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研究生网,暨南大学研究生网官网
4、需要了解机构的收费标准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第二个转折点了,考研成功之后,自己得人生才能更加精彩,因此很多同学对于考研还是相当重视的,在考研之前,也会纷纷了解各种补习班的情况,多进行补习,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而市面上的考研培训机构是相当多的,这也导致很多同学并不清楚该如何进行选择,毕竟选择错误,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错失成功的机会,因此考研补习班那个好就成为了很多同学比较关心的问题。
考情分析系列来啦,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会整理国内各大院校的新传博士招生情况,包括招生人数、申请考核条件、复试比例、复试办法、博导介绍等内容,同时心传考博也会持续关注2023的博士招生简章,及时为大家更新招生信息。
今天,是暨南大学专场哦!
#
阅 读 索 引
1.招生人数
2.报考条件
3.招生方式与相关要求
4.材料审核
5.复试与拟录取
6.学制与学费
招生人数
2022年:21人
2021年:15人
2020年:17人
2023预计招生名额:22人
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为拟招生计划,即直接攻博、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与统一考试四种招生方式的拟招生总数,学校将视初复试成绩予以适当调整。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四)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名。在职人员报考,复试时需提交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辞职证明。如被录取,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学习。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五)考生若持国(境)外高校学位证书,须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试时须提交认证书。
(六)两名报考学科专业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七)身心健康,达到国家体检与学校心理测试要求。
(八)考生均须承诺自己的报考信息真实有效。否则,学校将取消考生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九)报考学术条件:
1.科研方面
2018年以来,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或高层次外文学术期刊(SSCI、A&HCI)至少公开发表1篇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不包括会议综述、人物访谈等非学术性文章),且文章的署名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其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
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术论文均需提供复印件,英文期刊论文需提供科技信息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检索证明。
2.外语水平方面
大学英语6级450分以上,或专业英语四级合格,或雅思6分以上,或托福75分以上,或GRE305分以上。
3.除上述要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外,另提交一篇独立撰写的论文(发表与否均可)。
本专业在材料初审时,只受理符合以上条件的申请人材料。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的其他相关材料作综合考察参考。
特别提示:报名时,不要求选择导师;待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再选择导师。
招生方式与相关要求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要求,2023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四种:直接攻博、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与统一考试。直接攻博、申请审核、硕博连读录取类别为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类别可为定向,专项计划按照国家计划执行。为让考生及时了解各类招生信息,学校实行分时分类报名录取,先举行直接攻博、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的报名与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再开展统一考试的报名录取工作。
重要提示:通过年度招生计划审核且具有招生指标的博士生导师可自主选择招生方式。
(一)直接攻博。
1.招生对象:已获得2023年硕士推免生资格,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博仅限于学术学位专业招生。
2.直博士生招生工作安排在每年9月份,与当年度推荐免试工作同步进行,其接收日程安排与硕士推免生接收工作一致。
(二)申请审核制。
考生网上报名后,提交学校规定的申请材料,审核通过者,直接参加专业面试,择优录取。1.招生对象: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往届硕士,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名。录取类别为全日制非定向。
2.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12月1日,请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招生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申请审核制。
3.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份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自本科起);
(2)一份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须就读单位盖章);
(3)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应届生);
(4)一篇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代表作;
(5)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6)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7)两封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8)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9)政审表(可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4.材料提交时间与方式。
考生须将上述材料按序整理成册,于2022年12月2日前向报考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递交或邮寄两份,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则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
5.材料审核。
2022年12月9日前,学院组织本专业不少于7位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分别给出外语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潜力三个方面的成绩(总分300分,每部分100分)。实行每位导师独立评分,分别去掉单项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各项平均分,再计算总分。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复试名单。
6.审核成绩及格要求。
每个方面审核成绩不得低于80分,审核总成绩不得低于240分。否则,不予通过。
7.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如被录取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学习。如若不能按规定以全日制非定向方式攻读,则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
(三)硕博连读。
1.招生对象: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暨南大学非定向学术型在校硕士生,一年级在校硕士生、延期毕业者不可申请,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博连读只允许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学硕士生申请,其他专业学位暂不采取硕博连读方式选拔博士生。
