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考生确定了要考研后,面对的就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了。首先考虑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考,本校还是名校?

确定考研后,接下来,你需要考虑的便是继续选择本专业,还是跨考新专业。无疑,考研选择本专业的把握性要大得多,也容易得多,而跨专业考研的成功的比例相对是较小一些的。一般而言,除非是特别想换专业,并且对你所感兴趣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功底,放弃本专业跨考并不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放弃,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新的学科知识、新的学习方法,不是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而因为面临种种这样的情况,跨专业考生会处于劣势,因此,如果非要跨考,那么你所选择的新专业最好是曾经修过的第二学位。总的说来,平时关注较多,或者与本专业关联性很大的专业,复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容易,跨考的难度也不会很大。

文科属于社会科学,理工医科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学习和研究虽也有某些共同点,但总体来看是迥异的:首先,文科的思维方式比较活跃,灵活自由,感性,而理工医科的思维方式规范、理性。因此文科生选择理、工、医科很不占优势。其次,文科专业靠长时间的积累,理工医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文科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专业内在的理论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种悟性。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理工科和医科专业虽然都属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性强、应用性强、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规范,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最好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之间的互换,是专业重新选择里难度系数最小的。大的学科门类一致的情况下,学科内的知识是相通的,学习方法模式比较相似,因而挑战系数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跨专业选择的风险度较高,保守起见,考研选择本专业为宜。当然,勇敢的自我挑战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尝试跨专业的成功。

学校的选择–本校还是跨校?名校还是非名校?本省还是外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部分的考研者都希望所报学校是好学校、名学校,至少也要比自己的学校所处地位高。与跨专业类似,跨校考研难度普遍高于本校考研难度,名校考研难度高于非名校考研难度,报考外省的难度高于报考本省的难度。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得与学校学科建设情况结合起来看。

在学校的择取上,若纯粹为学历而考研,可以跨校,选择名牌,但牺牲的可能也大,要面临很高的风险;若纯粹为专业深造而考研,可以不必过多考虑学校是否为名牌,只需考虑要考的专业在国内的排名情况。名校学生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会占有更大优势,而非名校学生,或者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则可能不那么顺利,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另外,理工科院校对文科院校学生的择取存在一定限制,文科院校也对理科院校学生的择取存在一定限制。

选择学校时,该不该选一所”名校”?这是令许多考生头疼的问题。虽然很

多考生选定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应该报考哪一所学校呢?面对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学校报考人数不一样,录取比例不一样,竞争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究竟应该选择”竞争惨烈”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名校,还是选择相对轻松犹如”阳关大道”的普通高校?

“名校情结”,是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

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这种倾向甚至会持续影响考生的报考选择。所谓”名校”,是无论从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来看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它们对考生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从心理机制来看,考生”名校情结”的背后是高成就动机的驱动力,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强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喜欢设置较高挑战性的目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运气来获得成功,这对于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利;从集中复习的效果来看,一部分有”名校情结”的考生,由于目标明确地集中于少数几所”名校”,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

跨专业跨院校考研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确定性–学校的不确定性、专业的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的实力。考生需要了解对所选专业的研究领域是否熟悉,对自己所跨的专业自己有没有认真学过,学的过程中是否能消化吸收等,综合分析自身能力才能应对跨专业的实际问题。

有的考生自身能力有限,考很多年还在200 多分打转,这是能力问题,不是机遇问题;如果考生的考分离最后的录取分数线差得不多,可以再试试,找一找原因,查缺补漏,再努力一点往往就能考上;有的考生总分是够了,可是每次都栽在数学或者英语上,这是思维方式的限制问题,如果多次尝试仍是这样的结果,考生最好重新审视自己。因此,想要跨学校考名校的同学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此基础上一鼓作气,将考名校进行到底。

选择了名校,那么就应该选择良好的心态。考研七分靠实力,三分比心态,

这已经成为常理。良好的心态不仅为复习增加成功的砝码。

我国共有各类高校1000 多所,考生在报名时,最好查查该校的科研实力、

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还要看看该校历年报考的人数、录取的比例、分数等,预测一下报考该校竞争的激烈程度及自己在众多报考该校的考生中的排位,分析自己距离该校录取分数的差距和需要再努力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

在这一点上,很多名校的有些专业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譬如中国人民

大学的哲学系,一般初试成绩过线就可以上,而相对北大哲学就竞争激烈得多。虽然全国十几万个硕士点中只有极少数硕士点公开提供部分信息资源,但是类似招录比(包括实际录取中有多少人属于保送,多少人属于调剂)、导师研究方向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