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三年前,由黄天仁执导的《想见你》26集都市奇幻悬疑爱情剧以高分、现象级的姿态横空出世,诠释了华语爱情的全新维度。时隔三年,原班演员及制作团队依然没忘记给观众一个交代,电影《想见你》于12月24日正式公开上映。

作为《想见你》的铁杆老粉,自然上映第一天就到影院一睹为快。坦白说,看之前确实有担心会重复原有剧情,担心只是重温以前的经典,担心拍摄退步,结局遗憾之类;但是看完后,深刻感受到剧情的升华和一种欣喜、感动、幸福的圆满感,毫不犹豫在朋友圈强烈推荐了一圈。

影片用富有新意的叙事结构诠释了“坚定的爱”。黄雨萱和李子维二人在各自重重磨难、时光交错的世界里不停的找寻和努力并终成眷属。此外,莫俊杰、陈韵如、王诠胜三个令无数粉丝“意难平”的角色也将勇敢奔赴各自的全新命运,走向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

三年前连续剧中的陈韵如是一个极富争议的角色,部分网友认为陈韵如玻璃心太敏感,黑化后的陈韵如更是被观众骂无耻下贱想抢走属于黄雨萱的爱情;部分善良的网友们则表示,陈韵如因为缺少爱所以比较自闭,值得同情,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帮助。经过几次反复的时空穿越,陈韵如在慢慢发生着一些变化,关于其死因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绝望而选择自杀。然而,如果换位到她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实际上真正杀死她的元凶是“社会的期望”,是“外人的忽视、敌对和对真实陈韵如的不接纳”。

作为一个心理学人,更加温支持网友们的评价,对陈韵如的行为感到理解和同情,更为其最后的结局感到惋惜。假设陈韵如能在自己情绪出现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关注到自己身上的积极面,正确看待外人的评价,那么悲剧很可能可以得以避免,完全不需要穿越。

因此,小编眼中的《想见你》更像是一部心理治愈影片,它绝非单纯地刻画了坚定深刻的爱,而是在启发人们如何去和“录音带(一种代表心结的象征物)”和解,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失去,如何最终实现心理上的成长和圆满。

平行时空不断穿越的设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即是一种对未完成事务的执念。无论是剧版的《想见你》,还是影版的《想见你》最后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自我救赎才能够真正的结束不断的循环,才能够改变原来的结局。

剧版自我救赎的关键人物是陈韵如,对比来说,影版自我救赎的内涵更加多样化,涉及的人物有四个,核心人物依然是陈韵如,王诠胜角色的分量在增加了。从影片来看王诠胜应该是一个失去挚友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他在海边想要结束生命,最后被陈韵如喊住。

陈韵如由一开始销声匿迹到主动找到王诠胜,体现了陈韵如不再自我伤害完成自我救赎主动出击的转变。王诠胜烧毁那个代表挚友的磁带,寓意其放下对朋友和穿越的执念。李子维和黄雨萱则是在那个跌落的地方完成了“好好说再见”的告别仪式。

无论是剧版,还是影版,李子维都是穿越次数最多的人物,他为了改变结局做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也在不断的失败。最后,只有当黄雨萱发现问题的关键是陈韵如时,对陈韵如施加某种影响,而陈韵如能做出改变,才能够最终改变命运。

这一设定和心理咨询的原理非常相似。心理咨询强调“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要发挥真正的助人作用,前提首先是需要来访者本身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这也是心理咨询强调自主性的原因。

影版《想见你》的标语“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表达了电影坚定对爱追寻的主旨,同样传播的是一种心灵解药。

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不负相遇”是与“失去”的和解,而不负相遇后一定会迎来下一个“爱”。人在一生中会面对许多的失去,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那个挚爱的人,如何面对失去是心灵成长的必答题,影片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不负遇见”,失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要相信,我们最终都会和陈韵如一样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美满的结局。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