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研究生院(人大研究生院招生网)

人大研究生院,人大研究生院招生网
  通过以上四点便可轻松弄清研修班和在职研究生区别,随着岗位对学历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考研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在培训机构的推荐上,高途考研凭借着高性价比以及科学的教学模式,深受学员的喜爱。  554 考研怎么报培训班?选好培训班让你考试更轻松

距离答辩还有24小时

对汇报PPT做最后的修改

距离答辩还有18小时

到线下答辩会议室进行现场演练

逐一测试设备

距离答辩还有10小时

确认答辩的所有材料

和同组答辩同学和秘书约定出发时间

距离答辩还有1小时

整装出发,前往会场

调试设备,调整状态

距离答辩还有10分钟

进入会场,一切就位…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云上”答辩的

一个生动场景

疫情期间,答辩之外

人大研究生的在线学习又如何保障?

本轮疫情以来

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和研究生院聚焦

在线教学、答辩、服务

保障了研究生招生

培养、学位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团结一心、履艰“课”疫

01

答辩在“云端”

体验不一般

5月11日至25日,一场场特殊的博士学位论文“云上”答辩在公共管理学院有条不紊地举行,50余位博士研究生一路披荆斩棘,顺利通过答辩,即将被授予博士学位。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将从5月初陆续展开。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根据学校安排,学院决定采用学生线下汇报、专家线上评审相结合的形式完成这次特殊时期的论文答辩工作。

为了保障此次线上答辩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为参加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提供服务保障工作,各位教务老师更是发挥线上办公优势,及时高效地回复大家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答辩学生群和答辩秘书群,提供线上选票制作模板、答辩技术保障教程,协助预定线上线下会议室等工作。虽然相约“云端”,但仍然保证了答辩的流程规范和内容高质量。

5月11日下午,第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议正式开始,同时也拉开了学院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博士学位论文集中答辩的大幕。在之后的十余天里,近30场答辩活动接续进行,各位同学以最佳的状态汇报了凝聚着自己辛勤汗水的学术成果,各位专家也以最高的标准对大家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议,尤其在答辩决议撰写环节,老师们更是一丝不苟,反复斟酌推敲,有时甚至为了一个字、一个词的使用是否恰当而讨论良久,无不体现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线上答辩现场

“云端”答辩后同学们发的朋友圈

02

研究生导师

线上云指导

老师在疫情期间和我们保持密切联系,指导我们开展论文写作,悉心疏解我们的心理压力,竭力为我们排除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疫情防控骤然加紧,我们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不安,但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不仅能如常完成任务,排解学业压力,还获得了更多归属感。真的非常感谢老师!

在线上教学的要求下,研究生院严格按照学校部署,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通过开展线上指导等方式推动对研究生的指导责任落实到位。导师们按照学校要求,及时联系每一位研究生,加强关心关爱,做好思想引导,每周和研究生开展线上指导和交流,确保对研究生的指导责任到位。

其中,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冯惠玲通过组织线上“学聊”活动,在一对一指导之外,与所指导的博士生进行定期的集体交流;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通过每周组会和一对一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进展和求职就业等情况,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动向,及时询问学生在疫情期间是否遇到困难、是否需要帮扶等,并尽其所能给予指导和协助;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峰坚持每周召开线上组会,对每位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指导,详细辅导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和线上调研,督促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克服困难有序推进研究计划,尤其对毕业生的论文改进和就业方向做了重点指导;哲学院教授张霄每周和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在线上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指导交流会,把哲学推理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导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演练适合案例教学的哲学游戏;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通过线上会议关心叮嘱师门12位硕博同学,提醒大家配合学校和学院的疫情防控措施,遵守学校的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务必做好个人防控。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举办了“学术云充电”系列讲座,教授何虎生担任本系列讲座的首位主讲人,作了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累计600余人次参会,获得热烈反响。

在疫情严峻的当下,正是因为有导师们的保驾护航,才能使得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业平稳有序进行。

03

履艰“课”疫

切实保障云上课堂

疫情虽阻断了师生见面交流的步伐,却抵挡不了云上教学、学习的热情。研究生院积极响应学校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在线教学,确保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此期间,学校采取多措并举的形式,全力进行保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一对一服务学院的教学沟通群

同学们在线聆听指导

自5月6日起,研究生院开始执行“研究生线上教学日报告”制度。根据各学院每天报告的线上教学情况以及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院形成良好互动,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积极建立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督导检查制度,同时鼓励教学创新,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控制教学节奏和秩序。

面对疫情对教学带来的不利冲击,学校老师们积极地做出调整,充分开拓多元课程形式、多彩教学方法,切实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以自我之行动构筑研究生教育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04

无微不至的全方位保障

一路“研”途有爱

组成疫情专班,加强组织领导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第一时间组成疫情专班,每天召开线上专题会,传达学校疫情防控调度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疫情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研究生院疫情专班会议图

除了在教学方面执行“研究生线上教学日报告”制度以外,还建立了“研究生工作日报告”制度,每天收集各学院线上教学、论文答辩、思想状况等整体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激发师生学术热情

为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一扫疫情阴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公众号“人大研工”推出“学术荟”专栏,每日向全校研究生推出各院系学术讲座;推出“我的论文致谢”主题征文,引导广大研究生学子不忘初心梦想,践行学术科研精神;推出“RUCer防疫志愿故事”专栏,宣传各学院研究生学子榜样;推出“我的一天”专栏,引导研究生同学们在外界的“变”中把握自己可以掌握的“不变”,告别浮躁、静心学术。

此外,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起了研究生朋辈支持社工小组,帮助研究生缓解情绪焦虑。“向阳生长”情绪管理支持小组侧重对情绪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习管理情绪的有效技巧;“职道你的美,跑赢求职季”生涯规划小组侧重于帮助研究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各学院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办线上讲座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充分调动同学们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学院的名家名师、杰出学者在关键时刻发挥带头作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场又一场学术盛宴。各类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线上讲座与活动,使同学们不出校门,也能拓展视野,启智润心,始终保持着对生活、文化、和学术的热情与向往。

以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为己任

尽心尽力解决难题

自本轮疫情以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第一时间组成驻校团队坚守在学校一线,居家办公的同志们组成后方保障团队,线上线下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关心关爱每一名师生,尽心竭力解难题。

对此,成立对特殊群体、困难群体面临的各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与持续关注的工作专班。为避免毕业生面临学业与就业双重困难,研究生院积极建立困难群体台账,协同学工、就业部门与各学院,及时共享数据,重点保障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业进展。同时,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畅通反馈渠道,开通7个24小时咨询热线,覆盖招生、培养、学位、综合等研究生各方面工作,以确保师生需求得到迅速回应;除此之外,领头建立了30多个微信群,一对一服务学院,其中包括努力简化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与实施方案,切实提供便捷服务,落实研究生材料线上审核、答辩材料使用电子签名等事宜;与各学院主动联系,为夏令营线上活动方案制定与具体实施提供支持与服务。

与众不同、让人难以忘却的毕业答辩

和蔼亲切、认真负责的老师

以及温暖相伴、同舟共济的人大

为夏天温暖的抗疫记忆

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疫情终会退散

我们静候团圆

人大研究生院(人大研究生院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