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考研(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

复旦大学考研,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2年12月21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八周年纪念会顺利召开。在温馨欢快的气氛中,与会者共话项目成立八年来累积、凝聚的点滴成果,也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寄予了美好愿景。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首先致开幕辞。他简短回顾了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八年来的历史与成果: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哲学学院与外文学院的103位复旦学生通过该项目接受了系统的法语学习和学术训练,其中又有近一半的学生已赴或将赴法国攻读博士学位。他感谢参与本项目的法方三十余名学者与复旦大学来自四个院系的众多同仁的倾心投入。

大家欣赏了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和中文系共同出品的“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八周年纪念影片”。影片实地采访三十余位参与项目的师生,展示了他们通过该项目获得的经验与看法。影片首先介绍联合培养项目的主要组成板块: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项目邀请上海法语联盟授课,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使法语零基础的学生达到欧标C1水平;在学术方法的训练上,巴黎高师派出外教,极好地培养了学生学术阅读与学术写作的能力;在专业知识的提升上,项目每年邀请巴黎高师教授来复旦开设研讨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人文基础,为他们了解法国的学术研究前沿提供了平台。此外,复旦毕业生到达法国之后,项目也在联系导师、安排住宿、促进学生融入法国博士生群体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随后致辞。他向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者、教师、工作人员以及法方学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也向参与这一项目并即将成长为青年学者的学生表达了祝贺与鼓励。他指出,这些学生在完成自己原本的硕士学业的同时,还要完成“联合培养项目”所设置的高强度的基础法语学习、文史哲法语研讨课、学术法语与学术方法论等训练培养内容。就培养体量和培养的严格度而言,这些学生几乎相当于多修了一个硕士学位。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之下,他高度肯定“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有力推动了中文、历史、哲学、外文四个学科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育以及文科的创新发展。最后,他由衷期待“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能一步步成为21世纪人文领域的“中法大学”。

随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Séverine BOUÉ(白丽娜)致辞。她首先表达了自己得以参与“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八周年纪念活动的荣幸,认为这是中法两所高校之间极具示范意义的合作:巴黎高师是法国最顶尖的高等学术机构之一,曾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与菲尔茨奖的获得者;复旦大学则是中国一流高校之一,跻身C9联盟,在世界高校排名中亦位于前一百名。她指出,两校之间的联合培养项目,即使受疫情影响,依旧能以灵活的方式开展与继续。最后,她祝愿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在未来恢复线下模式,将它们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项目管委会总负责人黄蓓则向大家做项目八周年总体情况与主要成果介绍。2014年9月,经过两年各方协商与筹备,金光耀教授领导的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Michel Espagne(米歇尔·埃斯巴涅)教授领导的巴黎高师文化迁变与传播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确立了两所高校的人文学科培养项目,合作范围覆盖中文、历史、哲学、外文四个院系,合作内容则包括人才培养、学者互访、学术研讨与学术出版四个方面。2018年6月,该项目上升为校级合作项目,而“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属于两校合作之间的人才培养项目,它进一步包括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复旦硕士阶段培养,第二阶段为以巴黎高师为中心的法国博士阶段培养。学生硕士毕业后,或通过申请CSC奖学金资助,或以自费的方式,赴法攻读博士学位。这一联合培养项目,突破了传统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的三个局限,即:突破语言局限,使学生同时具备中文与法语的语言基础;突破院系壁垒,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人才;突破国界分割,构建中国硕士培养与法国博士培养这一前后相续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为实现这一高水平目标,不同机构组织与人员鼎力合作。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帮助下,项目实行学分转化制:项目班学生的法语成绩取代英语,成为第一外国语成绩,而法国学者的学术研讨课成绩,则可转化为总计六学分的专业选修课成绩,从而让学生得以更为专注于项目框架内的学术训练。复旦大学国合处则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提供了珍贵的学术平台,将人才培养与两校间的其他合作项目如学者互访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李宏图教授、莫伟民教授、袁莉教授与黄蓓教授组成的学术指导团队在项目招生与留法学生遴选首尾两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了项目学生优秀的学术水准。上海法语联盟则为大部分零法语基础的项目班学生量身定制了三年高质量法语课程,合理安排进度与密度,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法语基础。为帮助赴法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以最快速度适应法国的学术体制要求,高师派来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外教承担学术方法训练,教授学生掌握分析性阅读与学术写作的方法,磨炼其问题意识。最后,项目班每年会邀请五位法国学者,确定研讨课主题,在原则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及跨学科视野。为了保证学生的法语能力得到不断训练,全部课程坚持以法语授课,但在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课程内容得以消化吸收,来自不同院系的几位教授则共同参与课程翻译。

