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生必看, 过来人细数备考过程中的“坑”, 是谁在炒冷饭
考研国家线已经发布,在整体分数线都在下降的趋势下,依然有考生落榜。这些考生没过国家线就意味着研究生与他无关了,如果侥幸过了B区的国家线还有得救,如果连B区国家线都没过那就真的彻底凉凉了。
这个时候总结复盘是必须的,尤其有的考生还打算二战三战的时候。大多数考生在一战的时候就是在学校里备考,那是既有本专业的学习,也有考研科目的学习,可以说两头大,考生兼顾不过来也是能够理解的。
所以大部分第一次没有上岸的考生就想着一定要二战,虽然有时想要证明自己的愿望更大,但不管怎么说,既然选择了二战就要好好准备。
但是每年还是有大量的考生二战都没有考上,这些考生中不乏有脱产考研的,他们有时就是踩到了坑,所以没有考上,浪费了时间也错过了最佳的就业的机会。
考研就是信息战,二战考研备考过程中的“坑”,你中了几条
第一个坑:视频课。视频课几乎是每个考生都绕不开的话题,每一个科目市面上都有不同老师的书和配套课,光是英语就有不下5个主流的英语机构在讲解。
教材和视频课是配套的,有的考生从一战事起就立誓要把全部的课程看完,再把书全部看一遍。可是往往到了11月份该做模拟卷的时候他还是在看这些课程,等到了二战的时候,考生还要把这些课程再从头看一遍。
这样来说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像英语这样 学科,单词课就可以完全不看,语法和真题的课程是必须要看的,而单词课的课时是很长的,有大量考生的单词书,前几页的笔记非常漂亮,可=越到后来就马虎。
第二个坑:把握做题时间。在整个考研考试当中,专业课、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其中英语时间尤其不够用。大部分文科专业的专业课试卷都有比较好答的客观题和字数较多的客观题。这时考生就有可能答不完题的情况。
每年都有因为没有答完题而遗憾落榜的考生,这些考生并不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牢,而就是单纯的没有把握好时间。
这样是非常可惜的,有的考生写字速度就是比较慢,就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有的文具店又提供了不把字写偏的尺子,这样写字速度就更慢了,而写字慢的二战生还是只复习单个的知识点而不考虑整体的试卷情况,那大概率还是会考不上。
考生复习追求完美是大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
第三个坑:追求完美。在备考过程中,有些考生充分发挥了强迫症的特性,一定要把笔记做得像印刷体一样,书上的知识点一定要全部摘抄到笔记本上,还有在看视频课的时候不放过老师的每一句话,恨不能把老师说的话全部都写下来。
有的考生在二战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笔记到底该怎么做了,到底是重新抄一遍还是不再做笔记了。笔者想说的是,有这样的时间还不如做一遍思维导图,把每一章节的重点按照图表的顺序来整理。
第四个坑:一成不变的学习计划。有的考生在一战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某种习惯,比如一定要在上午的时候背单词和做真题,下午的时候一定要看专业课。
这样的时间安排不能说不好,但是如果考生需要加强的是专业课,那么还把宝贵的上午和清晨用来背单词,那就是有点浪费。所以二战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没有固定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考生复习容易剑走偏锋,不要掉在信息战的陷阱里
考研考察考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有细节解释能力,也有多任务处理能力,也有解决复杂事件的能力。不单单是学生以为的考察知识点那么简单的,像英语阅读就是摘自国外英语论文,为的就是让考生提前适应读国外文献的能力。
有的二战考生知道了这一点就把源杂志期刊的论文找来,专门来研究,把以一直以来的英语的答题技巧全都放在一边。
可是这样恐怕又要剑走偏锋了,这样的堵题的做法还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也算是一个“坑”。还有因不规避之前的错误继续按照错误方式备考的,就叫“炒冷饭”。
所以有时说考研是个信息战,可有时不知道太多信息反而是件好事,一步步地稳扎稳打还是重要的,想要走捷径,或是自认为已经知道了考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话题:你对复习备考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