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怎么样
现在社会中的培训机构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培训公司,这些培训机构的存在的确是帮助了很多人的学习,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们来说,大家报考这些培训机构其实都需要付出比较多的精力和金钱,所以同学们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保障,那么大家在选择考研培训机构的时候,首先要看一下这家机构是否正规,是否专业。现如今的考研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培训机构项目繁杂,而同学们一定要选择比较专业的考研培训机构,专注于研究生培训的一些机构。例如高途考研,就是比较专业的考研培训机构,专注于研究生教育培训,有比较丰富的研究生培训经验,而且课程的设置相对也比较科学规范。 考研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成的,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要报考一家专业的辅导班,尤其对于学习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考生来说有很大的选择必要,通过正规的流程进行报名,通过各种各样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使自己对考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保持更多的激情,充满更多的战斗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考试,河大考研班对于考生今后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2023年,是新能源国补完全退出的一年,新能源汽车战场上的枪声来得比以往更早。
自特斯拉在今年1月迎来史上最大幅度降价后,许多尚未迈过盈利关卡的国内新能源车企,也纷纷打响惨烈的价格战。
比亚迪也出手了。
就在前几日,比亚迪推出了新款秦plus DM-i,官方指导价首次降到10万元以下。
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
比亚迪的降价,吓坏了丰田、本田等日系合资车企。
长久以来,10万元至20万元价位的经济型乘用车市场,由一众日系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在更省钱的电动汽车面前,它们低油耗的优势则不再明显了。
比亚迪的降价策略,很快收到了成效,消费者闻风而动。比亚迪秦PLUS DM-i2023冠军版上市五天,就收获了25363张订单。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该车型的推出就是为了瞄准合资品牌而来的。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阳谋,抽刀往下层杀去,够狠。
今年以来,比亚迪大动作不断,如今又出狠招,引来了外界的关注。
今年年初,网上还传出比亚迪追查员工学历,要求员工签署学历承诺书,此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一名比亚迪员工向盐财经表示,确有此事,他说,这么做有可能是“人事为了好看”。
无论如何,重视学历,是比亚迪作为一家传统车企的“传统”另一面。要知道,去年,比亚迪还曾因校招中将应聘者的学校、学历划分为“4档16薪”而引发争议。
不止学历,事实上,在舆论场上,比亚迪早已是顶流。
比亚迪
它与另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更是当下最受人关注的企业之二。它们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目光,还有随之而来的辩论与争吵。
比亚迪,凭什么?
放眼国内的造车势力,比亚迪确实是一家特别的公司。
其创始人王传福坚持用汉字给新能源汽车命名,并在车内使用中文按键。此种设计,有人被劝退,也有人夸奖其彰显了“民族自信”。
然而设计、命名,都是细枝末节,销量,才是比亚迪真正能打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的2022年,比亚迪累计销售超过186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2022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售超过186万辆,全年同比增长152.5%
随之起飞的,还有比亚迪的股价。
2023年2月,巴菲特将比亚迪部分出售时,交易均价为257.9港元/股。而在2008年,股神刚买时,仅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就买下了比亚迪2.25亿支股票。
这让人不得不问,新的竞争、机遇,甚至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未来想象,都会由这家公司来书写吗?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
混战中狂飙
就像特斯拉的创始人埃伯哈德曾说,他们追求的是更好性能、更漂亮、更有吸引力的汽车。电动汽车的出现,不仅是汽车驱动方式的改变,还意味着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生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若不及时转身,可能就会成为被抛在旧时代里的诺基亚与摩托罗拉。
不同于智能手机市场已成定局,新能源汽车的生死卡位战还在继续。不过从市场规模来看,比亚迪已经成为了胜利者。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比亚迪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为8.8%。