就成果而言,八年间,“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103名学生,其中51名已经或即将赴法攻读,注册学校覆盖包括巴黎高师在内的多个法国一流高校与科研院所。项目班跨学科的视野,也促使学生在博士论文选题方面具有多样性;这些学生有意识地打破学科壁垒,践行着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深度沟通。在这一过程中,米歇尔·埃斯巴涅教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帮助学生联系导师,提供机会让学生适应文化环境,介绍相关学者与机构,定期召集学生展开交流,等等。截至2022年12月,赴法攻读博士学位的项目班学生,已有五位通过了博士答辩,其中一位已回到复旦大学任教,未来将有更多的青年学者从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巴黎高师文化迁变与传播研究中心(labex TransferS)主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主要发起人米歇尔·埃斯巴涅致辞。他从赴法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博士论文答辩情况、中国学者在巴黎高师开设讲座以及结集出版情况等角度,详细介绍了相应数据,指出两校之间合作项目的深度与广度是空前的,凝聚了方方面面诸多人士的智慧、力量与热情,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巴黎高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感谢每一位参与该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及学者,感谢参与项目的学员,期待他们为法国的人文学科研究带去新的视角,并相信他们未来一定会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随后,参与“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的四院系负责人也分享了他们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刚分享了项目起步时所遭遇的困难,譬如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初期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这一项目最终在八年之间结出了累累硕果:中文系的学生积极参与这一项目,不仅是比较文学,其他专业如古代文学、文艺学的学生也同样在这一过程中拥有了国际视野与跨学科、跨语言的能力。具体而言,中文系计有35位学生被选拔进入前四届的“人文硕士班”,14人已前往法国从事博士研究,另有4人明年即将留法。已有2人取得了巴黎高师文学博士学位,其中1人已返回复旦大学中文系执教。他感谢所有为此项目的成功付出努力的同事,祝愿这一项目蒸蒸日上。

历史学系系主任黄洋则首先回顾了中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情况:尽管历史学科试图进一步拓展法国史研究,却受限于语言等技术条件,无法得到进一步展开;“复旦大学-巴黎高师联合培养项目”恰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历史学系有20名学生参加了这个项目,其中有4人赴法国攻读博士,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另有2人即将赴法读博士。他感谢项目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希望这个项目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背景的人文学者。

哲学学院副院长张双利则回顾这八年间哲学学院在该项目中取得的成果,指出共有33名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之中。这些学生从复旦毕业后,有4位进入巴黎高师继续深造,另外还有5位同学进入巴黎一大、巴黎十大等法国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她进一步梳理了哲学学院在法国思想领域的研究传统,并表示将持续鼓励优秀学生参与项目之中,进一步深化与巴黎高师及法国高校的学术合作。

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指出巴黎高师在法国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上所起到的巨大影响,认为复旦学生能够借由这一项目进入巴黎高师攻读博士学位,不可谓不幸运。外文学院目前有21名学生被高师班录取,5人获推荐赴法读博,其中有2人已通过答辩,获得巴黎高师的文学博士学位。此外,他回顾了外文学院自2017年以来为这一项目作出的贡献:八位教授、副教授为该项目做了十七场讲座,法文系的多位青年教师则每年为法方来华的教授讲座提供现场翻译,外文学院的法籍青年副研究员Gaultier Roux(鲁高杰)亦长期担任该项目的学生论文写作指导教师。最后,他衷心祝愿这一项目越办越好。

