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考研,中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壤钻取采样任务,离不开他们的设备与技术;高铁的车轴、飞机的发动机叶片需要特制的空心孔,离不开他们的钻研精神……40多年薪火相传,中北大学智能装备与深孔加工实验室团队依然年轻,他们以敢于创新的昂扬斗志,奋勇投身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的时代洪流中,在历史发展的新征程中,践行着使命担当。团队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2.5%,他们正在以青春的脚步,丈量科研之路。今年,团队获得了“山西青年五四奖状”。
用青年担当传承薪火
“把一切献给党,是我们这代人的夙愿”,团队开拓者、我国现代深孔加工技术领域的奠基人,王俊教授身体力行了这样的誓言。团队奠基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爱玲教授,向团队年轻人深情表露自己的心声:“要做事先做人,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这是团队创立人、国务院特贴专家沈兴全教授的座右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代代致力于深孔加工的中北科研人无畏前行。
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国家级思政课程示范课程负责人、山西省教学名师薄瑞峰教授多年来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深耕课堂,将主讲的“机械原理”课程打造成了全国“金课”。
教师周进节视科研高于生命,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义无反顾带领学生赴武汉出差,虽经多次核酸检测、落地隔离,但面对科研任务,他毫不犹豫地说:“面对这种情况,大家都会这么做,这个团队就是这样。”
2010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青年教师陈振亚一进入团队就感受到了务实的科研作风。他说:“实验室临时搬到了没有水电的厂房,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团队的老师们依然带着我们年轻人扎根下来,画图、做实验,一干就是几个月,大家都没有觉得辛苦。”
薪火相传,不负韶华。前辈所传承的,不只有学术,还有理想、信念。在这种影响与感召下,团队生生不息、与时俱进。
用青春力量践行使命
科技创新主战场,跃动着青年的力量。
追求卓越,科技报国,这是团队成员一直秉持的使命担当。他们积极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服务国防、服务地方经济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团队用过硬的技术贡献出青春力量。我国探月三期项目办专门给中北大学发来感谢信:“……在钻取采样装置系列钻具试验件研制过程中,团队解决了钻杆深孔加工难题并研制了月球取样深孔钻杆及钻头,支撑了关键技术攻关阶段的设计优化与试验验证,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月壤钻取采样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深孔加工直线度控制理论与装备上,团队久久为功,解决“卡脖子”问题,所研发的ZWKA-2108精密高效深孔加工机床使用了五项新技术,使机床性能领跑国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围绕国防重要需求,团队解决了千瓦级宽带大功率线性放大、强冲击强背景噪声下微伏级微弱信号提取的关键科学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实现国外仪器的替换与取代。
近两年,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总经费7700余万元;发表论文244篇,其中SCI收录46篇……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团队已经成为行业的标杆。
用青春追求书写未来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
目前,团队已促成精密高效深孔加工装备、复杂铸件打磨生产线、电磁超声系列检测仪器等科技成果在太原重型集团等企业转化,与江苏、德州等地的企业达成了专利推广转化、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协议,为深孔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科研、生产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目前,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7项,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团队主编的现代数控技术系列丛书累计发行量超过50万册,其中《机床数字控制技术手册》被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受到业界高度认可与好评。
团队的教师们热爱教学,把教学事业视作崇高的理想。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仍然抽出大部分假期来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培训工作,至今已培训省内外各类教师达9000余人。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团队集聚了一批心有热望的年轻人,努力成为我国智能装备领域的专业人才是他们的目标。在这里,他们将讲述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记者 张晓丽 太原日报
中北大学考研(中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