我立刻整列了比较文学的知识点,结果考题里真就出了一大堆世界文学的题目。
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课(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课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