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卢丽安分享了自己与法国的不解之缘。她高度赞扬两校之间人文学科交流覆盖学生教育培养、学者互访、学术研讨、学术出版,指出这是复旦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最为深入的典范。她代表复旦大学,感谢长期参与、推动这个项目能继续发展的老师与同学们,感谢巴黎高师的团队,尤其是感谢参与指导复旦毕业生进行博士研究的巴黎各高校的教授们——复旦大学诚挚希望能借由本项目来建立与巴黎著名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后,她邀请参与本项目学术工作的法国教授学者们来访复旦。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则介绍了研究生院对联合培养项目的帮助与支持,譬如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可、博士候选人推荐工作机制等。此外,研究生院也为人文硕士班的FIST课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助。他最后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研究生了解、关注并选择加入“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期待更多的博士生从巴黎高师顺利毕业,为中国、为世界累积优秀的人文学科青年学者资源。

巴黎高师文化迁变跨学科创新科研基地(EUR Translitteræ)中国项目主管XIAO Lin(肖琳)分享了自己在巴黎高师工作的个人视角。她表示,在巴黎高师,在米歇尔·埃斯巴涅教授的带领下,Translitteræ文化迁变跨学科创新科研基地已经连续6年迎接了三届来高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复旦优秀毕业生。从博士选题,到人文学科素养,甚至他们初来乍到就已经娴熟道地的法语沟通能力,复旦学生种种优异的学术表现深受巴黎高师教师、同学们的夸赞和好评,他们也是参与项目的法国高校师生理解中国的一道最直接的窗口。她由衷希望在2023年,巴黎高师与复旦大学能够重拾被疫情搁置的线下学术研讨。此外,她亦介绍了项目学术书稿出版情况:TransferS研究中心和Translitteræ科研基地先后出版了百余部学术书稿,近三年出版领域扩展到优秀博士毕业生答辩论文以及博士生研讨工坊会议论文集;其中与中国项目直接相关的有近二十余本,出版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后,她祝愿项目能够进一步发展,巴黎高师与复旦大学两大名校共创辉煌。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博士生、第二届“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成员赵明节分享了自己参与项目的个人经历,这一经历也能代表项目班其他成员的经历。他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加入项目的第一年所遭遇的语言学习挑战,但他得益于量身定制的密集法语授课,最终从零法语基础达到可以理解法国大学授课与法语写作的程度。其次,在加入项目的第二年,他与其他硕士班的成员一起接受了法语学术研究的训练,提前熟悉了法语学术研究的规范与要求。在加入项目的第三年,在埃斯巴涅教授的帮助下,他得以联系自己的博士导师,确定博士论文选题、申请CSC奖学金、筛选并阅读参考文献等。最后,他由衷感谢黄蓓教授与埃斯巴涅教授为项目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最后,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首届“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成员秦振耀分享自己从学、从教的个人经历,指出“润物细无声”式地培养一位真正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跻身国际学术共同体的青年学者,是一项需要耗费巨大心血但非常值得推崇的事业。他为此感谢每一位为该项目的成功而默默奉献的人,并希望借助在母校母系任教的契机,成为护持着“联合培养项目”继续前行的诸多教师中的一员。他特别提到,做好学问必备的是沉潜的心志、开放的视野、灵活的方法以及同侪协作的精神,而这些都是“联合培养项目”不断引导学生去获得的品质。他希望能将“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的新学风一代代延续下去,希望一个凝结着两大学术传统、共享着开明学术意识的青年学术团体能凭借着贯通中西的学养和话语能力,成为给中法学术共同体带来新视野、新问题、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一支无法被忽视的新兴少壮力量。

时间飞逝,持续两小时的“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八周年纪念会逐渐走向尾声,但此刻的结束只是一个暂时的句点。在它面前所铺展开的,是两校间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光明未来:复旦大学与巴黎高师将进一步精诚合作,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联手培养具有国际眼光、跨学科视野和学术话语联通能力的青年人文学者,“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将迎来它更加美好的第二个8年、第三个8年……

来源 |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排版 | 昕昕

复旦大学考研(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