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上一期聊了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压抑。

想补充的是,防御机制,是两代弗洛伊德共同合作的杰作。父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理论根源和机制雏形,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进行整理和深化,并于1934年,她出版了《自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书,正式提出自我防御的概念。

6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自我防御不是我们刻意想出来的应对策略,所以不在意识中;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所以常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要不是专门学到这儿,自己也没意识到。这是人类自保的经验、生存习惯的部分遗留,它的目的是自我美化、自我挽救,避免自身处于矛盾的心理中无法自拔、受尽自责、甚至一时想不开的危及生命;确实可以短期避开危险,起到自保作用;但是,长期麻木自己、转嫁责任、破坏社会合作关系,危害不小。

学习这些防御机制,就是为了清清楚楚认识它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和发挥的作用,让意识刻意分辨和对抗这些潜意识的行为,做对的事儿,更能保全和健康自己。

除了上期的压抑,今天再来一起了解三种防御机制。

退行:

一次重要的比赛没有发挥好、一次大庭广众下的发言因为紧张而口吃、一次相亲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所有这些都导致颜面尽失,只能尽快逃离人群、赶回家里、躲进屋里、摔倒床上、捂紧被子、遮住脸面,仿佛我们看不见世界,世界也就看不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幼儿时代,我们没有任何责任、也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还要洗被子,多大工程啊!

这就是退行,退行到没有责任和压力的幼儿时代,逃避责任、推卸压力,以此来缓解痛苦,自我安慰。当然,这也只能是暂时的,出了问题倒地大哭、撒泼打滚、回家不敢见人,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错过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让问题继续激化、不让事情扩大危害等,一边只求缓解自己,另外一边于事无补,觉得有价值吗?

挪挪,帮忙擦个地

社会不等于父母,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出了问题,退行无用,或者更耽误事;不如逆风而行,勇敢回去,面对问题、解决矛盾,你可能要挑战自己的尊严、可能要调动自己的勇敢,时刻记得:不解决,不代表已解决!早解决,肯定强于晚解决!

夫妻之间磕磕绊绊是经常的,哪儿有铲子不碰锅、勺子不碰碗的。任何赌气、闹脾气都别过夜,退行的回娘家、关门生闷气都是无用的。冷静5分钟,沉默一会儿,亲亲抱抱举高高,再自我批评开启话题,是最正确的解决之道。

别走,给我的自我批评打个分,深刻不?

否认:

A:你可真抠,吃这么点饭,还要AA制;

B:我们才不是你说的那种人,以后别拿这话用在我身上。

A说话,只是表达一种他自己的看法,也许是想让B承认。但对于B来说,一定不会承认的,一旦承认,就要面临更多的压力,更多人都会说自己抠门、没有朋友、没有友谊,自己将变得孤独,所以,打死不能承认,直接、当场否认,先保住面子、避免更麻烦的事儿,是当下要务。

NO-NO-NO

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防御制度,甚至在此基础上还有另类的。电影里曾经看过,亲人已经过世,但无法接受,房间依然保持在世的样子,甚至每天还会问安、还有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对话,听着很恐怖,但确有其事,也是否认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逝者已去,存者自强,生活还有很多意义,不是吗!

反向:

A:哎,你喜欢赚钱吗?

B: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才不会做个守财奴,我们还要追求崇高事业呢!

其实心里特别期盼作个有钱人,可以减少好多压力、可以实现好多梦想,有钱,当然好。但对外表达时,除了否认、还要刻意加上反向。

反向是在否定的基础上,再加上反向,不论是保护自尊、还是减少压力,都是自保的机制。都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摔得也越狠,也越容易遭人笑话,这就形成了一种压力;不如先明面否定甚至反向,自己再偷偷的赚钱,打枪的不要。

我肯定不行,非要我上,那我就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明明喜欢人家但偏偏冷言冷语,自己都不知道为了什么;明明跃跃欲试想上场踢球比赛,但反而屁股不离板凳,教练一问就回答“服从安排、听指挥”。人啊,可能是不自信、可能归因到做人低调、但总有些事情下意识反着来,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提前保全自己的尊严,何苦呢?让躁动的内心和外显的行动较劲儿、反着来,不也浪费能量吗!不累吗!

很多时候,人的防御,多是出于保护自尊,俗话是“爱面子”。面子有了,里子可能就丢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所以,少一些无用的自尊,多一些坦诚的微笑,也许更自然。

可以这么兼得

下一期,我们来好好聊聊合理化和投射效应,这两个更常用的防御机制和他们经常引起的麻烦。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