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万人考研!近400万人注定落榜,如果落榜你还会再战吗?
2023年考研数据出炉,全国各院校共有474万人报考,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录取率却低得可怜,不到百分之20,换算下来上岸人数不会超过95万,也就是说有380万人注定落榜,如果落榜你会再战吗?
为什么考研?
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奔走研途路上的人都问过自己。编者搜罗总结了一下,无非这三种原因:1.喜欢读书,想做学术研究。2.想提升学历,为了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3.不知道毕业后干嘛,随大流考研。
这三种考研理由中,第一种非常少,第二种较多,第三种则是最多的。而能考上研究生的也主要集中在前两种,第三种基本就是凑数的,注定落榜的考生中绝大多数也是这类人。
考研很苦,相信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懂。无论严寒酷暑,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守候在图书馆门前等待开门,备考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节假日的,生怕时间不够用,要是哪天因为什么事耽搁了学习,估计内心能煎熬痛苦很久。对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则更是煎熬,因为他们面对的压力更多。
为什么考研,我想大多数人还是想通过提升学历来为以后获取一份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尤其是再战的社会考生,他们见识了社会的残酷,才更明白读书的可贵。
就业形势严峻倒逼考研难度越来越大
现在的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句话是这样说的“3000块你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能招到一大批大学生”。现实往往比段子更残酷,不需要3000块,2000块足矣。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临聘人员和公益性岗位工资大多在2000左右,却有着无数大学生抢着要,因为大学生太多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可是国内院校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报考人数又在逐年增加,2018年考研人数是238万,2023年是474万,5年时间翻了一倍。大学招生的增速远远比不上考研报名增速,竞争是越来越大,上岸的几率是越来越小,孤注一掷的投入考研,真的是最优解吗?
工作还是再战?
2023年,会有近400万人考研落榜,工作还是再战?这会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困难选择。
如果选择工作,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喜欢的工作?经历了社会的锤炼之后,万一以后又想考研,届时面临的竞争会越来越大,在职考研疲心劳神,贸然辞职考研,很有可能换来的是一年时间的浪费,进退维谷。
如果再战,如何调整心态将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其次是来自家庭等各方面的外在压力。当你学习疲惫的时候,看见昔日的同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享受生活,而自己还要青灯古佛的啃书,你是否还静的下心来学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很多再战的考生在考试前2个月选择了放弃,因为彼时压力到达了顶点。
目前来看,考研的形势只会越发严峻,报名的人还会增多,一方面是本科生只增不减,另一方面,现在各地都陆陆续续清理编外人员,越来越多没了“饭碗”的往届大学生也挤入这条拥挤的赛道,如何抉择,真的很难。
上岸就万事大吉了?也不一定,竞争无处不在
刚刚上面提到了,很多人想通过提升学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可是3年后将面临的是近100万研究生同时毕业,此外还有博士毕业生和未就业的往届研究生,竞争同样不可小觑。光靠提升个人学历来获得好工作,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还是有不小难度。
前两天上了热搜的“研究生送外卖”相信很多人也看到过,四川大学的哲学硕士陈涛,38岁了还在送外卖,当过记者、做过公关,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名牌大学毕业却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据某外卖平台统计,有近7万研究生在送外卖,由此可见,好学历是敲门砖,但不是人人都能敲得开那所理想的门。
考研是一条出路,也肯定是一条好出路,但不是每个人的出路。我希望大家都能考上,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何取舍才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勇气,望大家都有个好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