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调剂难度增大,多数学校拒绝校外调剂,广大考生:考研真难

2023考研调剂难度增大,多数学校拒绝校外调剂,广大考生:考研真难

国内考研现状:内卷+调剂

就在前几天2023考研国家线公布,国家线的作用就在于能否成为研究生。这就像我们高考时候的本科线,过了这条线就可以上本科,无法通过这条线只能选择专科。高于国家线大概率能够读研,低于国家线绝对无法读研。

落榜的考生不可能都选择再考一次,考研这么辛苦,很多人根本不想再试一次,所以调剂就成为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历贬值”的情况也愈发严重,因此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不少应届毕业生纷纷选择考研。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考研人数两年内增加了近150万人,虽然各大高校招生名额也在不断扩招,但远不及考生人数的增长速度。目前23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了一段时间了,除个别专业外,大部分专业也是顺势而降,多的专业则降了十多分。不过虽然大部分专业顺势而降,但复试调剂难度却明显有所增加。

复试线410分,调剂表被查看50万次!

我们常说考研国家线就是“生死线”,这个说法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是基本要求,不管是总分还是单科,只要不过线的话,都是不能参加复试的,足以可见其残酷程度。我们知道往年都会有初试400+进不了复试的情况,但是今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金融总分却被划到了410分,算是卷出了新高度。

除此之外,西北师范大学这所B区院校也是受到了广泛关注,要知道以前B区院校大火,基本集中在“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而现在这把“火”也烧到了西北师范大学了,截止到昨日这所院校调剂表被查看50万次,真正就是“初试我对你爱理不理,调剂我让你高攀不起”。

今年的调剂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点就是调剂的难度增加,分数线基本上都在下降,甚至个别专业下降了11分,这个幅度还是非常大。国家线的下降就意味着,更多人能够通过国家线参加考研调剂。大量的人准备走调剂这条独木桥,所以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去年国家线高能够参加调剂的人数不多,基本上调剂很简单。

第二点就在于个调剂的名额,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无论是学校实力不足,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来报考,还是学生实力不足都会导致名额拿出来调剂。但今年似乎国家线划的非常低,院校的第一志愿名额都已经满了,留给调剂的名额寥寥无几。

第三点也是和2022年不一样的情况,前几年因为疫情都由线下面试改为了线上面试。这导致调剂就不用再赶去院校的所在地,大大减少了来回往返的时间。这也导致了一个不好的情况,就是很多人成为调剂的海王。在调剂的时候选择了多所院校,这样的话就把其他的学校学生的名额占完了。

但是今年改为线下面试的也有不好之处,线下面试需要去院校本部报道来回的往返时间,路程,复试时间的冲突都会导致调剂赶不上时候,当然调剂也并不是随便乱调的,学科之间不能乱跨,还有一些名校明确说明不招收校外调剂。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每年在简章当中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的校外调剂。

校内调剂必须满足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研究生,才有参加调剂的资格。这一点就框死了很多人。毕竟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样的学校没有点胆量,还真的不敢当做第一志愿报考。

所以很多人想说等第一志愿报考一个双非院校拿到400多分的成绩,再考研调剂去一个985院校,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考研不热门的时候,还可以存在。在现在考研及其内卷化的今天,已经很少出现。

绝大多数落榜的学生都会选择调剂,毕竟家长,学生都无法经历再考一次的风险,考研之路是漫长又困难的。学生需要忍受住孤独的折磨,身体的劳累等等,再加上再来一年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选择调剂绝对是明智之举。

即使高于国家线,也并不意味着都能顺利进入第一志愿的复试名单,还要结合你的排名和位次及招生人数,来综合与确定是否进入下一关。但是能够进入一志愿复试名单的只有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落榜。

考生:考研真难!

逃离内卷+拒绝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