2.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12月1日,请登陆暨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硕博连读。
3.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份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一篇学术论文代表作;
(3)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4)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5)两封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6)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7)政审表(可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8)各学院招生工作细则要求的其他材料。
4.材料提交时间与方式。
考生须将上述材料按序整理成册,在2022年12月2日前将申请材料(纸质版)通过EMS或顺丰快运寄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递交或邮寄两份,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将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则取消学籍。
(四)统一考试。
1. 招生对象:符合第三条基本报考条件者,均可报名。科学学位各专业仅招收录取类别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录取为非定向的考生(含在职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学习;如若不能按规定以全日制非定向方式攻读,则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
2.网上报名时间: 2023年2月21日-4月21日,请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招生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统一招考。
特别提示:报考前,请各位考生特别留意各专业及导师通过申请审核制与硕博连读方式已招生的情况。招生指标已完成的专业,则不再通过统一考试方式招生。
3.初试时间:2023年5月8日-9日。
4.初试科目:外国语、两门专业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
5.复试须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应届生);
(2)一篇学术论文代表作;
(3)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4)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5)两封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6)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7)政审表(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上述材料请按序整理成册,具有复试资格考生提交两份至学院的研究生管理部门,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将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则取消学籍。
(五)报名考试费。
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名考试费为200元/人。考生须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只完成网络报名,没有缴纳报名考试费的,本次报名无效。完成报名流程后,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材料审核
1.学院将根据招生简章,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组织本专业不少于7位专家对符合基本条件的申请材料进行外语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潜力三个方面(各100分)的审核、评分,并按得分高低确定复试名单。
2.材料初审时,“研究潜力”方面的得分按如下原则计算
(1)凡符合科研条件者,“研究潜力”基础分计80分;
(2)在基础分(80分)上,按论文重要性进行加分,《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以及SSCI、A&HCI论文每篇加10分,其他CSSCI期刊论文每篇加6分,CSSCI扩展版每篇加4分,其中,申请人为论文独立作者按100%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按80%计、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按60%计。基础分与加分合计100分为“研究潜力”计分上限。
3.审核成绩及格要求。外语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潜力3项总分为300分,审核总成绩不得低于240分,且每项得分不低于80分。否则,不予通过。
复试与拟录取
(一)时间与方式。
1.申请审核制与硕博连读的复试工作于2022年12月下旬完成。
2.统一招考的复试约在2023年5月中下旬举行,详见我校研招网与各学院通知。
3.复试以面试为主,可视需要实行笔试。
4.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每人不少于15分钟学术情况汇报(PPT形式);
5.不少于7位专业导师对考生进行面试,独立评分,分别去掉单项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各项平均分,再计算总分。
(二)成绩与拟录取。
1.初试(或材料审核成绩)与复试成绩权重分别为50%。
2.复试范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0%,不高于300%,超出复试比例范围须报研究生院审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上线人数低于200%的,可按实际比例复试。
3.以专业或研究方向为单位,按初试成绩(或材料审核成绩)与复试成绩相加后的总成绩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师生互选。
博导介绍
曹轲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新闻文本分析
近期论文:
1. 我国媒体智库发展的挑战与进路
2. 主流媒体入驻视频号直播的探索与启示
3. 应急传播能力:加速融合及系统升级
陈平 教授
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遗产传播学
陈平教授长期致力于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特别是国际民间艺术的保护、研究与交流、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国际民间艺术与跨文化传播、中德文化艺术与青少年教育等。近年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遗产的当代应用与活化、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中华文化走出去、以《传承的力量》为讲座主题,以文化遗产为研究核心,在全国高等院校开展学术讲座,并提出“用好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主张。
陈伟军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新闻业务、文化产业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核心价值观传播视阈的新媒体文化建设研究”(17BXW009)
近期论文:
1.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赋能策略
2. 计算社会科学时代场景内涵的再认识
3. 白描勾勒:新闻简笔表真意
4. 新闻语言的力度、温度和锐度
5. 具象化:新闻中的场景再现
陈致中 教授
招生方向:媒介与经营管理、媒介与效果研究
科研项目: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为平台”
近期论文:
1. 传媒经营管理教育研究综述与发展现状
2. 品牌协同创意理论综述与研究前瞻
范以锦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传播实务
近期论文:
1.2021年传媒事件点评
2.主流报纸事业属性坚守与市场资源配置探研
3.有些媒体融合是伪融合
4.智媒时代内容生产对媒体商业模式构建研究
甘险峰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新闻理论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新闻摄影七十年”(19AXW004)
近期论文:
1. 默契与错位:“十七年时期”新中国摄影的苏联影响
2. 方式、观念与权力变迁:个人摄影的自我镜像表达
3. 5G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媒体融合的新发展——2019年中国新闻业事件回顾