这是全品类汽车的数据。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30.2%。
放眼全球,2022年比亚迪的总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18.4%。
2022年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18.4%,总销量首超特斯拉
去年对比亚迪而言确实是一飞冲天的一年。在接受证券机构调研时,比亚迪回复其去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12%。
惊人的销量增速给比亚迪带去实打实的利润涨幅。
尽管年报未出,但根据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比亚迪预计2022年年度营收突破4200亿元,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 425.42%~458.26%。
具体来看,比亚迪能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冠,主要还是得益于国内销量的增长(出口车辆只占约3%),尤其是对下沉市场的渗透。
小城市里的“绿牌车”没有大城市的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线城市限牌政策的影响。
不过当“蔚小理”的销量主要来自一线、新一线城市时,比亚迪很早就打破了这种消费结构,尤其是秦Plus DM-i,2021年8月其在一线城市的销量比重仅为16.5%。
众所周知,五菱宏光Mini EV也能拳打脚踢特斯拉Model 3,高性价比的汽车,是下沉市场的偏好选择。几款价格带集中于10万至20万之间的比亚迪车型,成为了经济型油车的最好代替品。
根据《财经十一人》梳理的各级城市新能源份额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动力已不再来自过去依赖的一线城市。
2023年,将有更多车企瞄准下沉市场这块肥肉,比如理想计划重点发力三四线城市,特斯拉将推出售价十几万元的model Q,它们都将与比亚迪进行竞争。
2017-2022年前11个月各级城市新能源车份额变化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增长动力已不再依赖一线城市。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巴菲特多次减持比亚迪股份,让人怀疑比亚迪的增长是否已经“见顶”,不过一些证券机构仍然对比亚迪保持看好。
浙商证券的一份研报将比亚迪与华为进行了比较,认为对标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中国市场份额44.3%、全球份额19.6%的最高值,比亚迪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
王传福蛰伏20年
下沉市场的红利只是一个短期因素,比亚迪能够在车企混战中胜出,更源于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一个先知先觉者。
1995年,当王传福为了方便注册而决定使用古怪的“比亚迪”当作新公司的名字时,估计也没想到,这三个字会成为未来中国最被寄予期待的车企。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
造车的想法远未成型,最初的比亚迪,只是一家电池工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身清贫、父母双亡的王传福考上中南矿治学院,学习冶金物理化学。此后他的大半人生,都与电池有关。
研究生毕业后,王传福留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后来,研究院与包钢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镍氢电池公司,王传福被任命为总经理,派至深圳。正是在那里,他发现了镍镉电池的商机,决定下海建厂。
比亚迪是中国最早的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的锂电池供应商。王传福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从诺基亚的倒塌中得到很多经验,一个企业即便产品和管理都没有出现问题,也可能因为战略失误走向倾颓。
2002年,王传福决定造车,造电动车。这个决定基于王传福纯粹的思维判断:中国每年有70%的石油依赖进口,又有70%的石油用于汽车,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证明王传福的判断是正确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在二十年前,王传福进军汽车业,就像今天扎克伯格进军元宇宙一样不被人看好,造车的消息传出后,比亚迪的股价闻讯跌去三分之一。
比亚迪在当时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秦川汽车。比亚迪收购秦川,更像只是为了获得一张通往汽车行业的通行证,所有技术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研究汽车的内部结构,王传福买了50辆各种品牌型号的二手车,亲手将它们拆开。
2004年,比亚迪第一次在北京参加车展,展示了其研发的电动出租车EF3,以及一款名为ET的电动概念车。
北京车展上的ET是蓝色的,造型在当时看来略显怪异,它的座位很高,因为下方要用来放置电池。比亚迪介绍,ET的最大续航为350公里。
2004年北京车展,比亚迪展示了一款名为ET的蓝色电动概念车
ET代表了当时比亚迪对商业化电动汽车的想象。然而,一切似乎都显得太早了,在大洋彼岸,依靠PayPal大赚一笔的马斯克刚刚入主特斯拉,它的第一款电动车Roadster,也要在四年后才姗姗登场。
缺乏配套的环境,比亚迪只能暂缓电车商业化之路,继而推出在外形上模仿丰田花冠的燃油车F3,凭借低价优势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但比亚迪没有放弃它的最初理想。F3之后,比亚迪又推出过F3E与F3DM,后者能在纯电与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下运行。无论是名字还是动力模式,都能看到当下比亚迪一些车型的身影。
