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增长极对邻近欠发达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即为“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代表了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回流和聚集的趋势,加重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增长极同样也具有综合效应,即净效应,综合效应取决于扩散效应或极化效应所产生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段,这与区域发展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要素流动趋势等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综合效应有三个特点:
(1)在区域范围内,扩散效应是超越区域的,而极化效应限于区域内;
(2)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倾向于同时发生,而综合效应取决于二者的强度,可能为正、负或者零;
(3)综合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增长极的开发是增长极理论在地理与经济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称为增长极战略。增长极战略认为:增长极是在某一给定的地理单元中推进型的产业单元,或与该地区发展相适宜的城镇推进单元。
无论是产业还是城镇推进单元,都具有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而两种效应又因区域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即综合效应的不同,那么增长极战略的实施应因地制宜。增长极战略可以满足促进区域均衡化发展作用的需求,能够调整一国或区域的城市体系结构,以及保持区域间发展的平衡性。
为完善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增长极战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有所应用,并已将该战略从城市的发展拓展到城市群的发展中。魏后凯等(2020)认为,应建立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空间载体的增长极网络,发挥我国不同城市群的不同主体功能,推进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增长极发展战略,能够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向高质量水平模式发展。
增长极理论中的“推进型单元”并非是指唯一的单元,也有可能是多个单元,这些单元处于某一轴或通道上,便演化为“点-轴开发”模式。点-轴理论中的“点”便是指增长极,所以点-轴开发模式也包含了增长极理论,即区域空间内两个或多个增长极在轴上的组合。
点-轴理论最早由我国学者陆大道提出,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陆大道认为点-轴理论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而集聚与扩散是空间经济客体的两种运动倾向,点-轴模式的形成是从集聚的中心开始逐渐向外扩散到邻近区域。
一些基础设施在沿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基础设施束,这些基础设施束又构成了新的区域集聚中心,还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基础设施束的扩散,这种基础设施束又可以称为“发展轴”。
沿着发展轴,欠发达地区得以发展出较低等级的基础设施束,之后由较低等级的基础设施束又发展成为经济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好、生产效率较高的发展轴,而最初的基础设施束将形成更大的经济区和产业集聚区,由多个发展轴所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便是点-轴开发模式。
事实上,点-轴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区域发展和区域结构的“最佳模式”,点-轴系统能够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合点-轴开发模式的区域应满足以下几点条件:
(1)该区域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技术和物质基础,能够为大规模的带状开发提供足够的要素资源;
(2)有基础的交通网络,并且包括一两条重要的交通主干道。当某一区域可选择点-轴模式开发时,选择好开发的轴线便成为重点。
选择轴线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水运与陆运干线为主;二是城镇中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三是自然条件较好,特别是农业水平发展程度较高;四是轴线的选取能够带动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作用是促进重点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当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较低级别的中心地以及轴线纷纷出现,区域开发也逐步转移到较低水平的轴线中,进一步减轻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网络开发模式最早由魏后凯提出,该模式代表了区域经济发达时的空间开发高级形式。该理论是在增长极和点-轴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即当区域已具备一定的增长极和发展轴时采用的开发模式。
魏后凯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从一些点开始,并在空间中不断延伸与扩散,这些点包括一个城镇或城市群,通过投入与产出的联系,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乘数效应,从而产生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动力。
在空间上每个点之间构成以交通干线为主的发展轴,发展轴进一步构成经济网络,在经济网络中,欠发达地区应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而较为发达的区域采用点-轴开发模式。
网络开发模式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性、层次分明、分工合作和具有不同功能的经济系统,将区域内各要素资源以及经济活动纳入到其中,还能够吸收区域外的资源要素,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网络开发模式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1)网络开发模式应在增长极模式开发和点-轴模式开发两阶段之后;
(2)该区域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具有进一步经济开发的潜力;
(3)该区域已明确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某区域实行网络开发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够,需要进行空间扩张。
其二是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水平后,有能力规划和开发大规模的新区域。网络开发模式能够有力的缩小地区间发展的差距,与增长极开发和点-轴开发模式不同,这两种开发模式更强调经济的发展,即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通过某一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扩大地区间发展的差距,后者则更强调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分散性。
网络开发能够促使孤立的增长极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为实现这一条件,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再通过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原则实现区域间的明确分工与定位,促进区域间的协调性发展,弱化不良竞争效应。
最后,在区域中寻找新的增长极和发展轴,该发展点既可以是原有的增长极和发展轴,也可以是新发展出的发展点,通过新发展点进一步实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网络开发模式更加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寻找新的发展点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
“核心-边缘”理论是经多个学者加以研究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该理论最早由波尔洛夫(Perloff. H)提出,此后由缪尔达尔(Myrdal)和赫希曼(Hirschman)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后由弗里德曼(J.R.Friedmann.)将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与补充。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都是由核心与边缘区域构成的,而核心与边缘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核心-边缘理论解释了区域间由互不相关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到相互联系且具有平衡性的区域系统形成的发展过程。
在核心-边缘理论中,一个区域具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核心区(CoreRegion),代表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另一个是边缘区域(PeripheralRegion),代表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空间系统。
核心-边缘理论强调的是核心与边缘区域的一种支配与依赖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核心区域对于边缘地区有着支配性,而边缘区域对于核心区域有着依赖性,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区域对于边缘区域的控制效应会进一步加强。
但边缘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使扩散效应进一步增强,会形成新的核心区域,新核心区域的形成也有可能取代原有的核心区域。我国学者将该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与非平衡性研究中,同时还应用到产业发展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
王亚飞等在分析我国主体功能区结构时发现,我国各个省域普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其中城市化地区为核心区域且占比较大,均处于各省会城市附近,而几乎所有生态安全地区都为边缘地区。
社会经济的布局以及区域发展的差距对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轴、核心-边缘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核心-边缘结构不仅受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还要受到区域空间联系的影响,空间联系越紧密,核心区域覆盖范围越广,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的差距越小。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