赖凯声 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社会心理学、新媒体健康传播、大数据与舆情社会治理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信任体系建设研究”(18ZDA165)
近期论文:
地理舆情:大数据时代舆情研究的新路径
李红 教授
研究方向:符号学、视觉修辞与华夏传播研究、互联网符号、网络舆论研究
《视觉传播研究》(集刊)副主编;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文化与符号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林爱珺 教授
研究方向:传媒法与新闻伦理、风险沟通与应急管理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与法规”(18ZDA308)
近期论文:
1. 全球数据资源争夺与风险防范
2. 数字媒介依赖的新表征与伦理反思
3. 网络暴力狂欢的反思与规制
4. 信息熵、媒体算法与价值引领
5. 网络玩梗背后的表达失语与价值观消解
林如鹏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近期论文:
“算计”与计算:舆论传播的另一种诠释
林仲轩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国际传播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技术赋能与残障人群体的社会融入研究”(19CXW037)
近期论文:
1. 多元控制与有限自主:“平台—消费者—劳动者”框架下的游戏陪练师劳动实践
2. 技术的应许与脆弱不安的生命:残障者的互联网工作实践
3. 互联网背景下残障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
4. 图像的政治前提与显现空间——基于身体表演的视角
刘涛 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传播、视觉修辞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机制研究”(21VMZ004)
近期论文:
1. 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 “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
2. 公共修辞:话语实践中的公共利益及其修辞建构
罗昕 教授
研究方向:媒体融合、网络社会治理、网络舆情、网络新闻实务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19ZDA332)
近期论文:
1. 媒介化治理:在媒介逻辑与治理逻辑之间
2. 媒介生态视域下大传播格局的构建
3. 中国网民群体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与引导
4. 制度视角下媒介化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哥本哈根大学施蒂格·夏瓦教授学术访谈录
5. 边界跨越: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冲突及其调适
申启武 教授
研究方向:广播理论、实务的教学与研究、新媒体、广播影视艺术和纪录片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传播时代广播生态化发展战略研究”(20BXW034)
近期论文:
1. 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党的十九大以来音频传媒研究十大观点
2. 感知边界的革命:论虚拟现实的沉浸感营造及其认同建构
王玉玮 教授
研究方向:电视理论与实务、新媒体文化以及文化思潮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思潮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话语竞争与价值引领”(16BXW067)
近期论文:
“以歌爱国”活动中的“青春”展演及其国家想象——基于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的358个视频
星亮 教授
研究方向:品牌战略与传播管理、营销传播战略与管理、广告理论与实务
晏青 教授
研究方向:娱乐理论、媒介文化和传媒艺术
广告学系副教授,广告学系副主任,暨南大学品牌战略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关协会行业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广东调研组成员,著有《广告学概论》等专著。
杨先顺 教授
研究方向:广告学、数字营销传播和语用逻辑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营销传播的伦理治理体系研究”(19BXW100)
近期论文:
1. 儒家伦理视域下大数据营销传播从业者道德意志的培育路径探究
2. 级差会话隐涵推理的若干问题探析
3. 人工智能传播的信任维度及其机制建构研究
4. 消费者伦理感知对互联网医疗广告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曾一果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研究、城市传播研究、影视文化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
近期论文:
1. 技术和艺术的分化与再融合——元宇宙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
2. 历史叙事、日常生活与文化重建——近年来城市纪录片中的“广府春秋”
3. 表征·物质性·日常实践——理解短视频文化生产的三个关键词
张晋升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业务、传媒经营管理、舆论学、政治传播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算法时代恐怖主义信息传播的特点与应对策略研究”(19CXW016)
2. 广州市舆情大数据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突发事件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及其形成机制”(YQ2019-01)
近期论文:
1. 虚假新闻高热度传播组合路径研究——基于57例虚假新闻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QCA)
2. 共治·共融·共建·共享:信息生态视域中的新媒体发展——2019年中国新媒体事件回顾
3. 用初心讲好故事 以情感传递信念——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评析
4. 参与传播:国家治理研究的新向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尼科·卡彭铁尔教授访谈
赵建国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史论、传播思想史、对外传播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史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949—1966)”(18ZDA314)
近期论文:
1. 先因后创:新报刊史书写的实践路径
2.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华商报》对新中国新闻政策的探索
3. 重构职业共同体: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
4. 夯实共和国新闻史研究的基础:“十七年新闻宣传”史料整理刍议
5. 建构中国报学的体系:战后初期《报学》双周刊的学术探索
郑亮 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XW122)
近期论文:
1.China’s Innovation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Human Rights Discourse on Ethnic Issues
2.国际媒体海外在地化建设与传播力提升研究
3.符号与叙事:区域故事国际传播的“再政治化”研究
4. 构筑基于中国国情的国际传播教育
4.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研究
支庭荣 教授
研究方向:传媒经济学;传媒社会学;全球传播
近期论文:
1. 从1到N:媒体融合的四重逻辑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
3. 后疫情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式变革、理念转变与国际合作
祝东 教授
研究方向:符号学理论与应用;华夏传播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典籍中的伦理符号学思想研究”(16XWW002)
近期论文:
1.新符号学运动的发展与前瞻:读赵星植《当代符号学新潮流研究(1980—2020)》
2.论儒家仁、礼关系:基于符号学的考察
3.比德观:自然的文本化及伦理符号学意蕴
4.先秦至汉初道统秩序模式论辩的符号学考察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传考博的干货文章,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心传考博与学术。
暨南大学研究生网(暨南大学研究生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