依靠燃油车与手机代工业务给新能源输血,这条路比亚迪走得并非一帆风顺。
过去比亚迪看重垂直整合,即汽车大大小小的零件均由自己生产,以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不过,零件不面向市场检验,引发了比亚迪内部的人员腐败与产品质量问题。2010年,比亚迪还因不合理的商务政策,导致经销商集体退网。叠加产品问题,此后,比亚迪的销量与净利润多年大跌。
尽管国家重视新能源的发展,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电动车续航、充电的疑虑,都使得本土电动汽车市场不温不火。根据媒体报道,2013年,比亚迪E6的月销量徘徊在100辆左右。
比亚迪的新闻发言人甚至曾经对媒体表示,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比亚迪的电动汽车能卖到香港、欧洲,在内地只能在深圳卖。
不过基于多年的技术累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爆发之际抓住了机遇,一是推出刀片电池,二是上线DM-i混动系统。前者满足了大众对电车安全性以及续航的期待,后者成为比亚迪销量起飞的关键。
这个世界有时变化很慢,但变化一旦发生,便势不可挡。去年,比亚迪宣布,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一家宣告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
尽管国内燃油车保有量仍占总汽车保有量超过95%,而且这种情况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但大部分造车人都知道,它的时代已经提前宣告结束了。
盈利水平只有特斯拉的1/5
如今的比亚迪距离一家全球化的知名企业尚有距离,在这条道路上,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个是比亚迪在海外的市场份额。
多年前,当一名主持人询问马斯克怎么看待比亚迪时,马斯克笑着反问:“你见过他们的车吗?”
不同于欧洲、北美、中国都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场,尽管比亚迪声称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但比亚迪去年的销量成绩,有97%都来自国内市场的贡献。
2022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及市场份额排行榜。图源:中商情报网
不过对于中国本土车企来说,能够进入日本、德国等过去的汽车工业强国,本身就是重大突破。目前来看,除了日本与欧洲,东南亚也是比亚迪海外发力的主要市场,比亚迪的泰国工厂预计在2024年投入运营,生产的汽车将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
成为全球化企业,出海是关键一步,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消费习惯与行业规定,出海本身并不比造车简单。比亚迪在海外表现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另一个问题是比亚迪的品牌力。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022年,比亚迪在销量上超越了特斯拉,但盈利水平只有特斯拉的约五分之一。
去年对特斯拉来说几乎是没有新动作的一年,但其总营收也实现了51%的增长,全年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6.8%,与此相比,2022年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7%。
特斯拉的高利润率有许多原因,比如其主打车型只有model 3与model y两款,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共享,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除了汽车硬件之外,FSD(完全自动驾驶)等软件已成为特斯拉重要的营收来源。
反观比亚迪,从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毛利率为19.4%、11.18%、16.3%。可以看到,比亚迪这些年的销量增长没有必然带来利润率的增加。
比亚迪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及净利率数据表示,销量增长并没有带来利润率增加
影响毛利率的因素只有两个,价格与成本。
比亚迪毛利率较低,并不是因为成本更高。相反,国内车企在制造成本上有不可撼动的优势。有媒体报道,国内生产的大众ID.4系列,即便加上运费与关税,出口到欧洲仍比当地的售价更低。
更大的原因出在价格上。
根据威尔森监测数据,2022年1-7月,比亚迪的平均售价为15.18万元,低于特斯拉降价后最便宜的车型model3。
“行业普遍认为特斯拉是汽车行业的苹果手机,但是少有人说比亚迪,说明比亚迪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盐财经表示。
更高的品牌力才带来更多溢价。
从种种动作来看,比亚迪也有意向高端化进军,今年1月,比亚迪发布高端品牌仰望,U8系列售价在80万至150万之间。
不过从比亚迪另一大高端品牌腾势的经营状况来看,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无论如何,作为先知先觉者,比亚迪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头部的一席之地,未来前路漫漫,还看各路英雄书写传奇。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旗下财经新媒体盐财经
作者 | 宝珠
编辑 | 江江
新媒体编辑|莫奈
排版 | 八斤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