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收费)

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收费

杜甫石壕留诗篇

刘若卿

在陕州区东部崤山脚下,有一处依山傍水的村落,安静中蕴藏着繁华,喧嚣中又透露着质朴——这里就是石壕村。石壕村夹在大山中间,东西一条沟是崤函古道,这里的人们依着道路建房,小村既像街道又像驿站。相传,古时经商的商人或去京城赶考的学子,夜行至此便会投宿。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战乱不断,沿途百姓民不聊生,深受其苦。石壕村更是古道中多灾多难的村庄之一,也是封建社会战乱的一个缩影。最能体现这一状况的诗篇,就是杜甫“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

资料图

01

西行暮投石壕村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恰逢唐王朝由盛转衰。公元758年,杜甫因房琯事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在今陕西渭南境内)司功参军。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东都洛阳已经被唐军收回,杜甫因有事到东都,经过崤函古道,一路上有感而发,写下多首诗作。

这年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20万兵力在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加上粮草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各自镇守。安庆绪、史思明几乎又要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叛军南下。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

因战事吃紧,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时年48岁的杜甫又从东都洛阳赶往华州上任。这天傍晚,杜甫沿崤函古道走进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这一场变故,是他眼中的一场“人间惨剧”。这让杜甫不得不提笔记录,将其所见所闻,写成《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该诗叙述了一户人家三个孩子全部从军,只剩老两口和儿媳,他们也没能逃脱征用的厄运,老汉翻墙出走,老妪只能跟着官军走了。诗人通过这一悲惨的事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02

高超的叙事手法

该诗可分为三段。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投”“村”三字都需体会。在封建时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连祸结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景象,为悲剧的上演提供了典型环境。清朝学者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是就头一句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其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其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老妇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使其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作者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03

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练,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风格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烘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景象。“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作者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

《石壕吏》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以话方式出现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之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清晰。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在古道上一路走来,诗圣杜甫不只写出了《石壕吏》一篇,而且写出了六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即“三吏三别”。这是反映当时在“安史之乱”中百姓生活真实情况的组诗,被称为“史诗”,是杜甫的代表作。杜甫通过这组诗,深刻展现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这组诗也体现了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笔力浑厚,文气充沛,意象广阔。而他又善于刻画描写,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描写中,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寓讽刺于叙事,更突出情感的真挚和哀伤。

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三门峡考研寄宿学校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